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上任第一把火烧向李云龙!观摩组到来

    随着多田骏安排人员把关于收集到独立纵队的情报进行汇报,新到任的冈村宁次脸色阴沉得滴出水来。

    它怎么也没有想到8路军中居然还有如此悍将!

    居然连连重创了帝国军队,还让帝国蒙受如此大辱。

    “李云龙!!!”

    冈村宁次声音冰冷地问道:“此人是哪个名校毕业?”

    多男骏亲自汇报道:“据调查,华夏的名校的名单中没有此人,而且以往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人。”

    “据现有情报所了解到,此人应该早就参加了赤党,传闻此人只是一个山间农夫,更多的消息还待查实。”

    山间农夫?

    此话顿时让冈村宁次脸上感到一阵火辣。

    毕竟一个山间农夫便让帝国的精锐尽数折损,它们这些出身名校的又算什么?

    “八嘎呀路!”

    “一届山间农夫怎么可能比得过大日笨帝国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诸位军官,简直一派胡言!”

    “此人必然不可能只是山间农夫,也许这只是的伪装......”

    “可有此人的照片?”

    “我倒要看看此人是何模样?”

    “哈依!”多田骏应声,无奈地摇了摇头。

    “暂时还没有关于李云龙的更多信息,已经让第一军进行继续调查了,只是8路往往以百姓的身份出现,很难分辨,加上条件简陋,所以无法得知此人是何模样。”

    冈村宁次脸色变得更加阴沉几分,但并没有发怒。

    它明白这也是现实。

    “此人是华北治安的重要不安因素,必须想办法找出来铲除掉!”

    “哈依!”

    众军官纷纷响应。

    对于李云龙,它们也是恨之入骨。

    哪怕冈村宁次不下令,只要有机会也必然不会放过。

    交接完相关工作后。

    冈村宁次便开始谋划夺回阳泉这个战略要地的计划。

    毕竟这可是重要的交通要地。

    ......

    另一边。

    经过几天的部署,在赵刚和李云龙的安排下,储粮计划也开始落实下去。

    百姓与民兵扩大耕种田地,提高产量......等行动。

    同时情报部门和地方部队也对日寇粮仓、粮食运输路线等方面进行打探。

    新一旅指挥部。

    此时,处理完旅部事宜的李云龙便开始研究着火箭筒。

    这一战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

    其中巷战中的炮火不足。

    虽然有掷弹筒补充,但是掷弹筒是曲线抛掷原理,而火箭筒却是正面打击,在攻坚战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付敌人的装甲车,坦克都需要用到火箭筒,总不能使用火炮进行轰炸,那样消耗太大了。

    最重要的是为后面研究火箭炮做准备。

    毕竟李云龙对于游击神器107火箭炮一直是心向神往。

    目前大后方兵工厂已经逐渐完善,加上其他军区的‘兵工厂’建立,分担了不小的压力,也就初步有了研制火箭筒的条件。

    到时要是能够再扩充一下兵工厂,生产火箭筒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

    以我军的军工实力,最重要的是还是生产弹药为主。

    不过,研究出来总归有用,哪怕无法大规模生产,生产出一部分列装成特别小队,作战时用于应对特殊情况也是不错的。

    总之,研制出火箭筒,甚至火箭炮是接下来的目标。

    下午时分。

    正当李云龙研究着火箭筒的原理,思索着如何以根据如今兵工厂条件的制造条件等因素制造出火箭弹时。

    沈泉敲了敲门后走了过来,汇报道:“旅长,刚收到汇报,二战区的观摩组已经到了,不过此次前来我们旅的人却只是一个团长,叫楚云飞。”

    闻言。

    李云龙也为之一愣。

    阎西山花费这么大代价却只派出一个团长前来?

    这还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管他呢,反正只要钱到位就行。

    “知道了!”

    “我暂时没空,你让赵政委去接待一下。”

    “是!”沈泉朗声应道。

    在他看来让赵政委去已经算是给楚云飞面子。

    毕竟对方只是一个团长。

    随即退了下去。

    李云龙也没有想到晋绥军方面居然只派出了一个团长,如今自己正有些头绪,自然也没有什么心思去接待楚云飞。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他大概明白晋绥军为何会让楚云飞前来。

    一方面是有点贬低的意思,另一方面是楚云飞的身份。

    他不但是阎西山的红人,而且还是常凯申的高徒。

    让他前来独立纵队恐怕将是经过了商讨的结果。

    职位高低和身份对于此次打探情况也正好合适。

    毕竟高了拉不下面子,低了无法难以说得话,难以引起重视。

    收起心思后,李云龙便继续钻研关于火箭弹的发射原理。

    这方面对于经过了学习的他来说并不算太难。

    这段时间以来,李云龙一直在恶补军工业的知识,在‘天道酬勤’的技能下,军工知识不断得到累积。

    这也是支撑起李云龙研究的基石。

    ......

    另一边。

    楚云飞和副官孙铭在警卫兵的引领下走进了东回镇的一个不起眼村庄。

    两人默不作声观察着独立纵队的各方面情况。

    此时的两人心中颇为惊讶。

    一方面是8路军与百姓之间的关系之融洽。

    另一方面是8路军的警戒力量之严。

    还有便是8路军士兵的精神面貌。

    唯一不足的便是其装备水平差了些,军容破旧了些。

    殊不知这是李云龙故意为之。

    虽然独立纵队确实不算太富裕,军装破旧了些,装备水平也不算太多,但是也不是现在这般模样。

    正当两人打量之时。

    沈泉和赵刚走了过来,双方相互敬了一个军礼。

    “你好,楚团长,我是独立纵队政委赵刚,欢迎你的到来。”

    “你好,赵政委,”楚云飞笑着点了点头,随即望向沈泉,问道:“想必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司令,李云龙?”

    赵刚连忙解释道:“楚团长误会了,这位是参谋长沈泉同志。”

    沈泉不亢不卑地说道:“楚团长,司令有事需要处理,暂时无法前来,抱歉。”

    只是一个参谋长?

    李云龙这是摆起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