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后福之人
话说了一半,戛然而止。
明皎终究问不出口。
她的这个猜测太过荒谬,也太过异想天开。
理智告诉她,不可能的。
她感觉胸腔内似有什么在灼烧,连她的眼眸也变得灼痛起来。
突然,她眼前骤然一黑,谢珩带着薄茧的温热掌心轻轻地覆在她眼上。
“别多想。”谢珩的声线清冷醇厚,轻轻敲击在她耳膜上,“时机未到。”
当双眼被遮挡后,她的嗅觉就变得格外敏锐。
她嗅到了他身上有一股淡淡的熏香味,宛如雪落青竹般清润,冷而不冽,雅而不腻,悄然漫入鼻端。
这股香味很熟悉。
白天他抱着她飞檐走壁时,她也嗅到过……
静谧的夜晚,谢珩的存在竟有一种安抚人心的分量,让她觉得踏实。
明皎渐渐冷静,呼吸也平稳下来。
从那混乱如麻的线索中揪出了一根线头,换了一个问题:“你可知道定南王的腿疾是怎么落下的?”
男子低低的轻笑声响起。
连他捂着她眼睛的那只手掌也振动了两下。
下一瞬,她眼前一亮,谢珩收回了右手。
她直直地正对上他满含笑意的凤眸,青年乌黑的瞳仁在烛光下潋滟着微光。
他爽快地将她需要的筹码送到她手中,“他中毒了。”
他的右手轻轻蜷曲了两下,掌心那温暖细腻的触感顺着肌肤蔓延,留下浅浅余温。
“湛星阑八年前中了毒,为了压制毒性,他这些年在崇圣寺潜心修佛,将南疆的政务都交由王妃暂管。”
“白夷族在南疆势大,二十年前,当时的白夷族长云峥曾软禁过先定南王,自封为‘越王’,但他这个‘越王’只当了半年,百越大军突袭南疆,连夺三城,云峥领兵亲征,死在百越人手下。
“百越大军长驱直入,直攻都城,危急时刻,是湛星阑的堂兄当时的世子湛星曜,领兵打退了百越大军。”
“这一战,南疆元气大伤,为稳南疆人心,湛、云两家只能重归于好。”
而重归于好最好的方式自然是联姻。
唯有血缘才是维系两家关系最稳固的方式。
也因此,湛星阑要坐上定南王位,就必须娶云氏女。
对定南王府来说,“云湄”这个人是必须的。
明皎一手逗弄着八哥,一边飞快地整理着思绪,渐渐有了主心骨。
她还是喜欢把主动权握在她手里,明天她就去一趟金鱼胡同拜访一下定南王吧。
心情好了,明皎的唇边浮起浅浅的笑意,半是玩笑、半是真心地试探道:“谢七叔,我该如何报答你?”
八哥被她摸烦了,就扭着身子从明皎手下跑了,扑棱着翅膀地往书案的另一端飞去。
看见一碟绿豆糕,它眼睛一亮,朝绿豆糕啄了下去……
但明皎的手比它更快,将那根金链子拉了回来,可怜的八哥“呱”地叫了一声,愤懑地看着明皎。
谢珩莞尔一笑,当着八哥的面,从碟子里拈了一块绿豆糕塞入唇间。
绿豆糕绵软细腻,入口即化,清甜的豆香混着淡淡的桂花气息在口腔中悄然弥漫,余韵悠长,唇齿留香。
慢吞吞地吃完了一块绿豆糕,谢珩的心里也有了决定。
他本不想让她牵扯其中,但今天的事让他意识到一点,有些事是命中注定,躲不过的。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谢珩从袖袋中掏出了一个黑色的小瓷瓶,“我偶然间得到这个丹药,据说它有镇痛安神之效,可解我二哥的幻肢痛。”
“我想请你帮忙辨识一番,这里面究竟含了哪些药材……可有不妥之处?”
他修长的手指在那乌黑的小瓷瓶摩挲了一下,似乎犹有犹豫,终究还是将它放在了明皎的手上。
明皎拔开塞子,将那小瓷瓶凑近鼻尖轻嗅,又倒了一枚赤红的丹药出来。
一股子清苦的药香萦绕鼻尖。
明皎仔细嗅了嗅丹药,凝神分辨片刻,沉吟着道:“这丹药里应有甘草、茯神、延胡索、朱砂……确镇痛安神之效。”
“但是……”
她又嗅了嗅,确信还有一缕极淡的异香缠在药气里,“还有一味药材,也许不是中原之物,我一时辨不出来,得再给我一些时日。”
“不急。”谢珩低声叮嘱了一句,“但别惊动宫里的太医。”
明皎心尖跳了跳,若无其事地点头应了:“我记住了。”
既然谢珩提到了太医,看来这丹药应是与皇宫有关了——难道是宫里的贵人赏赐给谢琅的?
谢珩起了身,“我该走了。”
他抬手撑住窗框,足尖轻轻一点,整个人便如鸿雁掠空般轻盈跃出,矫健的身形很快融入沉沉夜色。
窗外夜色如墨,明皎望着庭院里婆娑起舞的花木,一时怔然。
“呱!”
直到那只八哥不安分地对着谢珩离开的背影叫了一声,明皎才恍然回过神。
她与八哥大眼瞪小眼,这才迟钝地意识到不对。
谢珩居然把他家小八给忘了,她是不是得派人给他送回去?
明皎又看了眼天色,这会儿已经宵禁了。
只能明天再说了……
一夜转瞬即逝。
这一晚,明皎睡得极好,醒来时,天边已泛起熹微晨光。
她才刚梳洗完毕,就有丫鬟咋咋呼呼地来禀:“大小姐!宫里的常公公来宣旨了,侯爷让您去仪门集合。”
侯府已经有十几年没接过圣旨了,这个消息瞬间炸得侯府鸡飞狗跳。
等明皎来到外仪门时,那里已是人头攒动,侯府各房的人几乎都到了,也包括拄着拐杖的明遇。
常公公正热情地与景川侯寒暄着:“恭喜侯爷了,大喜临门!”
“令郎、令嫒都是有后福之人啊!”
景川侯只以为这阉人在讽刺自己,皇帝罢黜世子的圣旨都送到侯府了,何喜之有!
想归想,他对常公公不敢不敬,叹气道:“常公公莫要取笑本侯了。”
常公公也没解释,见明皎、明遇都到了,笑道:“人都到齐了,那咱家就开始宣旨了。”
侯府众人按着身份高低依次跪下,却听陈公公又补了一句:“明大小姐,明遇公子,两位请跪到前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