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德意志文抄列文虎克一號机

第409章 东线之计

“胡德”號命悬一线。

而那支誓要与之同归於尽的法国舰队,正如火中飞蛾一般,悍不畏死地逼近。

如同一颗隨时可能爆炸的炸弹,导火索正在燃烧,时间只剩下最后的几寸。

“我们为什么得替他们操这个心啊!”

“是啊,我也想问。”

副舰长长嘆一声,语气中充满无奈。布林克曼用力搓乱自己的头髮,焦躁得仿佛能抓破头皮。

他一度想乾脆放弃救援胡德,全力歼灭法国舰队算了。可惜布林克曼不是那种冷血的军人,他出身於普鲁士海军传统,却依旧保留著人性。眼睁睁看著友军沉没,他办不到。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他的思绪也急速旋转。

“没办法了——撞上去。”

“什么!”

副舰长目瞪口呆。那可不是潜艇,而是一艘中型巡洋舰。以冲角撞击敌舰那几乎等同自杀。即便成功,欧根號的船体也会受到致命创伤。

“那些法国佬已经疯了,非要玉石俱焚。我们至少得爭取点时间。英国佬马上就到,只要撑住那一刻就行。”

“schei?e......明白。我去通知其他舰只。”

轰——

蒸汽轮机怒吼,海水翻腾。德意志海军的骄傲,重巡洋舰“欧根號”,正向包围胡德的法国舰队咆哮著突进。

“什么他要撞法国人!”

“布林克曼那小子疯了不成”

“唉,不能让他一个人送死,希佩尔海军上將,全速前进!”

信號弹划破长空,其他德舰也相继跟上。滚滚黑烟拖在天际,犹如要將大海撕裂。

“將军!德军舰队——!”

“疯子,全员准备衝击波!”

轰——!!!

隨著让苏尔海军上將一声惊呼,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迴荡在英吉利海峡的前线海域,那声音比先前潜艇相撞时的衝击还要低沉、厚重,仿佛海底在呻吟。

法国轻巡洋舰“拉加利索尼號”的舷侧,被欧根號的舰首狠狠撞上。

“啊啊啊——!”

“將军!”

“我不是让你们抓紧扶栏了吗!”

尖叫声此起彼伏。有人被拋飞到甲板上滚动,又被巨浪捲入海中。轻巡与重巡的吨位差犹如巨人与孩童的碰撞,衝击波掀起的钢铁碎片四散飞舞。

法国舰列陷入混乱,连带的其他舰只也接连被德舰猛攻,火光如昼。

“舰长!法国人正在溃散!”

“我看见了。机舱!还能运作吗”

“引擎快撑不住了,再拖一会儿就要报废!”

“德国人帮我们撕开了缺口——不管怎样,得趁现在逃出去!”

“明白,全力尝试!”

伤痕累累的“胡德”號在轰鸣中开始行动。船体几乎成了废铁,但它仍在呼吸。趁著法舰的包围圈鬆动,她拼尽最后的力量试图脱身。

“胡德在逃!”

“拦住!哪怕葬身此地,也要把那畜生送进海底!”

让苏尔上將和法国袭击舰队彻底陷入疯狂。对他们而言,让胡德逃脱意味著法国的荣誉被践踏,这將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海军史上最致命的耻辱。

“feuer!”

轰——!轰隆——!

混战爆发。

德军巡洋舰在撞击后继续以狂乱的炮火压制敌舰,法舰则在承受重创的同时拼死反击,炮弹交织成火焰风暴。

“坚持住!胡德!你是无敌的,还不能倒下!”

普里德姆舰长双手紧握,几乎在祈祷。船员们咬紧牙关,他们明白,这不仅是一场战斗,更是国家尊严的延续。

这一刻,法国、德国与英国三方舰队在英吉利海峡上空编织出第二次大战最悲壮的画面:炮声、火光与海水的怒吼交融,谁也不肯退让一步。

胜利的女神在阴云中徘徊。

——直到那熟悉的轰鸣从远方传来。

“那是......英国的舰载机!”

“这些混蛋!他们来了!”

天空被撕裂,英国皇家海军的“剑鱼”式鱼雷机掠过海面,从沉没的“维尔纳夫”號与“布干维尔”號残骸之间衝出,投下银色的鱼雷。

“open fire!”

砰!轰!

英国巡洋舰与驱逐舰加入战场,炮声匯成合奏,德舰与英舰再度肩並肩,將法国舰队彻底逼入绝境。

“看来......到此为止了。”

“將军......”

让苏尔缓缓闭上眼。纵使奋战至此,也已无力回天。

“发射。”

轰——!!!

“欧根”號近距离开火,炮弹击穿“拉加利索尼”號弹药库。片刻后,烈焰吞噬整艘舰艇,火球升起如同地狱的呼吸。

就这样,差一点便足以改写大英帝国命运的英吉利海峡海战,终於落下帷幕。

海面浮尸、残骸遍布,硝烟尚未散去。

而在另一边,

“呼......加里波利那混帐傢伙,又惹出麻烦了。”

汉斯揉著太阳穴,嘆出一口气。

对他而言,头疼才刚刚开始。

......

“从邱吉尔和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变得过於激动时,就该觉察到有古怪了。”

汉斯朝著疲惫得连头髮都懒得理的雷德尔上將低声嘟囔。

当然,他们在海战中贏了。

按计划,成功消灭了可称作法国海军唯一主力的突袭舰队。

可问题不止於此。邱吉尔那过分的热情,以及因此导致的英本土舰队的急速出击,险些把胡德號推入坟墓。这还不是最糟的,原本以为还能完好归来的多艘轻巡洋舰,却在参战后带著不少伤痕进入了检修期。

两艘舰只直接撞上敌舰,船体又怎会毫髮无损。

“说实话,我真想向邱吉尔索赔一笔修船费用。”汉斯冷冷道。

当然,邱吉尔也为修理那艘几乎要报废的胡德號付出了不少,但那类財政上的纠葛与汉斯无关。

此刻压在他心头的,是那份因徒增开支而生的怒意。

“不过,总算收场了不是吗。我们的欧根號与布林克曼舰长也立了大功。”雷德尔依旧努力做出安慰的口吻。

“那倒是......”

但汉斯心里却在想,这本是一场可以轻鬆结束的战斗,何苦弄得如此乱七八糟

说实话,要是每回事儿都这样拖沓下去,恐怕战爭还没结束,他就先倒下了。

“总之,这种事最好別再重演了。”汉斯低声道。

要说邱吉尔,他向来是个在关键时刻会干出惊人一笔的人,戏謔中带著几分宿命感;歷史上他对海权的执著,往往令皇家海军不得不以极端方式回应。胡德號曾被视作皇家海军的荣耀象徵,后来在现实里也曾在北海遭遇惨重命运,这些都足以让人提心弔胆。

就在这时,敲门声轻响。

“咚咚——”

“总理阁下,我是曼施坦因。”门外传来一声沉稳的男声,“我可以进来吗”

“请进。”

话音未落,门便被推开,曼施坦因步入室內。

他脸上带著一丝血色,看来不是坏消息,这让人不由得鬆了一口气。原本就被英国那边的乱子弄得精疲力竭,他可不想再听到更糟的事了。

“什么事,我的总长。是法国那边的事吗”汉斯问。

“不是,事关东线。莫德尔司令官想请示他那套作战方案,想得个准许。”曼施坦因答道。

“莫德尔司令”汉斯微微挑眉,按他所知,东线当前並无迫在眉睫的危机,莫德尔以防御著称,常以顽强著称於战场,这倒令人对他到底打算做什么更添好奇。

“好,给我看看吧。”汉斯说道。

“是,文件在这里。”

曼施坦因交来一份莫德尔的作战计划书,厚度比预想的要厚,他缓缓翻开第一页。

“嗯......”

不到片刻,某人的眉毛便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

时间稍稍回拨到那一刻——当盟军从四面八方向法军撕咬逼近,收紧向巴黎的绞索之时。

“乌拉——!”

“为了祖国母亲俄罗斯!”

轰隆!炮火如雷!

就在那时,眾所皆知的东部战线,也燃起了新的战火。苏联军队在援助法军的同时,意图趁盟国分心的空隙,发动一场扭转战局的全面反攻。

苏军不惜透支国力,从工厂、村庄乃至被战火撕裂的乡野中榨出最后的资源,紧急生產出kv-1重型坦克、t-28、t-60轻坦、su-76自行火炮等新锐装甲。它们的履带掀起泥雪与硝烟,再次向波兰、xxx、芬兰方向汹涌推进。天空中,yak-1、ig-1、il-2等新式机群咆哮盘旋,红星旗帜在风雪间猎猎作响。

“不停地督战,持续地压迫!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必须取得战果!若是再像上次那样一无所获,不仅我,连在座的各位,都將无法逃脱史达林同志的怒火!”

“Дa!(是!)”

这正是史达林的“最后通牒”之后,那三个被称作“三大蠢货”的元帅,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库里克,竭力掩饰內心的恐惧,对著各自的军官拼命嘶吼的情景。

他们心知肚明:若这次再败,就真的是末路了。

虽然他们在革命与內战时期都有功勋,史达林也未必真会將他们拖进古拉格或者枪决,但从此军装上的元帅勋章將沦为空壳,地位与权力將被彻底剥夺,只能以“无能的废物”之名,在羞辱中度过余生。

“朱可夫同志,你是我们南方面军中最能干的人。我任命你为参谋长,来协助我指挥吧。”

“......遵命,元帅同志。”

南方面军司令布琼尼之所以请来了朱可夫,正是看中了他在歷次战斗中展现的指挥才干与冷静判断。

然而朱可夫並未因任命而喜悦。傲慢如他,从来不屑於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他曾直言布琼尼不过是“只会骑马屁股的老骑兵”,在机械化战爭的时代早已落伍。

当然,即便如此,布琼尼也好歹比伏罗希洛夫那种“废而不知反省”的人,或库里克那种“从未正確完成任务”的蠢才强些。

朱可夫虽然对上司不屑,却仍选择接受职务。他清楚,这个位置对於自己晋升更高的阶层极为有利,更重要的是,为了祖国的胜利,他绝不能让这场反攻再度崩溃。

“老实说吧,这场战爭......和我所认识的战爭已经完全不同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带领他们走下去。”

“请放心,元帅同志。为了苏维埃祖国,我將竭尽全力辅佐您。”

几乎在同时,另一位后来被称为“苏联参谋天才”的亚歷山大华西列夫斯基,也从总参谋部调往中方面军,出任伏罗希洛夫的参谋长。对於急於求胜的伏罗希洛夫来说,这无疑是久旱逢甘霖。

苏军的攻势因此比前一年的冬季攻势更为猛烈。

“这些蠕动的废物!冬天早就过去了,保卫芬兰的冰雪都融光了,你们的推进怎么还这么慢!”

“司令同志,敌人也趁我们休整之际进行了防御布置。而且他们的兵力增加了,挪威、丹麦,还有相当数量的瑞典军也加入了......”

“科涅夫同志!除了找藉口,你就不会干別的了吗该死,谁让你当我的参谋的!”

北方面军的情况依旧惨不忍睹。

与布琼尼、伏罗希洛夫尚能自知不足、起用能人不同,库里克毫无反省之心,仍旧一错再错。

他的麾下也有一位出类拔萃的將领,伊万科涅夫,日后在歷史上与朱可夫齐名的名將。但即便科涅夫苦口婆心进言,库里克也根本听不进去。

一个愚蠢的指挥官足以让整个军队陷入泥沼,库里克正每天活生生地证明著这一点。

“敌人的攻势,比去年冬天更锋利了,莫德尔將军。”

“是啊,据说他们的参谋里聚集了相当能干的人物。不过......北方面军那边似乎不进反退。若好好利用这一点,我们或许能让苏军付出无法挽回的代价。”

这正是后来被称为“屠夫”的德国名將,瓦尔特莫德尔,他以冷静分析的语气道。

在歷史上,他是“勒热夫绞肉机”的主导者,那个让朱可夫在回忆录中几乎不愿提及的梦魘。

而在这场改写东线命运的对决中,他再一次有了新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