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2章 心心念念的弟弟

徐慧真小心翼翼地将热腾腾的饭菜递给了坐在对面的易天赐。

易天赐接过饭碗,眉头微微舒展,显然对这顿饭颇为满意。

“嗯,你们昨天看的什么电影啊?好不好看啊?”

易天赐一边用筷子夹起一个烧麦送入口中,一边转过头来,好奇地询问着坐在旁边的徐慧真。

“还有就是今天有什么安排?”

他咽下口中的食物,继续追问道。

“昨天看的电影还行吧,”徐慧真也是思索了片刻,缓缓开口,“这边确实有一些之前我们没看过的电影,应该算是新上映的吧。”

“剧情还挺有意思的,演员演技也不错。”

“是啊,”陈雪茹也附和道,“现场的气氛跟咱们平时看那些录像带的感觉真就是天壤之别。”

“电影院里那种大屏幕和环绕音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特别过瘾。”

“至于说今天的打算嘛,”徐慧真想了一下,继续说道,“一会儿我们就打算要去你们说的别墅去看看。”

这别墅啊,对于大家伙来说,一直都是传说中的存在,还真就没去过呢,所以自然也是想要去看一看,见识一下。

按照马灵儿和娄晓娥他们这些已经去过的人来说,那别墅简直就如同人间仙境一般,美得不得了。

反正就是相比咱们在四九城和深南市住的地方,那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等一下他们还是会来医院看你们的。”

陈雪茹一边跟马素芹说话,一边语气平静地说道。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温柔。

“其实,你可以告诉他们不用来了。”马素芹轻轻笑了笑,继续说道,“我这都挺好的,应该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就能够顺利出院了。”

“我现在感觉全身没有什么地方疼痛的,恢复得还算不错。”

马素芹听到这话,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

她心里自然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毕竟,自已和易天赐身边的那些红颜知已们算是第一次见面,甚至可能连她们的名字都还不知道。

这种初次见面的场合,本就让她感到有些局促不安。

更何况,现在自已刚刚生完孩子,身体状况和形象都不是非常好,见了人家的话,会不会显得有些尴尬?

甚至还有些丢脸?

这些念头在她脑海中盘旋,让她不禁微微低下了头,脸上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

“这个事情就随他们自已吧,如果他们想来,那就让他们来呗,我们这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

“反正现在的时间也相当充裕,他们要是愿意来转一转,然后再回去别墅,那也是完全可以的。”

“你这边也不用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大家都是一家人,互相关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再说了,大家都是女人,谁还没有经历过生娃的时候呢,这种事情完全可以理解。”

陈雪茹似乎是明白了马素芹内心的真实想法,知道她可能在担心一些不必要的细节。

“是啊,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大家都是成年人,都能理解这些事情。”

“他们要是愿意来转一转,其实也是挺好的,大家可以趁机多交流交流。”

易天赐也是感觉到无所谓,毕竟大家都是姐妹,以后也都是要在一起生活的,而且彼此之间都已经把对方当成了亲人一样看待。

马素芹听到易天赐都这么说了,那她也就感觉到无所谓了,毕竟易天赐的意见在她心中还是很有分量的。

反正在现在这个情况下,易天赐肯定是会陪在她身边的,这一点让她感到很安心。

哪怕就是她有时候会感觉到不自在,但有易天赐在的话,那些不自在的感觉也就变得无所谓了,因为易天赐总能给她带来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对了,等你出了月子,身体完全恢复了,我们可以约一起去看电影逛街去。”

徐慧真说着,转过头来,目光温柔地看向了坐在一旁的马素芹。

“好啊!”

马素芹也很期待。

“不过嘛,那也得看你们到时候能不能够在香江这边多待上一段时间,比如说一个月左右。”

陈雪茹听到这话,也加入了讨论,她先是抬头看了看徐慧真,随后又将目光转向了坐在对面的易天赐。

毕竟,这件事情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易天赐的手里,他的安排和计划将直接影响到大家的行程。

“其实啊,具体能待多长时间现在还真不好说,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嘛。”

“到时候还得看大家伙玩得开心不开心,如果都玩得尽兴,说不定就能多待些日子。”

易天赐摊了摊手,表示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另外啊,说到素芹坐月子这事儿,其实也不一定非得严格按照一个月的时间来。”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恢复的情况也不一样。”

“说不定素芹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恢复得很好,完全没问题了呢。”

易天赐信心满满地说道,他觉得自已在旁边帮忙照顾,马素芹的身体恢复速度肯定会加快不少。

毕竟,如果真要严格按照一个月的时间来坐月子,对于马素芹来说可能也是一种煎熬,会让她感到无聊和束缚。

而易天赐自然是希望能够尽自已所能,帮助马素芹早点恢复身体,这样她也能早点儿恢复自由,重新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你有办法?”

陈雪茹一直都觉得易天赐的本事是非常大的。

毕竟他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出色。

既然这些人一天到晚都在这么说,那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办得到的。

反正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哪一方面的问题,在易天赐这边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

既然现在易天赐都已经这么明确地表示了,自然也就说明马素芹这边的情况可能还真就用不了几天时间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这种事情在别人看来,也许会觉得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

但是对于他们这几个熟悉易天赐的人来说,却是非常容易去接受的。

并且在他们的身上曾经发生过的,或者是亲眼所见的那些比较神奇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也不在乎再多这一件两件的。

毕竟,易天赐的能力和手段早已让他们见怪不怪。

“那是!”

易天赐自信地点了点头。

“你要不要也生个娃!”

易天赐突然眨巴了几下眼睛,带着一丝戏谑的意味看着陈雪茹。

“才不要!”陈雪茹立刻摇头拒绝,“我现在可是一个学生,学业为重。”

“等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我想做的事情都做完了之后再说吧。”

陈雪茹心里还真有点怕自已忍不住,会想着去生个娃。

如果要真的决定要孩子的话,起码自已要花一年的时间去准备和照顾,那段时间里什么事情都干不了,这对于她来说简直是巨大的浪费。

“呵呵,可以先做准备嘛。”

易天赐继续调侃道。

“那你自已准备好了。”

陈雪茹可不想在这个事情上面浪费时间,她果断地转移了话题,不想再继续这个让她感到尴尬的讨论。

中午时分,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娄晓娥手里提着精心准备的午饭,步履轻快地走进了房间。

与她一同前来的还有娄半城、谭雅丽以及易晓。几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温暖的笑容,显然是来探望某个特别的小生命。

“这个就是我的弟弟吗?”

易晓一进门,眼睛便立刻被摇篮里的小婴儿吸引住了。

他迫不及待地甩下书包,三步并作两步地直奔婴儿而去。

小孩子的天性使然,总是对那些比自已更小、更可爱的生命充满了好奇和喜爱。

在这个温馨的时刻,易晓突然感觉到自已似乎一下子变得成熟了许多。看着摇篮里安静的小生命,他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仿佛自已瞬间长大成了一个需要保护弟弟的哥哥。

“没错,这就是你的弟弟。”

娄晓娥温柔地回答道,目光中充满了慈爱和期待。

“只不过现在他还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而且免疫力也比较低。”娄晓娥继续耐心地解释,“所以你也不能直接碰他哦。”

“要用这个酒精消消毒,要不然的话,他会生病的。”

娄晓娥一边细心地用酒精棉球给易晓擦拭双手,一边语重心长地给他讲解着照顾婴儿的基本常识。

易晓认真地听着,虽然心中有些迫不及待想要亲近弟弟,但他也明白娄晓娥的话都是为了弟弟的健康着想。

于是,他乖乖地配合着消毒,眼神中透露出对弟弟的无限关爱和期待。

“那我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跟小弟弟一起玩耍呢?”

对于易晓来说,他内心深处充满了期待,满心盼望着自已能够有机会带着这个小弟弟走出家门,到外面的广阔天地去尽情玩耍。

“这个嘛,恐怕你还得耐心等待上三年时间才行,因为要等到他长到三岁大的时候,才能够放心地让他跟着你在外面玩耍。”

娄晓娥温和地回答道。

“你想想看,如果他还那么小的话,对这个世界几乎一无所知,你带着他玩耍不仅无法保证他的安全,还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

娄晓娥继续耐心地解释着。

“而且啊,等到他到了三岁的年纪,按照常规他也应该可以去上幼儿园了。

到时候,你不仅可以继续陪伴他,还可以在幼儿园里接他放学,一起享受更多的欢乐时光。”

娄晓娥用极其耐心的口吻,一点一滴地向易晓阐述着其中的道理。

其实,对于这些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都是比较直接和简单的。

在易晓的心里,既然这个小弟弟是自已的亲人,那么理所当然地就应该由自已来带着他玩耍、照顾他。

然而,他们似乎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样的小宝宝要成长到像他们这般大,是需要经历一段相当漫长的过程的。

“那好吧。”

易晓似乎有些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他现在为什么不说话呀?”

易晓依然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继续追问道。

“小婴儿刚生出来到能够开口说话,这中间还需要经历一两年的时间,不仅仅是说话,包括走路这些基本技能也还不行。”

娄晓娥耐心地解释道。

“就像你小的时候也是等了这么长的时间,才逐渐学会说话和走路的。”

她继续补充,试图让易晓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

“不过你可以早一点教他叫哥哥。”

娄晓娥微笑着提议,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也许他以后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第一声就会叫哥哥了呢。”

这个想法让易晓的眼睛亮了起来。

娄晓娥感觉到易晓会问这些问题,真的是非常可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意。

起码从他的内心来说,那是真心喜欢这个小弟弟的,这种纯真的情感让人感动。

另外一点就是,无论是什么事情,只有在当面教育的时候,或者说在亲自教导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学会。

就像是这些事情一样,如果易晓没有亲眼看到这个小弟弟,也不会去想到那些问题。

那么作为家长,哪怕就是说的再多,其实也是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的。

正所谓“眼见为实”,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眼睛看到的,自然也就会产生好奇心,想要去知道答案,同时也会深刻地记住。

可如果要是眼睛没看到的,顶多也就是听人家说句话罢了,那到头来其实什么都没有真正理解和记住。

“好的。”

易晓微笑着点了点头,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温和与肯定。

“弟弟,我叫哥哥。”

他弯下腰,亲切地看着那个小小的身影,用充满宠溺的口吻说道。

“你长大了之后你要叫我哥哥。”

易晓耐心地解释着,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那个懂事的弟弟。

“你叫了我哥哥之后,我就会带你出去玩。”

他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诱惑,仿佛在承诺一个美好的未来。

易晓在说完这些话之后,又轻轻地转头,目光温柔地看向了娄小娥,眼神中充满了询问和关切。

“那弟弟的名字取了没有啊?他叫什么名字?”

他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和期待。

娄晓娥这个时候也转过头来,先是看向了易天赐,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随后又看向了马素芹,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我还没想好他叫什么名字,要不我让晓儿给起一个吧。”

娄晓娥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商量的意味。

马素芹听后,微微皱了皱眉,心中其实并没有想到什么特别的名字。

她从一开始就想着把这个任务交给易天赐,觉得他作为家里的长子,应该有这个权利和责任。

“而且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是想着把这个任务交给易天赐就好了。”

马素芹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释然。

“到时候易天赐想要让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都行。”

她继续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信任和期待,仿佛已经将这个重要的决定权完全交给了易天赐。

“我真的可以给弟弟取名字吗?”

易晓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仿佛一瞬间像是中了什么大奖似的,整个人都有些兴奋得难以自持。

“当然可以呀,这可是你的弟弟,作为哥哥的你自然有权利给他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呀。”

马素芹温柔地笑了笑,眼神里满是慈爱和鼓励。或许是因为来到香江这边居住了挺长一段时间,她陪伴易晓的时间甚至比娄晓娥和易天赐还要多,所以她和易晓之间的关系一向都是非常亲密无间的。

“那要不我就叫他豆包吧。”

易晓突然灵光一闪,脱口而出这么一个名字。

如果要追究其原因的话,其实也非常简单,因为易晓自已本身就特别喜欢吃豆包,所以他觉得用“豆包”来作为弟弟的小名,既亲切又有趣。

“豆包?你怎么不叫他油条呢?”

易天赐听了之后,不禁有些哭笑不得,这个名字还真是充满了生活气息,而且听起来还挺有营养的。

“因为油条没有豆包好吃呀。”

易晓一本正经地解释道,或许连他自已都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番话竟然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有些意外,大家都没有想到他还会给出这么一个有趣的解释。

一瞬间,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伙儿全都被易晓的童言童语给逗笑了。

果然,小孩子在取名字的时候,脑回路总是那么清晰而直接,选的自然也都是自已喜欢吃的、喝的那些东西。

“行吧,那就按照你说的算,以后这个小弟弟的小名就叫豆包了。”

马素芹倒是觉得这个名字也挺可爱的,充满了家庭的温馨和趣味。

当然,正式的名字还是要由易天赐来慎重选择的。

“好耶,豆包你听到了吗?从今往后你就叫豆包了,这就是你的名字哦。”

易晓兴奋地对着眼前的小婴儿说道,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喜悦和期待。

“等你以后长大了,听到有人喊你豆包的时候,就立马要应一声哦。”

易晓继续一本正经地跟这个小婴儿说着话,而这个小婴儿似乎也挺配合的,眯着眼睛安静地看着他,小脸上竟然没有一丝哭闹的意思,仿佛真的在认真聆听哥哥的话。

“妈妈,妈妈,你们快看啊,他真的能听懂我说话呢,弟弟居然可以听得懂我说话呀!”

易晓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紧紧盯着小婴儿那表情丰富的脸庞,内心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情绪。

说到底,这种激动其实源自于一种深深的被回应的感觉。无论是年纪多大的孩子,内心深处都怀揣着同样的渴望,那就是希望自已说出去的话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回应。

而易晓此刻的心情,正是这种渴望得到满足后的喜悦和满足。

“对啊,他确实能听懂你说话呢。”

妈妈温柔地回应道,眼中也流露出对这一幕的欣慰。

“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可要特别注意了,千万不能在他面前说脏话哦。”娄晓娥语重心长地叮嘱道,“要不然的话,等到弟弟长大之后,他也会学着你的样子,把这些话都说给你听的。”

娄晓娥作为家长,和其他的家长们一样,也深知这样的时刻是教育孩子的绝佳时机。

于是,她趁机对易晓进行了一番教育,希望他能明白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这样的教育机会自然是十分难得的,不容错过。

至于说这次教育之后,易晓是否真的能够铭记在心,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这还真不好说。

毕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教育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但无论如何,娄晓娥都坚信,每一次的用心引导,都是对孩子成长的一份宝贵助力。

“好的,我已经完全明白了,我才不会像有些人那样随口说出脏话呢。”

他语气坚定,眼神清澈,仿佛在向大家展示他的决心。

“老师早就已经跟我们反复强调过了,那些喜欢说脏话的孩子,是绝对不能被称为好孩子的。”

易晓站在那里,神情严肃,一本正经地阐述着自已的观点,那副认真的模样,把周围的大家伙都逗得忍俊不禁,纷纷笑出声来。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孩子们从小到大的成长轨迹,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

在最初的阶段,他们可能会比较乖巧听话,对爸爸妈妈的话言听计从。

然而,随着他们逐渐长大,步入了学校的大门,情况就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们开始意识到,在学校这个新的环境中,老师的话才是最具权威性的。

从那个时候起,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悄然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了他们心中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