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千年后的世界?你可有凭证?
苏寅又走到摆放着科学仪器的货架前,挑选了一台光学显微镜,郑重地递给孙思邈。6邀墈书枉 首发
“孙老先生,这台显微镜送给您。虽然它的放大倍数不如馆里专业的大,看不到细菌那么小的东西,但观察一些植物的叶片、花瓣、昆虫的翅膀等,已是绰绰有余。您带回大唐,可以先借此熟悉微观世界的观察之法,也算是入门了。”
孙思邈双手接过这台小巧精致的显微镜,如同接过一件稀世珍宝。
他抚摸着冰凉的金属镜身和光滑的透镜,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感激的光芒。
“苏小友……这,这太珍贵了。有此神器,老朽便可亲手验证诸多药材的细微结构,探究药性之奥秘。厚赠之情,老朽铭感五内。”
最后,苏寅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语、但眼神中充满渴望的李淳风。
他拿起一架包装好的天文望远镜递了过去。
“李太史,这架望远镜送给您,天气好的夜晚,可以用它看看月亮上的环形山,或者木星的卫星。”
李淳风收下天文望远镜,再三感谢,但似乎还有些犹豫。
苏寅看了看他目光所及之处,顿时哑然失笑。
原来李淳风还看中了一套天文书籍,那就一起买了。0!`0^小??说°??网`§ \2追±%最±*>新°&章?a/节d?
苏寅拍了拍那摞沉甸甸的书籍。
“里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知识,从行星运行到恒星演化,甚至……”
苏寅特意翻到其中一册的某一页,指给李淳风看:“……还有如何运用数学公式,精确计算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食分。”
“计算日食月食之法?!”李淳风闻言,身体猛地一震,几乎是抢一般接过那套书,双手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精确预报日月交食,一直是历代司天监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彰显王朝“受命于天”的重要象征。
若能掌握此法,其意义何其重大!
他紧紧抱着书和望远镜,对着苏寅深深一揖,声音哽咽。
“苏小友……不,苏先生,授业解惑,赠此重宝,恩同再造!贫道……不知何以为报!”
看着三人各自得到心仪之物,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苏寅也欣慰地笑了。
苏寅让三人在科技馆宽敞的门厅稍等,自己则去停车场取车。
小兕子抱着新得的万花筒,对着灯光津津有味地转动着,看着里面变幻无穷的彩色图案,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完¨夲!鰰¨占/ !追/最¨辛`蟑/踕.
李淳风和孙思邈则站在门厅一侧,安静地等待着。
李淳风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墙壁上悬挂的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
看着看着,他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靠近了些。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仔细逡巡,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着,似乎在勾勒着什么轮廓。
忽然,他猛地转过头,眼中充满了惊疑不定,对身旁的孙思邈低声道:
“孙真人,你来看。这幅仙境舆图……似乎有些蹊跷。”
孙思邈闻言,踱步上前,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李淳风指着地图上那片形似雄鸡的广袤区域,语气急促地说:“你看这大陆的东南海岸线,这蜿蜒的走势,这突出的半岛,这嵌入大陆的海湾……是否与我大唐的东海沿岸,有七八分神似?”
他又指向内陆:“再看这自西向东奔流的大河,其走势,与黄河何其相似。还有这条大江,出高原、穿三峡、汇众流而入东海,分明就是长江的脉络。”
他的手指最后落在一片东西走向的山脉上,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最奇的是这里。你看这山脉的名称标注。秦岭,其位置、其走向,与我大唐的秦岭几乎分毫不差。天下怎会有如此巧合之事?”
“确实……轮廓依稀可辨,山川脉络暗合。”孙思邈沉吟道,“淳风,依你之见,此乃何故?”
李淳风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以往,我等皆以为仙境位于九天之上,乃仙神所居之域。若仙境悬于大唐上空,那么大地形貌相似,或可解释。然而……”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认知被颠覆后的茫然。
“然而,今日观那宇宙之象,方知大地之外,乃是无尽虚空,并无天界层层叠叠。既无上下之分,这地形重叠,又该作何解释?”
孙思邈其实早已知道真相,并不惊讶,淡定地说道:“如果两个地方地形重叠,除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你觉得还有什么可能?”
李淳风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幅地图,大脑飞速运转,排除着各种可能性。
地理位置上既无上下之分,这片区域如此相似……
忽然,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匪夷所思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脸上血色瞬间褪去,他猛地转向孙思邈,声音因激动而变得沙哑:
“孙……孙真人!排除了所有可能,剩下的唯一解释,无论多么不可思议,或许……就是真相。”
他深吸一口气,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道:“时间上不同。”
孙思邈赞许地点点头:“李太史果然聪慧,不愧是专业人士。确实是时间上不同。这里所谓的仙境,其实是大唐千年以后的世界。”
尽管心中已有猜测,但当“千年之后”这四个字真真切切地从孙思邈口中说出时,李淳风仍觉一股寒气从脊椎直冲头顶,浑身剧震,仿佛脚下的地面都在晃动。
他声音干涩,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孙……孙真人,此事……此事太过惊世骇俗!您……您可有凭据?”
“凭据?”孙思邈捻须微微一笑,目光在宽敞的门厅内扫视,“自然是有的,且近在眼前。李太史随我来。”
李淳风强压住心中的惊涛骇浪,满腹疑窦地跟在孙思邈身后。
只见孙思邈并未走向别处,而是径直朝着门厅一侧的墙走去。
那面墙上,整齐地悬挂着一排装帧精美的画像,下方配有铭牌,似乎在纪念某些杰出人物。
孙思邈在墙前站定,伸手指向其中一幅画像,语气平静无波,却带着石破天惊的力量:“李太史,请看那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