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再见
“地幔探测计划出现重大进展!”
“通过对6口直达地幔的深井的综合性研究,科学家已经明确末日全球烈性地震的成因为超级地幔柱。”
“超级地幔柱详解:什么是地幔?什么是地幔柱?”
“科学家们计划使用超巨型氢弹直接轰击地幔,以解决超级地幔柱问题。”
“超巨型氢弹真的能击碎超级地幔柱吗?一文详细解答:
我们都知道,超级地幔柱是……
那么,相比起蕴含超强能量,足以顶裂整个地壳的的超级地幔柱,我们人类现有的最大型的氢弹,在它面前也如同蝼蚁面对大山一般毫不起眼。
那么,科学家们为什么决定使用超巨型氢弹来解决末日呢?奥妙在于混沌效应。所谓混沌效应既是……
如此,超巨型氢弹虽然无法直接对超级地幔柱造成足够大的影响,却能在关键部位对其施加一定的偏向力,而这会导致整个地幔物质流动的改变,进而消散应力……”
“氢弹轰击计划时间表已经确定!就在……”
……
坐在前往发射场的专车上,江阳翻着手机之上那连篇累牍的报告,感受着民众对此事的关注和狂热,轻轻叹了口气。
收起手机,他看向了远方那枚巨大的火箭。
它已经矗立在了发射塔架之前,且底部还散发着团团白雾。这意味着它此刻已经完成了燃料加注,只要自己到达,立刻就可以进行发射。
坐火箭上天这种事情,江阳经历过许多次。唯有这一次,江阳丝毫不担心发射失败。
在如今航天产业极大发展且愈发成熟的现在,火箭发射失败这种事可能一万次都出现不了一次。
自己应该还不至于那么倒霉。
进入发射场地,众多议事团、决策团、冬眠团成员等迎了上来。
“江阳同志,接下来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孙主任,请您放心。”
略微寒暄片刻,旁边,一位留着寸头,精神昂扬的年轻人走了过来:“江顾问,我是卓方廷,接下来将由我和您一同执行此次发射任务。”
就算到了今天,航天员也是一个技术含量极高、需要经受长时间专业训练才能胜任的职业。
很显然,这个卓方廷就是来护送自己登陆空间站的那位航天员了。
看着神色坚毅的卓方廷,江阳心神微微恍惚了一下,似乎看到了许久之前那帮航天员们的身影。
“谢谢,麻烦你了。”
“请江顾问放心,我保证完成此次发射任务。”
江阳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再说话。
两人穿上舱内航天服,经专用通道来到了位于飞船顶部的飞船之内。
与记忆之中的飞船相比,此刻的飞船宽敞了许多,也精致、完整了许多,至少没有那么多飞线飘在外面。
“倒计时3,2,1,0,点火!”
熟悉的过载压力再度向全身袭来。江阳闭上眼睛,默默承受着这些压力。而旁边的卓方廷则始终神色严肃,不时在巨大过载压力之下伸出手臂按下几个按钮。
几分钟时间而已,江阳忽然感觉身上一轻,下一刻便如同浮在水中一般飘了起来。
他知道,太空到了。
又经过一系列的变轨、对接等任务,小小的飞船连接到了巨大的空间站之上。
那是一艘纺锤形的空间站,长度达到了四百多米,两头尖,中间则是一个巨大的,直径足有两百米的环形舱室,一刻不停的围绕着中心轴旋转。
江阳知道,这样一来,这处环形舱室之中便会具备一定的重力,对于航天员的长期生存、身体和心理健康等都极为重要。
顺着通道,在无重力的走廊之中穿梭片刻,来到环形舱室之中,江阳再度体会到了脚踏实地的感觉。
面前,工作在这处空间站之中的一百余名航天员已经全员集合。
“江顾问,接下来将由我们配合您工作。”
“多谢。”
熟悉了一番空间站的工作环境,了解了一番那台与地球一号超算连接着的屏幕与设备的工作模式,又经过数次模拟,江阳便掌握了全部流程。
接下来的时间便只需要等待了。
看了看时间,他看到此刻已经是地球东八区的凌晨两点。
距离末日最终到来还剩下五个小时的时间。
望着舷窗之外,那被厚重云层所覆盖,蓝白黄等各种颜色混杂的星球,江阳再度将手机打开。
此刻的网络世界之中已经是一片欢腾。
因为世界政府在不久之前刚刚发布了超级氢弹引爆成功,超级地幔柱在混沌效应下已经消散,末日已经被解决的新闻。
无数人激动到热泪盈眶,无数人在欢庆着这个胜利。
地球处于黑夜的那一面,每一座城市都灯火通明。一颗又一颗巨型烟花升入高空轰然炸裂,众多烟花的色彩连接在一起,就连位于数百公里高空的江阳都能隐约看到。
他完全能想象到此刻地球上人们是多么欢欣鼓舞。
战胜末日本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而这一次末日是在我们亲自参与之下被解决的,这就更值得高兴了。
只可惜……
江阳叹了口气,收回了视线。
时间悄然流逝着,转眼间便来到了距离末日仅有20分钟的时候。
坐在那面屏幕之前的座位上,耳边传来了地球团队那清晰且凝重的声音。
“第206次整体测试:
通讯系统正常。
地球一号超算工作正常,供电、制冷正常。
全球监测网络各模块,天基卫星观测网络正常。
深井探测器网络工作正常。
全球氦同位素观测网络正常。
1到6号地幔探测基地工作正常。”
……
一张比上一次末日更大,也更精细的探测网络已经真正做好了一切准备。
按照原计划,就算人类文明灭亡,空间站失去任何来自人类世界的支援,其上储备的物资也足够江阳和航天员们生存一年以上。
如果采取某些极端措施,生存时间还将延长。
时间很充裕。哪怕这次需要记忆的数据量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大,江阳也有足够的信心完成任务。
那么……
地球,再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