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轰炸彼得格勒
“开始炮击!”
“feuer!”
轰——!!
1913年8月20日,隨著震耳欲聋的炮声,德意志帝国海军对波罗的海沿岸的俄罗斯港口发动了突袭。
轰!轰隆!轰——!!
“装填榴弹!”
“全都给我轰碎!”
曾经是汉萨同盟的核心城市,同时也是俄罗斯帝国第五大城市的里加(riga),在腓特烈级战列舰毫不留情的炮击下轰然崩塌。
停泊在里加港的几艘俄罗斯舰艇竭尽全力试图抵挡德意志帝国海军的猛烈进攻,但无异於以卵击石。
“中弹!中弹!”
“呃啊啊啊——!”
不出多久,他们连同被撕碎的战舰一起沉入了冰冷的海水之中。
“海因里希上將阁下,里加湾的战斗已基本完成。”
“很好,诸君,下一站——芬兰湾!”
“jawohl!”
里加、派尔努、库雷萨雷——整个里加湾的港口无一倖免,被德国波罗的海舰队彻底摧毁。隨后,舰队转舵,驶向俄罗斯帝国的门户——芬兰湾。
他们的下一个目標,是雷瓦尔(reval,即塔林的德语名)和赫尔辛基。
“德国舰队!德国舰队来了!”
“快撤离港口!”
雷瓦尔与赫尔辛基城內,惊恐的人们尖叫著四散奔逃,远方不断传来的炮火轰鸣,交织成了一曲令人绝望的哀歌。
“城市都燃起了大火,波罗的海舰队究竟在干什么!”
“难道那些傢伙只知道保护彼得格勒,向拉斯普京献上妻女,却不管我们的死活!”
当雷瓦尔与赫尔辛基在德国舰队的炮火中熊熊燃烧,爱沙尼亚人与芬兰人的愤怒不再仅仅针对侵略者,他们的怨恨直指无能的俄罗斯帝国与昏庸的沙皇。
既然他们根本不打算保护我们,我们又为何要甘愿屈服於俄罗斯的统治
长期以来对俄罗斯压迫的不满,在芬兰与波罗的海三国各地迅速发酵。而察觉到局势愈发不妙的俄罗斯政府,也终於开始焦躁不安。
“德国波罗的海舰队竟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在彼得格勒眼皮底下横行,波罗的海舰队到底在干什么!”
“以我们的波罗的海舰队战力,对付德国舰队並非不可能!为何还要畏缩不前”
雪上加霜的是,面对德国波罗的海舰队接二连三的挑衅,俄罗斯贵族的自尊心也濒临崩溃。他们不断向海军施压,要求对帝国海军的羞辱予以反击。
如果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主力已被海神拖入海底也就罢了,可在贵族们看来,眼下的波罗的海舰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
事实上,他们的说法也並非毫无根据——由於当年没有被捲入对马海战,波罗的海舰队依然保持完整战力,而隨著旅顺的归还,俄国太平洋舰队的一部分舰只也被重新调配至波罗的海。
更何况,在腓特烈级战舰热潮的带动下,俄国的甘古特级(Гahгyt)战列舰建造进度加快,部分已投入波罗的海舰队服役。
从表面上看,波罗的海舰队已足以自称俄国最强舰队,面对德国的波罗的海舰队,一支与己方规模相当的敌军——他们完全可以一战。
“埃森上將!我那该死的表亲在我家门口耀武扬威,难道我们就不能让舰队出击!”
“绝对不行,陛下!这只是德国海军的圈套,目的就是引诱我们的舰队离开喀琅施塔得!”
然而,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司令尼古拉奥托维奇冯埃森(hnkoлa?no?ttoвnчфohЭ?eh)仍然坚决反对出击。
当然,埃森也无比想给那些在芬兰湾肆意妄为的德国舰队一个狠狠的教训。
毕竟他一向以攻势强硬著称,歷史上的他甚至指挥过《无畏上將高尔察克》的主角高尔察克,让其趁夜在基尔和但泽附近布设水雷,给予德国海军极大的骚扰。
“可就算战力看起来相当,战舰的『质量』也不可能相提並论啊!”
埃森並不像那些只会空喊口號的俄国贵族那么愚蠢。
他是俄军在一战中屈指可数的优秀海军將领之一。
虽然这个评价的含金量並不算太高,毕竟,俄国海军在整个一战期间几乎毫无建树。
但不管怎样,在埃森看来,德国舰队的行动再明显不过,就是想把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引出喀琅施塔得。
而一旦成功將他们引出,结局也已註定。
那就是——决战!
舰队与舰队正面碰撞,以暴力与火力彻底摧毁对方的殊死搏斗。
“而在决战中占优势的——是德国海军!”
海战的胜负,从来不仅仅取决於舰艇的数量。
质量,才是关键。
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规模或许与德军相当,但在舰艇性能、训练水平乃至舰员素质上,完全不是对手。
更不用说,俄国的“腓特烈级”战列舰仅有四艘甘古特级,而对方却不仅拥有代表著超级腓特烈级的凯撒级战列舰,还有数量眾多、航速极快的巡洋战列舰。
正因如此,即便面对贵族们日益强烈的施压,埃森依然坚持按兵不动。而优柔寡断的尼古拉二世,也因埃森的强硬態度而再次陷入决策瘫痪,迟迟未下达出击命令。
但俄国人並不知道——
为了引诱波罗的海舰队出港,德国海军所准备的手段,远不止於此......
......
海拔四千米的高空,寒风冰冷而凛冽。
气温低至零下十度以下。
如果不穿防寒服,转眼就会因失温直奔英灵殿向阎王报到。
而且在这里也无法生火取暖。
因为如果在这种地方点火,不仅会暴露目標,稍有不慎,还可能瞬间被大火吞噬,最终化作一颗在天际逐渐隱去的晨星。
“距离抵达彼得格勒还有多久”
“还有两个小时!”
“也就是说,我们会在早上七点抵达。刚好是把俄罗斯人从美梦中唤醒的好时机!”
“哈哈哈哈哈!”
不过即便没有炉火,这群天空的战士们,依旧燃烧得比任何时候都要炽热。
“真遗憾,没机会看到那些伊万佬看到我们美丽小姐时的表情了。啊,如果能抽根烟,心里多少还能好受点。”
“除非你想在俄罗斯的高空被烧成灰,否则就忍到返航吧。”
“嘖,我知道了。喂,小子,唱首歌来听听。”
被前辈毫不留情地点名,年轻的飞行员露出为难的表情。
他会的歌不多,一时之间不知该唱什么才好。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浮现出不久前在广播里听到的一首歌。
“今天我们要唱一首歌,要喝一杯冰凉的葡萄酒(heutewollenwireliedlesgen,trkenwollenwirdenkuhlenwe)。”
“哦哦”
歌声在寂静的高空迴荡,引来老兵们的惊嘆。
他们也听过这首歌。
这是一首为即將奔赴东部战线的士兵们创作的宣传歌曲,最近在陆军和海军之间广为流传。
“然后我们要一起举杯,因为我们即將分別,即將分別。”
士兵们笑著,跟隨年轻飞行员一同高唱。
这首歌,正是为他们而作。
“请伸出你的手,把你的白皙双手交给我。”
他们唱著歌,思念著远方的恋人。
想著在家等待他们的家人。
“再见,我的爱人。再见,我的爱人。请好好保重。因为我们必须出发,必须出发。”
他们继续划破风云,向前飞去。
“必须出发,前往俄罗斯,俄罗斯!(dennwirfahrengegenrsnd,rsnd)!”
朝著俄罗斯的心臟——彼得格勒,进发!
......
轰——
“呃......亲爱的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唔,我没听到啊。”
1913年8月25日,距坦能堡战役结束不久。
刚刚从冬宫的床上醒来的尼古拉二世挠了挠头,对妻子亚歷山德拉皇后的疑问露出一脸茫然。
“可能是你在梦里听错了吧。”
毕竟,这里是圣彼得堡——不,现在应该称作彼得格勒,远离前线,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
“可恶,一想到前线的事就又来气。”
“冷静些。拉斯普京不是说过,愤怒对身体无益吗”
“抱歉,阿丽克丝,让你担心了。”
尼古拉二世向妻子道歉,但想到战局的惨状,仍是不禁嘆息。
就在几天前,他才得知震惊全俄的噩耗——萨姆索诺夫的第二集团军几乎毫无抵抗地全军覆没。
二十万,整整二十万大军。
短短一天之內,灰飞烟灭。
哪怕是向来宽厚的尼古拉二世,也无法接受这样荒谬的惨败。
“那西北方面军司令日林斯基到底在干什么”
“日林斯基的说法是,萨姆索诺夫请求增援时已为时过晚,等他派出援军,一切都已无可挽回。”
当然,真正迟缓的並非萨姆索诺夫,而是日林斯基。
但萨姆索诺夫已死,死者无言。
“好在,伦寧坎普的第一集团军仍在。他正在组织防御,以阻挡德军的攻势,或许陛下可以再观察一阵。”
“唉,好吧。”
面对俄军总司令、自己的堂兄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劝慰,尼古拉二世沉重地嘆了口气,点头同意。
只是,正如眾所周知的那样,他的期待再次被彻底击碎。
“加利西亚的战况如何”
“是!尼古拉伊万诺夫將军率领的西南方面军已顺利控制加利西亚,並將赫岑多夫指挥的奥匈帝国军队逼退至喀尔巴阡山脉。”
在坦能堡惨败的阴影下,这无疑是一条令所有將领暂时鬆口气的好消息,如同乾涸沙漠中的甘泉。
儘管不安依旧挥之不去。
“据报告称,德军第七集团军已抵达加利西亚支援奥匈军队,不会再重演东普鲁士的惨剧吧”
“当、当然不会,陛下。伊万诺夫將军可是您与皇后都深信不疑的將领。”
“嗯......確实,伊万诺夫还算可靠。那么,加利西亚战线就交给他吧。”
听到沙皇的这句话,眾將领总算鬆了口气。
不过,尼古拉二世夫妇之所以信任伊万诺夫,並非因为他能力出眾,而是因为他是他们最信赖的拉斯普京的追隨者。
“真是令人焦灼的局势啊,阿丽克丝。虽然伊万诺夫在加利西亚取得进展,但其他战线却远不如意。”
“別担心。这一切都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终究会雨过天晴的。”
“希望如此吧。”
听著皇后的安慰,尼古拉二世轻轻握住她的手,仿佛真心期盼著这一切能如她所言那般过去。
但就在这时——
轰隆———!
“呃啊!”
“呀啊!”
隨著一阵剧烈的震动,整座皇宫都摇晃起来。
尼古拉二世连忙扶住差点跌倒的皇后,慌乱地呼唤侍从。
“亚歷山大亚歷山大!到底发生了什么!”
“陛下,恕我冒犯!”
“禁卫队长”
然而,推开寢宫大门的並非皇帝的侍从,而是神色凝重的禁卫队长。
“亚歷山大呢你怎么会在这里”
“现在没时间解释了!陛下,您必须立刻转移到安全地点!”
“什么到底出了什么事!”
“这......这......”
禁卫队长张了张嘴,似乎不知该如何描述眼前这前所未闻的事態,最终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
“是空袭,陛下。”
“什么空......空袭!”
“是的,陛下。德军的飞艇已出现在彼得格勒上空,帝都正在遭受德军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