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德意志文抄列文虎克一號机

第263章 即將到来的1917

“牛奶的味道真不错。感觉加到红茶里也会很合適。尼基,真没想到你还有这等天赋。”

“谢谢,乔治。我也觉得终於找到自己的天职了。”

尼古拉二世那句轻鬆隨意的话,让前来拜访的乔治五世满意地笑了。

幸好他的表弟似乎对这段新生活十分满意。

要是当皇帝的时候也是这副模样就好了。

或许歷史早就被改写了,整段歷史。

“话说回来......你有没有考虑过塔季扬娜和爱德华的婚事”

乔治五世此次特地来到母亲的故乡丹麦,就是为了与尼古拉二世会面,商议此事。

他確实非常急切地想要给那个不中用的大儿子找个正经妻子。

如今的威尔斯亲王爱德华,凭藉出眾的外貌与不俗的时尚感,颇受欢迎。

这多半也是继承了祖父爱德华七世的那种与生俱来的社交本领。

但问题也出在这儿,这小子连祖父那一大堆复杂混乱的风流韵事也一併继承了下来。

回想当年,爱德华七世还在世时,乔治五世就曾因父亲的风流生活皱眉不已。如今轮到自己儿子,也只能长嘆一声。

“王储这廝,整天跟些低劣的女人传緋闻,连结婚的心思都没有,居然还想继承王位......”

而与爱德华只差两岁的表亲路易丝和汉斯冯乔公爵,孩子都已经两个了。

乔治五世真的十分担心这个儿子哪天一拍脑门,就跑去和什么美国的已婚女人结婚。

虽说再怎么不济他也不会愚蠢到那个地步,大概吧......

“要真是那种局面,还不如把王位传给阿尔伯特得了。”

总之,乔治五世迫切需要一个血统高贵、品行端正、无可指摘的王储妃,一个真正配得上英国王室的女性。

而另一位表亲、尼古拉二世的次女塔季扬娜,则是最为理想的人选。

不仅年纪与爱德华相仿,就连王后亚歷山德拉与自己妻子玛丽特克,还有其他王室成员,也都认为塔季扬娜无论外貌还是品行,都是极佳的王储妃人选。

再加上那个一直没办法在女人身上安定下来的长子,也似乎对塔季扬娜有好感,虽然大概还是因为美貌......

若真能与塔季扬娜成婚,说不定这小子也能像自己一样,成为一个一心一意的男人。

“可爱德华的女人问题有些......”

但是,作为一个重视爱情多过政治利益的“恋爱脑”,尼古拉二世在面对爱德华和塔季扬娜的婚事时,表情明显带著忧虑。

他是舅舅,自然也清楚爱德华那如同祖父一般公子的名声,怎么可能不担心让女儿嫁给这种人,將来会不会以泪洗面

乔治五世对此也无力反驳。

但此刻放弃,显然不是一个选项。

毕竟,另一个本来是王储妃候选人的奥尔加,已经被霍亨索伦家抢走了。

若这次再失败,別说是开玩笑了,爱德华恐怕真的找不到一个合適的正经女人结婚。

谁让那小子的审美实在是......

“只要他结了婚,就会收敛的。不,我一定会让他收敛。”

正因如此,乔治五世以前所未有的诚恳语气向他的表亲、未来的亲家郑重承诺,而尼古拉二世陷入了沉思。

说实话,要不是爱德华的女色问题,这桩婚事根本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

毕竟,对塔季扬娜而言,成为英国的王储妃也是极好的归宿。

“相比之下,另一个婚事对象,卡拉乔尔杰维奇家的亚歷山大,不过是个亡国的王子。”

虽然罗曼诺夫家如今也是同样境遇,但等级总归是有差別的。

更何况尼古拉二世还因在上次大战中站队塞尔维亚,结果把国家和家族一併搭了进去。

如今一提到塞尔维亚,他便心头一阵恶寒。

“呼......只要塔季扬娜愿意结婚,我就答应。”

“谢谢你,尼基。这样就足够了。”

听到表亲那带著嘆息的话语,乔治五世许久未展的笑容终於浮现在脸上。

他长久以来的烦恼,或许很快就能画上句號了。

......

因莱因哈特的诞生而喧闹一时的夏天转瞬即逝,秋天悄然而至。

1916年也已然进入了下半年。

当然,俄国的內战仍在持续。

托洛茨基一如汉斯所料,毫釐不差地继续推行著人海战术,接连不断衝击贝加尔防线,但战局並未因他的进攻而出现丝毫变化。

“反倒是俄国的经济和民心,正朝著深渊一路滑落。”

就如同暴跌的股市一般,画出一条刺眼的红色急坠曲线,直直地坠向谷底。

把自己的政治资本也一併烧光的托洛茨基,恐怕现在正抱头哀嚎吧,光是想像那幅画面都能浮现在眼前。

“但他绝不会在这里放弃。”

相反,他只会像脱轨的列车般更加疯狂地一路狂奔。

这正是所谓“托洛茨基”这种理想主义者的本性。

不过在汉斯看来,这场俄国內战至少要拖过今年结尾才能见到终局。

到那个时候,苏维埃俄国也將走到极限,厌倦了无休止却毫无成果的內战与战时共產主义的,不只是人民,连布尔什维克的干部们也不会再坐视托洛茨基胡来。

所以,內战的事就交给塞克特去处理吧,他得先清理下这堆积如山的工作。

1916年开始后,之前提及的女性参政权等改革法案陆续施行,使整个德意志帝国迅速运转起来。

隨之而来的,还有某人办公桌上越堆越高的文件堆,如山如岭,必须趁有空时儘早处理。

尤其是汉斯现在还面临一个重大决策,即为將解散的普鲁士秘密警察筹建一个全新的情报机关。

嗯你问我为什么要管这事

因为,新情报机关计划划归帝国外务部之下。

虽然目前还隶属於战爭部,但就像战后英国將其sis改归於外务部一样,这是迟早的事。

毕竟,外交与谍报本就是硬幣的正反两面。

而且,今后的时代对情报机构的要求將更加苛刻,几乎得像社畜一样高强度地运作,与其以后再调,不如现在就划到手下,这样会更顺畅些。

“名字嘛......乾脆就参考联邦情报局bundesnachridienst(bnd),叫帝国情报局reiachridienst(rnd)好了。”

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起个像盖世太保或史塔西那样光听名字就让人发寒的称呼,这个名称算是比较妥当的折中和变形了。

“部长,下午的报告送到了。”

“谢谢你,施密特小姐。让我看看......联邦大法官查尔斯埃文斯休斯辞去了大法官职位,与哈定组成搭档,参加共和党初选”

说起来,今年年底美国就要进行大选了。

反正贏的肯定是共和党。

“毕竟威尔逊干出了那种事,民主党怎么可能贏。”

美国人对威尔逊所犯下的错误仍歷歷在目。

別的不说,就说他半身不遂后,白宫和整个政界的混乱状態,那场景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1916年大选民主党的优势本就难言,又在这种氛围下,民主党想贏,除非政治之神降世,否则简直痴人说梦。

“这么看,最后还得是休斯当选。”

当然了,这次共和党初选里还有执著於三连任的西奥多罗斯福等一眾强劲候选,但从原本的歷史来看,休斯成为总统候选人的可能性最大。

他在原歷史中也是1916年大选中的黑马,甚至让准备连任的威尔逊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再加上搭档还是那位不靠能力靠脸的哈定,堪称绝配。

不久前,美国也承认了女性参政权,而大量女性选民正是哈定“姨母笑”的真爱粉丝(不是玩笑,是事实),对休斯来说,这根本是一场必贏的选战。

“那么,接下来会提出海军军备限制的,也该是美国了吧”

因为查尔斯休斯在原本歷史上就是哈定政府的国务卿,主导了《华盛顿海军军缩条约》的关键人物。

尤其是一战结束后,美国和日本迎来经济繁荣,太平洋爭霸战越演越烈,双方造舰竞赛迅速升温。

照这个趋势下去,不出十年就可能因军备竞赛过热爆发战爭,若休斯当上总统,他势必会优先解决这一问题。

“所以我们也得提前做好准备。”

顺带一提,这可不是他们想不参加就不参加的事。

因为他们既没有拒绝的理由,也没有继续烧钱造舰的余裕。

况且战爭已结束,再继续进行军备竞赛,现实上根本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的主要海上对手,法国海军与俄国海军,在大战中已然衰败,相较其他国家,海军军缩对他们的安全威胁並不大。

趁此机会大家一同裁军,减轻財政与军政的负担,实在是稳赚不赔的好事。

“问题是提尔皮茨元帅啊......”

还有自己那亲爱的岳父也挺让人头疼。

他可是帝国战舰至上主义的代表,军缩条约下让帝国主力舰一艘艘变成废铁,他是绝不可能赞成的。

说不定哪天就会站到自己办公室门口,高举標语抗议,坚决反对。

所以,汉斯只能祈祷,他为应对条约精心布下的计策,能顺利奏效。

“接下来......英国大选中,新芬党(snfe,主张爱尔兰独立的民族主义政党)有可能横扫除北爱以外的所有选区”

这说明,那场搅动整个战后英国的爱尔兰独立战爭,也快来了。

若参考原本歷史,大概会在明年一月爆发。

当然,报告上写著“即便有叛乱,英军实力远强於爱尔兰,最终必將镇压”,但从汉斯所知的歷史来看,完全相反。

爱尔兰人会像十多年前让英国头疼的布尔人那样,凭藉游击战与英国周旋,而早已厌战的英国人民则会要求劳合乔治妥协。

“而且,爱尔兰內战恐怕也將不可避免。”

为那份半吊子独立,爱尔兰人彼此刀兵相向。

虽然悲哀,但他也无能为力。

无论如何,英国是德国未来在欧洲博弈中不可或缺的盟国,德国不能因为爱尔兰这种无关紧要的事与英国发生摩擦。

“话说回来,劳合乔治这老兄,离下台也没几天了。”

他之所以卸任,一是因为出兵干预俄国內战导致的民愤,二是因爱尔兰问题引发保守党(当时与自由党共组联合內阁)的强烈反弹。

前者已经在发生,后者也即將到来。

再加上殖民地的混乱依旧不断,劳合乔治政权的落幕,已是命中注定。

“总之,明年看来也是忙得很。”

这该死的和平,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来呢

想到这儿,汉斯轻嘆一声,再次將目光投向那堆积如山的文件。

......

时光流转,转眼已是1916年11月7日,寒风再度席捲而来。

是时候选出第29任美利坚合眾国总统,来取代已近半身不遂的伍德罗威尔逊了。

对美国人而言,这是他们翘首以盼的时刻。

如外界所料,共和党方面由在初选中顺利获胜的查尔斯埃文斯休斯与沃伦g哈定组成竞选搭档;而民主党则推出了俄亥俄州州长詹姆斯考克斯与让美国人颇感意外的前海军部副部长富兰克林d罗斯福组成正副总统候选人阵容。

“別忘了威尔逊和民主党犯下的那些事!”

“只有共和党,才能重振美国的尊严!”

“把你的一票投给共和党!”

从共和党的口號几乎铺满了美国主要城市这一点来看,这场大选对民主党而言,简直就是压倒性的劣势。

威尔逊留给美国人民的伤痕,又岂是区区一两年就能抹去的

“就算令人失望一次,再给我们民主党一次重振美国尊严的机会吧!”

“呿,说的什么鬼话”

“有这閒工夫扯淡,不如赶紧回家睡觉去吧!”

正因如此,民主党的气氛和姿態也如他们的口號一般,令人不忍直视。

哪怕在共和党的咄咄逼人之下,民主党人仍勉强维持选战,但换来的却更多是讥讽与冷笑,而非真正的支持。

“唉......看来这次大选,果然没戏了吗。”

作为考克斯提名的副总统竞选搭档,年轻的罗斯福只能苦笑嘆息。

当然,他从一开始也没指望能贏。

他以副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参选,目的无非是借这次大选,让“富兰克林罗斯福”这个名字稍稍刻入美国民眾的记忆之中,同时在党內稳固並提升自己的地位。

就这样,在那个將成为未来美国巨人的青年眺望前方之际,大选正式拉开了帷幕。

而结果,正如所有人预料的那样——休斯,以压倒性优势贏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