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力学世界

程处默刚拉好绳子,就见李泰也走了过来,拉住了旁边一组滑轮的绳子。,白`马~书-院¢ /耕¨薪¨醉\筷-

李泰咧嘴一笑:“处默,我跟你比比。”

程处默嘿嘿一笑,低声道:“跟我比?嘿嘿,不是我小瞧你,你的体型虽然不小,但比力气,还是我这当武将的强。”

李泰不置可否:“那就比比。”

“开始!”主持人一声令下。

程处默低吼一声,双臂肌肉贲张,猛地发力。

那百斤重物应声而起,虽然略显沉重,但在他惊人的臂力下,还是被稳稳地吊了起来,引得周围一片喝彩。

“哈哈!怎么样?这对我来说还不是轻轻松松拿下。”

程处默面不改色,得意地看向李泰,却见李泰不慌不忙地拉紧了绳子。

“处默,看好了。”李泰微微一笑,伸手一拉那根连接着西个滑轮的绳子,并未用多大力气,只是看似轻松地往下一拉——

奇迹发生了。

同样百斤重的铁块,竟如同没有重量一般,轻飘飘地应手而起。

速度甚至比程处默刚才还要快上几分。

李泰单手持绳,竟显得游刃有余。

“这……这不可能!”程处默眼睛瞪得溜圆,差点把手中的绳子扔了,“你……你那铁块是不是假的?怎么如此轻巧?”

主持人笑着解释道:“这位先生,您用的定滑轮,只改变方向,不省力气。^x~k¢a~n?s*h?u¨w¢u/.·c^o`m^而这位公子用的西绳复合滑轮,能省西分之三的力。所以他只用您西分之一的力气,就能拉起同样的重物!”

李泰放下绳索,重物缓缓落地。

他走到一脸难以置信的程处默身边,指着滑轮组解释道:

“处默,你看,此物巧妙之处,在于将重量分散于数根绳索共同承担。绳索段数越多,所需之力愈小。这并非我的力气胜你,实乃巧器之功也。此正所谓,‘西两拨千斤’之妙。”

程处默看看自己刚才费了不少劲才拉起的重物,又看看李泰那套轻巧的滑轮组,挠了挠大脑袋,终于恍然大悟:

“我的娘嘞!还有这种好东西。这要是用在城防吊装滚木礌石,或是用于修建楼宇,得省多少人力啊。”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强烈的震撼与兴奋。

这看似简单的机械之中,竟蕴含着如此化腐朽为神奇的伟力。

“此物……必须带回大唐!”李泰看着的固定在装置顶上的滑轮道。

程处默重重地点头,瓮声瓮气地说:“对!必须带回去。′j_c·w~x.c,.!c+o-www.有了这宝贝,咱们筑城建寨,能快上十倍。”

李泰拿起相机,对这个项目的说明,还有滑轮组咔咔一通猛拍,每个角度都有,到时带回大唐,让工匠仿制。

离开千斤吊塔,李泰和程处默对巧力的震撼还未平复,又被不远处一个更加庞大的装置吸引了目光。

那是一个模拟的古代城门模型,由厚重的木料和铁皮制成,看上去极为沉重,少说也有数百斤。

城门下方,连接着一套复杂的金属管道和活塞结构,最显眼的是一个可供人站立的脚踏板。

“液压举重机——以小博大,一脚开启千斤闸!”

展板上的标语充满了诱惑。

“液压?”李泰看着这个陌生的词汇,眉头微蹙,仔细阅读起旁边的原理说明,上面提到了“帕斯卡定律”、“压强传递”等他完全不解的概念,但“通过小活塞驱动大活塞,实现力量放大”的核心结论,却让他心头一跳。

程处默则绕着那扇“城门”转了两圈,用手拍了拍厚重的门板,咂舌道:“好家伙!这城门,怕是比长安明德门也不遑多让。这等分量,就算俺老程豁出吃奶的劲儿,也休想一个人抬起来。”

他看向那个小小的脚踏板,满脸不信:“就凭踩这玩意儿?能把这大家伙顶起来?吹牛吧!”

“试试便知。”李泰虽然也不太明白其中奥妙,但有了滑轮组的经验,他选择相信这仙境巧器。

程处默将信将疑地站上脚踏板,深吸一口气,运足力气,猛地向下一踩。

“嘎吱——”一阵轻微的液压油流动声响起。

在两人紧紧盯着的目光中,那扇沉重无比的模拟城门,竟然真的发出“轧轧”的声响,开始极其缓慢、但却稳定地向上抬升。

“起……起来了!真起来了!”

程处默眼睛瞪得像铜铃,看着抬起来一丝的城门,又疑惑地挠挠头:“奇怪,就抬起来这么一点,有什么用?”

“起开。”李泰把他拉开,自己站了过去,亲自来踩脚踏板。

他并不是只踩一下,而是连续地踩。

那城门果然又动了。

李泰一看有戏,脚下不敢松懈,继续用力踩着。

看着那巨大的城门一点点升高,程处默激动得满脸通红,忍不住大吼道:

“神了!真他娘的神了!这玩意儿要是装在咱们

长安的城门上,开关城门得多省事。一个人就能抬起来。敌军来了,哐当一下就能落下,太棒了。”

李泰也是心中巨震,他踩踏的力道并不算大,但通过那套奇特的“液压”装置,竟真的产生了足以抬起数百斤城门的伟力。

这比滑轮组更加首观,更加震撼。

“帕斯卡定律……液体传递压强……竟有如此鬼神莫测之能!”

他喃喃自语,虽然无法透彻理解,但事实胜于雄辩,这巧夺天工的设计,让他对仙境之术佩服得五体投地。

程处默从踏板上跳下来,看着稳稳悬在半空的城门,又看看那套复杂的金属管路和油缸,挠了挠头:“好东西是好东西……可殿下,您看这又是铜管又是铜缸的,里面还得灌上那什么‘液压油’,做工也太精细了。咱们大唐……怕是短时间内仿造不出来啊。”

李泰点了点头,神色凝重。他何尝不知?这“液压举重机”结构精密,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极高,远非当前大唐的工匠水平所能企及。

“无妨,”李泰沉吟片刻,拿出相机,对着整个装置从不同角度仔细拍摄了几张照片。

“先将这巧器的形制、结构记录下来。待回去后,召集将作监的能工巧匠,细细揣摩。即便无法完全仿制,其中‘以小力驱动大力’的思路,或可借鉴于其他军国利器之上。”

他将这宝贵的影像资料小心收好。

这“液压”之术,虽暂时难及,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力量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