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王双双有喜,幻想青瓦医馆

    谢铁匠闻言,脸上露出与有荣焉的笑容,声音都洪亮了几分:

    “大夫,这事儿千真万确!也都是托皇上的洪福,也是咱们全村人齐心挣来的!”

    老大夫啧啧称奇,又问道:

    “还有一事,老朽那医馆煎药,听闻你们村出的那种‘黑金木炭’,火力足,耐烧,还没什么烟灰,甚是好用。就是市面上难买,我也去奇珍坊问过了,总是缺货,常被那些大户人家包圆了。不知私人能否向贵村直接采买些?”

    “能!当然能!”

    谢铁匠肯定地点头,一边小心地赶着牛车,一边解释道。

    “不过就像您说的,这炭抢手,不光是县里,京城好多府上的采买都直接进村来订。现在才八月,订单就已经排到年尾了!我们村的木炭石灰厂,那炭窑日夜不停地烧,都赶不上趟儿!”

    正说着,对面恰好驶来两辆牛车,车上堆满了码放整齐、乌黑发亮的木炭,用绳子捆得结结实实。

    赶车的正是牛马车站的员工古力。

    “古力兄弟!这是往哪儿送啊?”谢铁匠熟络地打招呼。

    古力拉住缰绳,笑着回应:

    “是铁头哥啊!这刚出窑的‘黑金炭’,急着送往白鹭学院,人家催得紧!晚些时候还有崇实学院和瀚文学院的单子,不过那都得排到下个月才能出货了!”

    他的语气里带着忙碌的充实和自豪。

    “好家伙!生意这么红火!快去吧,别耽误了!”谢铁匠笑着挥手让行。

    两车交错而过,老大夫看着那满满两车木炭,感叹道:

    “真是今时不同往日啊!老朽记得,几年前这一片还荒凉得很,没什么人烟,更别说叫什么‘桃源村’了。如今……真是大变样了!”

    谢铁匠深有同感地点头:

    “是啊,咱们都是逃荒过来的人,知道现在这日子来之不易,就更要把日子过好了。”

    牛车一路晃悠,终于进了村。

    谢铁匠先把牛车还到牛马车站,跟王老五打了声招呼,便领着老大夫快步往自家走去。

    一进院门,谢铁匠就迫不及待地喊道:

    “双双!双双!大夫请来了!”

    王双双早已在屋里焦急等待,闻声连忙迎了出来。

    “大夫,劳您驾,快给我家娘子看看。”

    谢铁匠将老大夫请进堂屋,示意王双双坐下。

    老大夫和气地点点头,让王双双伸出手腕,垫上脉枕,然后伸出三指,轻轻搭在她的腕脉上。

    堂屋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几人轻微的呼吸声。

    谢铁匠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老大夫的表情。

    王双双更是紧张得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目光紧紧锁在老大夫花白的眉毛和微微阖着的眼睛上,试图从中读出任何一丝信息。

    老大夫指尖在王双双腕上停留片刻,忽然眉眼舒展,笑着收回手:

    "恭喜二位!确是喜脉,已近两月,脉象平稳有力。"

    "真...真的?"

    谢铁匠猛地攥住王双双的手,双眼泛红声音发颤。

    王双双低头抚着小腹,眼泪啪嗒落在衣襟上。

    "祖宗保佑!"

    门外突然传来菜篮子落地的声响。

    铁匠娘扶着门框颤声问:

    "大夫,我儿媳这是?"

    "娘!"

    王双双含泪笑道:"您要当奶奶了!"

    "哎哟!"

    老太太双手合十朝四方拜了拜,又急忙拉住大夫:

    "我媳妇前些年饥荒,饿坏了身子,可要紧?"

    老大夫捻须叮嘱:

    "娘子如今不宜劳累,多吃些鸡鱼蛋奶。前三月最要紧,千万避免颠簸惊吓。"

    说着开出安胎方子。

    "先服七剂,半月后复诊。"

    谢铁匠郑重接过药方:"劳您跑这一趟,我送您回城,顺便抓这安胎药。"

    谢铁匠跟着大夫走了,王双双伸手去捡菜篮子:

    "娘,我去摘晚豆角..."

    "快放下!"

    老太太抢过篮子:"这些轻省活儿娘还能干!等明年胖娃娃落地,娘还要帮着带孙孙呢!"

    她忽然想起什么,拍腿笑道:

    "定是慈云观送子娘娘灵验!你上回去拴的娃娃,这就应验了!"

    王双双笑着回应:"是啊,等娃娃生了,咱们抱着他去慈云观还愿。"

    傍晚的安居房通铺,李大河父子端着粥碗缩在角落。

    好几个知道他早上上门打秋风吃瘪的汉子故意扬高了声音调侃。

    "哟,这不是要住青砖房的李大爷吗?咋还跟咱们挤通铺呢?"

    "人家可是这桃源村谢会长的大舅哥!哪像咱们,啥后门都没有哟!"

    "大河哥,新房啥时候乔迁啊?弟兄们还等着暖灶酒呢!"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哄笑。

    李怀壮涨红着脸要争辩,被李大河死死按住。

    但那些人明显不想错过这些八卦,继续拿他逗乐。

    "我要是有人家月兰妹子这亲戚,早跪着磕头认错了!某些人倒好,还想摆舅爷架子!"

    "唉,听说那保安队放话了?谁再闹事就扔出桃源村?某些人可长点心吧!"

    李大河把脑袋埋进粥碗,心中是无尽的懊悔。

    懊悔当初没跟列预览打好关系,维持好表面的和谐。

    也后悔这次贸然就上门寻人,让自己没了脸面。

    晚间谢家饭桌上,谢广福听说了今天王双双的事情,放下筷子叹了口气。

    "要是咱村以前的老王头还活着就好了。"

    李月兰给他舀了勺鸭儿芹鱼汤:

    "如今村里富裕了,要是能请来常住的大夫就好了。"

    旁边吃饭的李五琰点头附和:

    “是呀,就像我们学堂的两位曲先生一样,携家带口过来安居,那就好了。”

    李五琰刚说完,李大宸突然放下筷子。

    "何必舍近求远?"

    他眼睛发亮:"我这就给二弟去信,问问......家里可有太医愿来咱们桃源村做个“隐士医者”。

    李月兰笑着幻想:"若真能请来太医,咱们村出资给他起间青瓦医馆,再分一块地给他做药园子,定要比城里的医馆还气派!"

    李大宸擦擦嘴起身:"叔,婶子,我吃饱了,我现在就写信给二弟,说不定重阳节之前就能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