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条河,一片海

“老乡!那座山头怎么走?”

穿着耐磨徒步服的贺良从车上下来,喊住了一位骑着电动三轮车路过的老大爷。

老大爷约莫七十多岁年级,但看起来精神矍铄,头发也只是有些花白而没有全白,身上隐约还能看到一点肌肉的痕迹,显然健康状况良好。

“那可远了。你们是去钓鱼的?听大爷一句劝,那里没什么鱼,路也不好走,还是换个地方。”

贺良看了看自己身后的一溜十几辆越野车、皮卡车等,笑道:“大爷,没看到我们这么多车啊?钓鱼哪儿有这阵仗。我们是去建输电塔的。”

“输电塔?哦,哦,那是正事。你们这样走,先到那边,有一条小道……”

老大爷详细指了路,又道:“车过不去啊,我给你找几头毛驴?”

毛驴这个词汇让贺良怔了一下。

不说见过,便连听都好久没听到过了。

“不用了,谢谢大爷了,您忙。”

在贺良带领之下,车队继续前行,最终停在了公路尽头。然后一群几十人下车,背着那些随身携带的工具,开始徒步前行。

九十月的天气,山里头已经有些凉了。但一群人仍旧走到满头大汗,一直到中午时分才终于到达。

坐在石头上喘着粗气,贺良打量着面前这片区域。

乱石林立,杂草丛生。一棵一棵或大或小的树木在这里胡乱生长着。

这里就是接下来至少半个月时间,己方要工作与生活的地点了。

天空中传来了直升机的轰鸣声。一台全地形挖掘机在钢索吊装之下缓缓降落。

“来了哥们?先把宿营区清理出来。”

挖掘机轰鸣着开始工作,石头、杂草、树木都被清空。过程中甚至还动用了几次炸药,直接将一些小山包炸平。

天黑之前,宿营区便清理了出来。几十顶帐篷搭建上去,人们终于有了休息的地方。

只可惜没什么吃的,只能啃面包吃泡面了。

几口吞的大地之上极目远眺。

前方是另一座山头,那里有一些光亮传来,隐隐约约,如同星辰一般。再看向后方,同样也看到了一点光亮。

他知道,那是如同己方一样的,其余的输电塔团队在那里驻扎。

低头看向山下,他看到了一百多个光点大致呈一条直线排列,散布在广袤曲折的山脉之中,一直延伸到看不到的远方。

他知道,那是修路的工程队。

为了尽快修通连接外部大路与“地壳七号”基地的道路,世界政府调动了一百多个施工队伍,分布在一百多个点位上同时开工。

如此,便能将原本至少两年的工期,压缩到此刻仅仅只需要半个月左右。

只可惜,自己所在的电力供应团队工期要求更紧,连半个月的修路时间都等不了,便只能采取现在人员徒步+直升机吊运设备结合的方式,来尽可能早的完成输电塔的建造了。

视线从那星罗棋布的修路团队光点上移开,他看向了另一个方向。

如果说一百多个修路团队的光点汇聚成了一条河,那么此刻的光亮便汇聚成了一片海。

山坳之中,占地至少百万平米的施工现场之中灯火通明。虽然完全看不到其中的细节,他都仍旧能知道,此刻至少有一万名以上的施工人员在忙碌,有一千辆以上的大型机械在轰鸣。

直升机吊运队伍如同空中长河一般,在道路未修通的情况下,强行将这处原本无人问津的荒凉地带与外部的文明世界连接了起来。

数不清的建材、人员、机械在向这里汇聚。

“世界末日啊……”

他叹了口气,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帐篷之内。

天刚微微亮,贺良便起了床。

“干活了干活了!”

自己团队之中的几十人全都从帐篷之中钻了出来。烧开热水泡了面,胡乱吃了顿,便再度有直升机轰鸣着过来。

工作随之开始。

人们先平整了另一片土地,打好桩基,然后一些人操纵着智能焊接机器人开始输电塔骨架的焊接,另一些人则开始了超导相关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一群人干的热火朝天。

仅仅一天时间而已,预定高度60米的输电塔便从零生长到了十米。

“老贺,来点罐头?军方出品,量大管饱。”

一名同伴拿着一个铁罐子走了过来。

看到罐头,贺良本能的反了一口酸水,下意识摇头:“我还是吃泡面吧。”

皱着眉头,如同吃药一般将那一桶泡面勉强咽下,贺良深深叹了口气。

“踏马的,吃口热饭就这么难吗……”

第二天时候,工作继续。这一天,不仅贺良,团队里的其余人看着泡面和罐头也开始愁眉苦脸起来。

这荒山野岭的,吃饭的事情还真是不好解决。

以前时候还能要求直升机吊装队送点热饭上来。但现在运力紧张,哪儿有那闲工夫。

没办法,末日当前,忍吧。

眼看着日头快要到中午了,肚中再度传来饥饿。看了一眼堆成山的泡面箱子,贺良强行将自己的饥饿感忍了下来。

便在这时候,旁边崎岖山路之中忽然传来了一阵铃铛声。贺良有些诧异的看过去,竟然看到了一头通体黑毛、长脸长耳朵、脖子里挂着一个铃铛的巨兽。

这是……哦,这是毛驴。

那头毛驴身上满载着货物,看样子足有几百斤。而这样的毛驴,后面还跟着七八头。

六七名村民赶着毛驴停下,之前见过的那位老大爷则笑眯眯的走了过来:“孩子们,还没吃饭吧?”

贺良连忙迎过去:“大爷,您这是……”

“咳咳,听说外星人打过来啦,政府要在这建造什么基地对付外星人,我就想着这里路不好走,吃饭恐怕不方便。

我们一帮农民,也没别的本事,就是想着不能让你们饿着肚子上战场啊,就跟村里一帮伙计商量了一下,村里头,你王大妈、李阿姨、赵大爷他们,家家户户有什么拿什么,正好我们几个家里还有毛驴,就带着东西过来了。”

老大爷转头看向村民们:“老伙计们,正好孩子们还没吃饭,干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