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心虚
凌九略有狼狈的被人从地上搀扶了起来,她大口大口的出着气,同样都是女生,那几个人下手是真他娘的狠。
她一只手不太在意的抹掉了自己鼻子上的血迹,“你出来的要是再晚一点,我就要被那些人给打死了。”
她敢正面在这里跟她们刚是因为知道封修瑾还没有离开,但凡他能够看到,这些人也不会嚣张太长时间。
可就这段时间,凌九都怀疑封修瑾是不是又在里面睡了一觉。
封修瑾一只手搀扶着她,“抱歉,那行代码有了些眉头,又多钻研了一会儿。”
他和凌九不一样,家里没有人催,也不会有人在意他几点回去,所以不管他在外面做什么,做到几点,也不会有人发现。
凌九轻轻一动,后腰扯着劲儿的疼,她呲牙咧嘴,“你能不能走的稍微慢一点?我现在是一个伤者,你看我这一副鬼样子,我能跟上你那大步流星的步伐吗?”
她一瘸一拐的走着,自己扶着墙到时也能慢慢的到家,可封修瑾需要好心的搀扶着她,他腿长步子迈得又大,凌九跟着就略微有些吃力。
封修瑾虽然有些嫌弃,可还是诚实的放慢了脚步,“前面就是学校,你怎么不去找老师?”
“这都什么时间了?学校里要是有老师早就已经被惊动了,凌苑琪又不是个傻子。”
她既然知道学校是他的必经之路,又在这里堵着她,定然一早就已经知道老师什么时候正点下班。
凌九有些不太在意的挥了挥手,“行了,咱们两个人是两个方向,你不用送我了,我一个人也可以上公交。”
这些人虽然下手狠,可她们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凌九被打得鼻青脸肿,更有心里负担的反而是凌苑琪。
封修瑾踌躇了一下,最后没有坚持,看到凌九上了公交之后才独自离开。
凌家,凌九一回来,原本喧闹的客厅立马安静了下来。
“呀!小九,你这是怎么了?怎么成这个样子了,学校里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你告诉五姐,五姐给你讨个公道回来。”
看到凌九脸上的这些伤,凌美琪蹙眉惊呼。
都知道凌九姓凌,但这样明目张胆的欺负她凌家的人还没有几个。
凌父坐在沙发的主位上,冰冷的眉目扫了过来,在看到凌九的时候不悦蹙眉,“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搞得这么狼狈?”
虽然明面上看着是凌九吃了亏,可实则是什么样的情况还没有搞清楚。
凌九刚要开口说话,不小心扯到了脸上的伤口,痛得眼泪都快要掉下来,“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原本和同学约定好了一起学习,在回来的路上忽然被人堵住了,那些人我不认识,只说了让我跪下道歉,可我问我做错了什么,她们又支支吾吾,我不认他们恼羞成怒,一群人打了我。”
凌九终归手里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在那一条小巷子里,只有让凌父主动去查才能查到凌苑琪身上。
他查出来的和凌九主动说出来的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意思。
她没有提前录音,也没有拍好照片,仅仅凭着她的这一张嘴,凌父会怀疑是她搬弄是非。
凌九并没有提凌苑琪一句,让凌苑琪着实惊讶,她都已经想好了开脱的借口,反正那个小胡同里也没有摄像头,如果凌九把她咬了出来,她一口咬定自己是冤枉的,到时候再花点钱找个替罪羊这件事情就过去了。
可没想到凌九还算是懂事。
听到凌九的话,凌父脸上的表情缓和了一些。
他凌家的孩子就应该这样有骨气,没有错,就算是别人打死也纵然不会认错。
凌父看了一眼凌周礼,开口道:“让家庭医生过来看一看,今天的事情,你去好好查一查,学校附近的监控,人证,或者谁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
这算是对于上次的事情,给凌周礼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凌苑琪有些心虚,她们动作那么大,难免会留下个什么证据,当初封修瑾来的匆忙,他们甚至都没来得及好好检查,一旦让凌父发现什么,她恐怕也少不了一顿鞭子。
她向凌九投去了一个威胁的眼神,示意她不要乱说话。
凌九却丝毫没有领会到一样,“五姐,虽然天黑了,我没看清楚那些人具体长什么样子,可我记得有一个人有纹身,黄色的头发,我们两个人发生争执的时候,我扯掉了她身上的拉链,她们穿的都是学校的校服,只要我们排除一下,很容易就能够找到。”
她拉扯之间确实扯下了一个人的拉链,不过是谁的,凌九并不清楚,可她却认识那些人的脸。
她没有把凌苑琪供出来不代表那些人也会守口如瓶,自己有挑拨离间说出来的嫌疑,还不如让她们为了自保自乱阵脚。
凌美琪认同的点了点头,虽然可能会有认错的风险,可也不至于一点头绪都没有,凌家的人怎么可以任人欺负?
凌苑琪有些急了,如果凌九手里真的有证据,那几个人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把她给供出来。
“五姐,这个办法,而是不是太贸然了一些?每个人的校服损害的程度都不一样,就算是没有参与这次斗殴事情的人可能也会存在校服拉链坏了的情况,这样查下去没有什么意义。”
家庭医生已经赶了过来,凌九大多都是一些皮外伤,只是手腕处轻微的伤到了筋骨错了位,不过好在伤的是左手,到是也不太影响。
凌美琪看来她一眼,凌苑琪平时对于凌九的事情可不会这么上心,“那你说说看,这件事情需要怎么解决?”
凌美琪说完,凌父的目光也看了过来,双重目光的压力下,凌苑琪觉得自己随时都有说漏嘴的可能。
“我当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是小九平时在学校里向来独来独往的,以后也应该多结交结交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好互相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