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大型低剪切波速省

第142章 大型低剪切波速省

陆兆明教授的话语让会议室内,上千名与会者陷入到了默然之中。

现在己方所掌握的情报并不算多,仅有寥寥两条而已。

一是冬眠基地和上一世末日基地的位置,二是足以导致人类文明灭亡的末日。

综合这两个因素,最终的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一场覆盖了整颗地球,全覆盖无死角的烈性地震。

唯有如此才能解释现有的两个情报。

为什么明明两个选址都在地质稳定点的基地都最终毁灭了

因为这是一场覆盖全球的烈性地震。

为什么人类文明灭亡了

同样因为这是一场覆盖全球的烈性地震。

这是综合现有条件,可能性最高的一个推测。

当然,这一场地震就算再剧烈,也不会影响到位于太空和月球之上的人们——现阶段估算,位于这两个地方的人类约在数千的量级。

但这数千人的幸存并不影响人类文明灭绝这个判定,就像第一次末日之时,自己和童正等航天员在月球上暂时幸存,也同样不影响灭绝判定一样。

因为这是不可持续的。失去了地球人类的支撑,己方最终同样死亡的结局便已经注定。

由此,一场遍布全球的极度烈性地震最终灭绝人类文明,从逻辑上来说是合理的。

可是……这样一场地震,从物理层面来说真的合理吗

江阳大脑急速转动着。过去那一次次循环,一次次冬眠,以及冬眠之前长达十年时间不间断学习所带来的,虽然并不太前沿与严谨,但却具备足够广度的科学知识,让他此刻同样拥有做出一些判断的能力。

他知道,正常情况下地震的成因,是地球岩石板块的应力释放。

就像是一块被固定在桌面上,一侧突出一部分的木板那样。

在这块木板突出桌面的部分不断的放上重物,它便会不断弯曲。一直到重量超出极限,它便会啪的一下断裂。

之前的弯曲,便是应力积累的过程。最后一下断裂,便是应力释放的过程。

放在地球大陆板块上也同样如此。组成大陆板块的岩石也在不断的运动着,或者俯冲到其余板块之下,或者相互挤压。这个过程也会扭曲板块,积累应力。

一直到超过极限,岩石崩裂,地震便发生了。

这是地球上数量占比最多的地震类型。其余的,火山喷发地震、空腔塌陷地震之类不在讨论之列。

但就算以江阳并不算深厚的知识积累,他都知道,一场遍布全球的烈性地震,不可能是因为板块运动这种常规原因造成的。

一块木板被重物压断可以理解,但一块木板自身在短时间内碎成了木屑,这也能是重物造成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遍布全球,连地质学上的地质稳定区都无法避免的烈性地震

当然,最终的幕后黑手几乎确定要定位到收割者文明之上。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收割者文明是通过哪种方式引发了这场地震

唯有明确了这一过程,己方才有可能找到最终应对末日的办法。就像是第一次末日之中,己方通过摧毁那处地下浮空城来完成了对抗末日的任务一样。

面对陆兆明教授的问题,所有与会者的目光全部汇聚到了地质学、地球物理、固体物理相关领域的专家们身上。

该领域的领军专家默然片刻,道:“我们需要讨论一下。”

“暂时休会一小时。”

与会者们各自心事重重的离开了网络会议室。

一小时后,人们的身影再度出现。

经过一小时的讨论,那位领军专家心中很显然已经有了一些判断。

“在排除常规大陆板块运动的可能性之后,我们经过讨论,有了两方面的猜测。

其一,地外原因。

依据现有科学层次,我们可以将这一原因分成三种可能性。

首先是第一种,小行星撞击。

一颗足够质量,且具备足够速度的小行星猛然撞击到地球上,确实有可能释放出足够的能量,引发全球性的烈性地震。

据我们简单估算,一场遍布全球的烈性地震,对应总能量释放大约在31024焦耳。

一吨tnt炸药爆炸所释放的能量约为4.184109焦耳,这个能量大约等同于720万亿吨tnt炸药同时爆炸的能量,是我们人类文明当前所拥有核武器总当量的1000倍以上。

而要释放出这么多能量,一颗直径约在30公里,质量约在15万亿吨左右的小行星,以20公里每秒的速度撞击即可。

第二种可能性是,大质量星体的潮汐引力。

假设有一颗大质量星体靠近地球——它的质量不需要太大,仅在木星、土星量级,足够靠近地球的话就足以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物质运动了,完全足以引发此次灭世的全球性地震。

第三种可能性则是基于某些我们未知原理的影响,譬如猜想之中的某种高能辐射、基于暗物质的某些影响之类。

因为基础物理学理论水平不足,在这方面我们无法做出具备足够价值的判断。”

江阳按下了发言按钮。

“我认为地外原因的可能性不大。

上一世,在我带来末日预警之后,我们已经进行过全方位的可能威胁排查,其中便包括地外因素。

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小行星搜索,但直到末日最终降临,都未能发现任何对我们具备足够威胁的小行星靠近。

而,连小行星都不存在,就更不用说大质量星体了,它们比小行星显眼太多,如果靠近的话,我们不可能发现不了。”

那位专家点了点头:“既然地外因素排除,那我们便可以只聚焦在地球本身因素之上了。

据我们讨论,结合现有地球物理、地质学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可能性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超级地幔柱。

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内部极端高温高压,其散热主要通过地幔对流来实现。

而在对应地表的非洲和太平洋下方的地幔与地核交界处,通过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确认那里存在两个巨大的异常高密度高温区域,称之为大型低剪切波速省。

从这两个异常区域的顶部,通过一系列作用机制,有可能会导致多个巨大的高温高压地幔柱升起,直接穿透地幔作用到地壳之上。

简单类比的话,它就像是千斤顶一样,从地球内部升起,直接将大陆板块‘顶碎’,最终形成波及全球的大范围烈性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