第280章 锦绣镇

杨奇清长出一口气,“你还心存一点善念,我来度你吧!”绸布商人凄惨一笑,“我知道,犯下此等罪孽,是要遭天谴的。谢谢道长的好意,只求道长替我把遗骨收敛安葬,我就感激不尽了!”

小草感觉有点心酸,“你放心,我们会尽力的!”绸布商人的魂魄瞬间消散,地上只有一些残骨。杨奇清用一块红绸包起来,又拿出一张符纸贴上。小草捧着罗盘在前面走,直到罗盘停止转动,两人才停了下来。

眼前的这个地方,有群山环抱,绿水长流。

“这是个风水宝地!”小草说。杨奇清说:“那就把他放在这里吧!”小草点头。杨奇清找一个山洞,把红布包放好。他和小草把随身带的香烛点上,祷告了一番。然后,两人返回了锦绣镇上。

有胆大的人目睹了这一切,立刻宣扬了出去。当小草和杨奇清回来时,全镇的百姓夹道欢迎。人们把两个人奉若神明。保长在家里设宴,给两人接风。吃饭的时候,保长提了个要求,希望两人能在锦绣镇定居。

“我们锦绣镇,就缺像你们这么有才能的人!”保长很诚恳的挽留。小草看了看杨奇清,杨奇清点头,“我们就在这边开个医馆,以后再作打算。”保长很高兴,“我们这边最缺的就是医师!镇上如果有人病了,要去百里外的旧城县。若是碰巧天气不好,就很麻烦了。”

小草说:“这边山高路险,但山里药材种类丰富。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条件,让医药产业发展起来。”保长说:“我们这边,有几个会采药的人。但都是采些平常的创伤止血药,其他的就不认识了。”小草笑了笑,“我来教大家鉴别草药,采来药材,我高价收了。”

翌日,小草带了一帮药农上了锦绣镇旁的蒙山。夏天的大山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姑娘,现在这个季节,山里天气多变,野兽也众多。进山多带些武器装备,要安全些。”一个老药农说。小草微笑着说:“在这大山里,防身武器随处可见,药材也是遍地都是。这么大的山,能让大家衣食无忧。”

走到一片箭竹林旁,小草让人们砍了上百根竹子。每个人拿着一根削尖的竹竿,跟着小草学习对付野兽的技巧。走进大山里,小草非常兴奋。只见满山的草药,郁郁葱葱。还有很多名贵的品种,长势喜人。

小草一面采摘,一边给大家讲解药材的功效。现场的学习,让药农们增长了见识。一天下来,人们有很多的收获。回到镇上,杨奇清已经买了一处店铺,改成了医馆。小草和杨奇清连夜配制新药。

这时,保长带着几个年轻人过来,“这些孩子都很聪明伶俐,或许可以帮到你们。”小草很高兴,就让他们帮着切药材。保长说:“我们这边山里有零星土匪,时常会到镇上来骚扰。我们有个小民团。但没有人带领,武备松弛,跟土匪打仗,败多胜少。”

小草指指墙角的竹竿,对杨奇清说:“老爷,这事就麻烦你了。我的竹枪兵,就交给你了!”杨奇清躬身施礼,“是!末将谨遵大帅筠旨!”保长满脸惊诧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当一群扛着小竹竿的猎户和药农,来到民团兵营时,把一帮老油子乐坏了。“你们扛着小竹竿来打狗啊?”一个痞气十足的军官讥诮道。

杨奇清一挥手,“拿下!”那军官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掀翻在地,还挨了一顿打。他鬼哭狼嚎的求饶。杨奇清挥了一下竹竿,“可服了?”军官连声说:“服了,服了!”

有个士兵壮着胆子问:“大人,你们这小竹竿上了战场有大用吗?”杨奇清笑了笑,“你们看完我们练兵,你们就知道有没有用了!”

他挥手下令,“列队!”一百个竹枪兵瞬间排成一个方阵。“进攻!”随着口令,方阵缓缓前行。竹竿朝向四面八方,远看就像一只巨大的刺猬。

“冲锋!”口令喊出,满天的竹竿如箭雨飞出。民团的人吓的全趴在地上,有的直接吓尿了。

“收队!”竹枪兵们抓住了还在空中飞的竹枪,缓缓落下。民团兵愣在地上,都忘了爬起来。“起来,别趴在地上装熊!”杨奇清喝斥。团兵们羞愧难当,赶紧爬起来。

杨奇清叫过一个团兵,问他:“你们这附近,那股土匪最有实力?”团兵说:“在扶桑岭上,有个叫李王寨的土匪窝。大当家李石山武艺超群。还会些奇门遁甲。”

正在这时,有人来报,李王寨的土匪倾巢而出,直扑锦绣镇。杨奇清微笑着说:“来的正好,不用我们去找他们了。”他把整编好的队伍分成三部分,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埋伏。就在北面的大路上,留了一个空档。

李石山骑马走在队伍前面,他能看到高大的石牌坊。“怎么这路上人也没有?”他问负责侦查的细作。“这个镇里闹鬼,元气大伤。听说来了两个法师收了鬼,但要恢复正常不是容易的!”

李石山笑了,“我们可以毫不费力的占了锦绣镇,然后就挥师北上,把旧城攻取下来。”他正得意忘形时,队伍后面突然大乱。“怎么回事?”他转身看,两边的高坡上,飞沙走石,无数滚木飞扑而来。

土匪惊恐的四处逃窜,但他们身处一块洼地中,躲无可躲。土匪们伤亡惨重。李石山从马背上摔下来,差点晕了过去。他硬撑着站起来,匆匆念动咒语。

在他周围,升起光圈,阻挡了滚木的攻击。他不停念动咒语,滚木和碎石组成一个圈,围着他旋转。随后,爆发开去。杨奇清祭起八卦阵,把爆炸威力瞬间化解。

李石山动用意念,要逃出包围圈。但他发现,自己的法力瞬间消失。他看着周围接二连三倒下的匪兵,却看不到一个敌方的人。他拼命拨打飞来的竹枪,很快就体力不支。手臂上被扎中了,腿上也扎了一下。他翻身倒地。他想努力爬起来,但立刻被冲过来的竹枪兵捆结实了。

他被拖到杨奇清和小草面前。小草仔细辨认了一下,“你是南唐的人吧?”李石山看了看面前的两个人,“是的,你怎么看出我是南唐人?”小草说:“你长得很像一个人!”

李石山想了想,“你说是李如松?我们是双生子,南唐内斗时,我们逃散了!”小草拿出药,给李石山治了伤。“我们也是从南唐过来的。我们是李如松的朋友。”小草说。

李石山点头,“这算是大水冲了龙王庙!现在,你把我打的全军覆没,以后我只能跟着你了!”小草冷哼了一声,“你怎么想起来,在这边做土匪的?”李石山叹气道:“我也算是个皇子,堂堂的海安侯。上山落草实在是丢人。但我是个逃亡的人,不积蓄点实力,早晚有一天,会被人灭了!”

小草看看他,“现在,你不还是一无所有吗?”李石山无语。杨奇清问他,“你学过医吗?”李石山点头,“我学过一些岐黄之术,我们山寨里,有人病了都是我治。”

杨奇清跟他说:“你就在我们医馆里做个医生,也算是行善积德了!”李石山点头答应了。李王寨被剿灭后,其他的山寨纷纷望风归降。千里蒙山,匪患几乎绝迹。山里山外,人们一片欢腾。

没有了匪患,商贩增加了,人口也增多了。原本人迹罕至的地方,建起了很多的村镇。荒地成了粮田。荒山成了果园,茶园,药材园。锦绣镇作为蒙山的主要集镇,更是一天一个样。三年以后,锦绣镇成了锦绣城。

连百里外的旧城县,新城县,也甘愿归附。锦绣城建起了议事厅。所有农事,商事,军民事务,都在议事厅里商量决定。杨奇清,李石山,小草,以及锦绣镇的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老,组成了议事协调会。

这天一早,锦绣镇东边的果农,聚集到议事厅前,要求蒙山王主持公道。杨奇清接见了果农代表。果农代表,是蒙山村的里正。里正非常气愤的告诉杨奇清和小草,他们的果园,被旧城的茶商圈占了一大半。不让圈,还大打出手。

旧城知县装聋作哑,去县衙告状的人,都被赶了出来。山上的果树刚成材,就被大片的砍伐。有些老果农都气病了。杨奇清很气愤,“来人,去宣旧城知县,和茶商一起来议事厅,接受长老们质询!”

李石山带着十多个护兵,去旧城县带人。半天时间,李石山就带着旧城知县和茶商赶回来了。旧城知县蔡济业,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进议事厅,就对杨奇清拱手道:“蒙王,我有事要跟王妃说,在这边讲不方便。”

杨奇清瞪了他一眼,“你有什么话,不能在这边讲的?”蔡济业呵呵一笑,“姐夫,你要这么凶干嘛?你也不能全听一面之词啊?有些事情,也不是你听到的样子!我去跟姐说!跟你讲不清楚!”说着,竟然,转身走了。

杨奇清虽然生气,但也无可奈何。这个半路捡来的弟弟,可是小草的宝。她稀罕这个弟弟,远胜过他这个名义上的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