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京城,乾清宫。/1′1.k′a?n¨s,h!u¨.*c¨o′m~

朱由检指挥着陈蒹葭和卞玉京把电台安装完毕,并递给她们两本关于电台知识的书籍。

“抓紧时间看,以后你们就留在乾清宫办公。”

卞玉京倒没什么,因为她入宫时间很短,对宫规了解的不够深刻,就是陈蒹葭有点不太适应,往日里太后经常叮嘱,说女人严禁干涉。

朱由检看到陈蒹葭愣着,问道:“怎么了?有事?”

陈蒹葭反应过来:“陛下,太后..太后说严禁让我们插手朝政...”

她怕太后和皇后怪罪下来,到时自己难逃责罚,上次就因自己跟朱由检起床晚了,忘记给太后请安,周皇后给陈蒹葭一巴掌。

朱由检:“放心,你们这是替朕办事,谁也不敢拿你们怎么样,如果找你们麻烦就告诉朕,朕替你们撑腰!”

他又补充道:“让你们过来是处理重要的信息,你们是朕的枕边人,如果连你们都信不过,他人就更信不过了。”

得到陛下的答复,卞玉京和陈蒹葭这才放心的开始工作。

朱由检又想起沈清澜和苏玉珍,吩咐王承恩回头把她们两个也叫过来。

未来情报的处理工作很繁琐,几个人根本就不够用。/求?书*帮_ ¨追?蕞?薪*彰-劫.

当然,还有顾泠音,朱由检把顾泠音故意留在西山,没有带回宫里。

未来乾清宫才是真正的电台情报传递中心,西山那边只是布置的诱饵,用来试探顾泠音会不会上当。

只要顾泠音敢泄露出去情报,那就别怪朱由检辣手摧花了。

他还希望借助顾泠音来揪出幕后的人。

卞玉京和陈蒹葭很聪慧,在朱由检的指导下,搞明白电台的工作原理,又开始背诵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

看着两人端坐在椅子前,朱由检终于能轻松的躺在床榻上休息会儿。

卞玉京的气质偏向清冷且淡雅,而陈蒹葭有着江南水乡的娇弱明媚,不同的气质,还能坐在一起以姐妹相称。

今天晚上,要不让她们留在乾清宫?

唉,算了。

理由:不过审!

很快,王承恩送来情报,是关于李国桢和宋守义的情报,他们再过西五日就能抵达永平府,李国桢准备兵分两路,让宋守义前往喜峰关,李国桢则拿下永平府。

喜峰关早就落入清军手里,数万军队能秘密入关,就是靠的喜峰关。

朱由检同意了李国桢的策略。

目前王家彦的神机营也己开拔,落在裴雪衣后面,裴雪衣的任务很重,一路上要在各地沿途布置电台,打通从南京到京城的电台联络。·鸿_特!小^税-王^ !已.发*布!醉`薪-章.节_

王承恩说道:“主子,还有一支清军带队即将进入山东,咱们不可不防啊。”

清军在山东的问题确实头疼,当下又没有可用兵力,再加上清军骑兵的机动性。

虽然明知他们不会攻城,烧杀抢掠造成的影响还是太大了。

朱由检:“顺天府有多少兵力?”

王承恩:“只有一千多人。”

才一千多人啊。

朱由检想起顺天府把大部分培训的兵力都交给宋守义了。

这时,外面又有小宦官前来通报,说求见的是袁继咸,从陛下的调令发出到今天,身在江西的袁继咸终于赶到京城赴任了。

朱由检:“带进来吧。”

随后他在王承恩的陪同下来到外面正殿,偏殿留给卞玉京和陈蒹葭忙碌电台的工作。

一名神色憔悴,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在宦官的带领下进来。

他看到身着龙袍的朱由检,满脸虔诚的跪拜下去。

“微臣袁继咸拜见陛下!”

“起来吧,赐座!”

袁继咸有些受宠的坐下,双手紧张的放在膝盖上。

“袁继咸,天启五年的进士,崇祯西年因监考舞弊案遭受牵连,崇祯七年恢复官职担任御史,崇祯十年,率兵巡视武汉,黄州...”

朱由检如数家珍念着袁继咸的履历。

史书记载,在左良玉拥兵自重的时候,袁继咸亲自前往左良玉的军中,劝左良玉能够帮忙打叛军。

左良玉死后,左良玉的儿子继任,哪怕清军许诺高官俸禄,袁继咸都不为所动。

临死前,曾说:大官好做,大节难移!

单单这份气节就让朱由检佩服,因为无数将士都选择臣服清军,像袁继咸这样的官员如同凤毛麟角。

袁继咸微微低着头,听着陛下自言自语的话,二十年的官场生涯,早就磨平他的棱角,如今也变得愈发沉稳。

朱由检:“你的前任顺天府尹倪元璐涉嫌倒卖木炭案,目前被关在牢狱,朕思来想去,觉得你能胜任顺天府的工作,准备让你来担任顺天府尹一职,你意下如何?”

从地方官员调任京城,这是无数官员的梦想,因为越接近朝廷中枢,未来的升迁就会越快。

袁继咸还在想着九江尚未处理的流寇,还有河道上尚未完成的开凿冰块。

朱由检看袁继咸没有立即搭话,问道:“有什么顾虑可以尽管提出来,朕绝不会强人所难。”

袁继咸躬身道:“回禀陛下,微臣只是有不少工作尚未完成交接,比如九江的数条河道结冰,开凿尚未完成,严重影响百姓的出行,还有九江的灾情和瘟疫...”

朱由检打算他:“这些朕当然知道,九江的工作朕会派人去处理,不只九江,连京城都有数不胜数的鼠疫,朕把你调回来就是想给你的肩膀上加加担子,能力越大,责任就越重啊。”

袁继咸听到陛下如此夸赞自己,心里不由升起亲近感。

既然陛下信任我,那我就殚精竭虑!

当即袁继咸就领旨跪谢陛下,朱由检又把顺天府的工作告诉袁继咸,尤其是京城的安全工作。

让袁继咸把守外围城门,跟兵部尚书陈仁锡可以形成双重保险。

因为他知道袁继咸肯定不会被清军收买。

君臣谈论半个多时辰,最后有紧急事务奏疏,朱由检才让王承恩代自己送袁继咸离开。

任命己经通过皇帝文书下达,内阁的阁老们看陛下安置的是袁继咸,也不属于陛下的亲信,又不属于内阁,默契的同意了。

如果朱由检要任命自己的亲信,阁老们肯定会反对。

这也是文管集团跟皇权的斗争,从前和以后,都不会结束,因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