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新发现
叶云在心里盘算着,自己是不是应该追上去捡便宜?
想了想,他放弃了这个诱人的念头。
以他现在的伤势,根本不可能追得上冲在最前面的军队。
再说,蒙古人有一万多人,真要逼急了,回头就是一场恶战。
效果不是很好。
他挥了挥手,示意众人掉头,直往土堡而去。
一天后,一行人进入了土堡,混乱的战斗还在继续。
这一次,死了不少人,很多事情,都要等叶云来处理。
不过,这第一个问题却把叶云直给难住了。
看到叶云,李莱跪倒在地。
“老大,我让你失望了。”
“怎么回事?”
“我,我杀了都护府周同知。”
叶云也愣了一下,皱着眉头问道。
“怎么回事?
李莱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张恒。
叶云点点头:“打仗嘛,死人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杀了他,确实是有些...”
“我愿意受罚。”
叶云苦笑一声:“罚不罚,都是我的责任,你去忙你的。”
李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老大,我不想给你添麻烦。
“滚一边去,一个土匪怎么磨磨蹭蹭的。”
叶云一脚踹了过去。
李莱挠了挠头,从指挥中心里走了出来。
“头儿,怎么了?”
“如何?”
“如何处置?”
“罚什么罚,我老大帮我顶着。”
“啊!”
众千夫长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
“叶大将军真是太厉害了,有这么一个首领,真是太好了!”
“闭嘴,再废话,小心我把你的舌头给割下来。”
几个军官都闭上了嘴巴,有些人则是偷偷的吐了吐舌头,将李莱送了出去。
另一边,叶云身边围着的都护府的官员。
领头的正是陈通判,还有四五名官吏,乱哄哄地开了口。
叶云头一沉。
刚刚才把皇亲给得罪了,现在又把镇西都护府给得罪了。
又有边军,有福王,有鞑子。
现在的情况,除了秦大将军的态度不明之外,其他的人都已经得罪了叶云。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敌人。
终于,大臣们说得有些累了,停了下来。
叶云才大手一挥,说道:“这件事,还是交给水清韩知县处理吧,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严惩奸佞之徒。”
他们都是府城的官员,叶云这么一说,倒也是合情合理。
这是一件刑事案件,自然要交给地方衙门处理,才能走正规程序。
这样纠缠下去,也没有什么好处。
尤其是王提官,更是心知肚明。
他对着陈通判微微颔首。
陈通判只好应了一声:“好,这事就交由谢主簿和韩知县处理。”
这位谢主簿,就是喜欢诗词的谢匀。
叶云看向陈通判,一脸懵逼。
“对了,叶将军,忘了告诉你一件事,谢匀出任水清县知县一职,原知县韩地,调往府城任职,另有安排。”
他一边说着,一边指着周围的官员介绍起来。
叶云点了点头,什么都没说。
但他知道,朝廷是来摘桃子的。
水清县在我的带领下,蒸蒸日上,赚的盆满钵满,谁能不眼红?
“韩知县在水清做了多年的官,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办,而这个案子,你是当事人,自然要避一避,暂且交由韩知县处理。”
陈通判虽然想马上提拔谢匀,但叶云也说得头头是道。
周同知的案子,就这么交给当事人去办,叶云还真难以服众。
“好,那我们就在这里多住几天,看看韩知县怎么处理这案子。”
说完便带着一群大臣离开了。
白静赶紧走上前去,帮叶云揉着眉心。
她很清楚,叶云现在很头疼。
“哥,难道统领想要接管水清县?”
叶云冷笑一声,一脸的不屑。
“哪有那么容易,我的八千人马是摆设。”
“你看你身上的伤,差点就没命了。”
“不用了,我不会有事的。”
“哼,放心吧,你要时刻为我们着想,否则,死的就不是你一个人了。”
叶云不说话了,仇家太多。
这种情况,比他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还要糟糕。
“哦,对了,你去安排一下,三天后,我们要好好安葬那些战死的将士。”
“是啊,我们已经在城外划出了一片不错的土地,用来安葬烈士,他们的家人,都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抚恤金。”
叶云想了想,说道:“你和文若想个办法,弄个勋章出来,按照功劳大小,每一位有功的士兵,都会有一枚勋章,除了实物之外,还会有一枚徽章,这是一种荣誉和地位的象征。”
“地位更高?”
“是的,当然,如果你拿了勋章,你就不用交税了,如果你的家人不能干活,我们可以养你到死。”
“好重!”
“那是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让将士们安心的去战斗。”
白静皱了皱眉头:“我记得朝廷也有封号的。”
“这东西得来不易,我连爵位都没拿到,离得太远,不划算。”
“好吧,我说的都是真的。”
“对了,水清县那边,你让文若接手吧,之前的那些政策,我们都不能动。”
“县里的位置都已经定下来了,文若去那里做什么?”
叶云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那你是不是该给县委书记联系了?”
“啥?”
“嗯,应该是督察,负责水清县的事务。”
白静喃喃道:“我的脑子都快转不过来了。”
“嘿嘿,他的级别肯定比知县高,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倒要看看,谁能抢走水清。”
两人都安静了下来,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
半响之后,白静才反应过来。
“哥,有个铁匠,按照你教的方法,打造出了一把钢刀,比以前坚韧了不少,要不,你去看看?”
“咦,还有这种人?”
“我骗你干嘛?”
叶云顿时来了精神,头疼的感觉都没有了,他站起来,拉着白静就往外走。
这把钢刀的坚韧度,一直是他的心病。
不过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两人一路走到了铁匠铺前。
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正坐在火炉前,看着炉子里的温度。
白静走了过来:“方先生,你是不是又发现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