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临时决策
在2万米深度,维持每天100米的掘进速度,这对于几十年前的人类世界来说是一个无法想象的事情。
当初的科拉超深井,在突破1.2万米深度之后,掘进速度仅剩下每天约0.1米,由此可见此刻这个速度是多么惊人。
但就算如此,这对于当前的人类世界来说也实在太慢了一些。
末日计划指挥部会议室,众多专家、顾问团成员面对这个现实,神色之中满是严肃。
略显漫长的思考之后,孙长河缓缓道:“对于那些已经彻底失去了在末日来临之前挖到地幔的钻井……都放弃吧。”
这部分井约有40口。
在之前的钻探过程中,或者是因为遭遇了复杂的地下环境,或者遭遇了大面积的地下水源、气体空腔、岩浆囊之类,又或者遇到了性质较为特殊的岩石等,掘进速度不如预期。
此刻更是彻底失去了如期完成钻探任务的可能性。
再维持下去已经没有必要了。
当然,这并不能带来“集中力量于剩下那些钻井,以加快其余钻井进度”的局面。
因为每一口钻井获得的资源和人力以及科技支持都已经拉到了极限。再补充人力和资源也无法加快速度。
“是。”
“剩下的那60口还具备一定希望的钻井……便尽人事而听天命吧。”
己方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接下来,便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我们前期工作做的足够扎实,对于地质勘探的精度足够高,所制造的钻探设备可靠性足够高,故障率足够低上面了。
这显得有些无奈,却是实打实的现实。
伴随着末日计划指挥部的指令,那约40口钻井基地中,大地停止了震颤。终日笼罩在洞口之上,如同灰色巨龙一般的岩石尘埃慢慢消失不见。
在这里奋斗了两个月时间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们看着已经满目疮痍,如同末日景象一般的大地,只是摇头叹息了一声:“走吧。”
钻探团队撤离,另一个团队则来到了这里。
他们也未在这里停留太久,仅仅只是将几颗探测器放置到井底而已,便也离开了。
这些超深井虽然无法完成探测地幔的任务,但作为放置“地球听诊器”的地方还是十分合适的,也算是废物利用,不能浪费。
另外58个地壳基地之中,轰鸣声和灰色灰尘巨龙的咆哮仍旧终日不停。
每一个钻探团队在这个阶段都如临大敌,全员在岗,24小时值守,以便分析2万多米深的地下的任何地质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快速调整钻探方案,尽可能降低发生严重故障的可能性。
全人类范围内所有优秀的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等更是被全部组织起来,时刻为钻探团队提供科学支撑。
在此次工程之前,人类世界所挖的最深的井也不过才1.2万米左右的深度而已。超过了这个深度的地质环境究竟是什么样子,科学家们便仅仅只能通过各种间接探测手段来推测了。
也即,没人真正知道1.2万米以上深度的地下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更不要说2万米了。
每钻探一天,深度每增加一米,对于科学家们来说都意味着一个新世界的打开。
这其中蕴含着数不清的科学发现。在普通年代,这些数据会让每一名相关学者发狂。
但现在,暂时没有人关注那些科学发现。因为它们只属于细节,与足以引发全球烈性地震的因素并不相关。
此时此刻人们只关注一点。
如何排除这些之前完全未知的变化,确保离子钻探设备能顺利深入到地幔之中。
“温度的提升有些超出之前预计。”
一名地质学家眉头紧皱:“2.1万米深度,预期温度是800度左右,但这里已经提升到了950度。”
“岩石压力也比预期之中要高,由此带来了岩石性质的变化,它们的黏性和流动性都超出了预期。”
“这个位置的气体含量倒是比预期中低了一些。不过这么深的深度,竟然还有甲烷存在……”
一番略显匆忙的讨论之后,一份指导性的专家共识意见很快形成,并下发到了此刻的每一处地壳基地之中。
“基于2.1万米深度地质变化,经专家综合研讨,认为应该做出一下原则性调整:
一,继续降低液氩温度,以更好冷却钻头。同时应再度提升压力,抵消岩石蠕变。
二,……”
便在这种情况下,那代表着深度的数字继续一天天增加着。
末日计划指挥部,孙长河清晰看到,那面大屏幕之中仅剩的58个绿点之中,又有一个变成了红色。
又一台寄托着人们深切希望的离子钻探设备发生了重大故障,导致完全报废。
孙长河神色不变,仍旧静静的看着。
在他的目光之中,没过多久,又有一个绿点发生了变化。
时间飞速流逝,转眼间便是半个月时间过去。
此刻还保持着绿色的点,在整面屏幕范围之中也只剩下了15个。
全世界范围内,不知道多少人在注视着这硕果仅存的15台设备。
“切断这15个基地的公网连接吧。”
又一次会议之中,周玉沉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太多的外界关注度和噪音,会为团队带来太大的心理压力,反而会提升失误概率。”
“同意。”
外界的目光仍旧在注视着这里,但工作在这15处基地之中的人们却再也感知不到了。
时间继续流逝,绿点的数量也再度减少,此刻更是仅剩下了7个。
地壳115号基地,每日常规的岩石检测仍旧进行之中。
人们会捕捉从井口处喷出来的岩石微粒,分析它们的成分,确认它们的类型,如此便能知晓己方的钻探究竟到了什么层级。
光谱仪分析之下,一个特殊的数据引起了那位地质学专家的注意。
他有些紧张的站起身来,小心翼翼的取来了另一份标本,再度开始检测。
那个特殊的数据再度出现。
他抬起头来,眼睛里满是不可抑制的喜悦。
那是橄榄石!
己方从井底岩石样本之中发现了橄榄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