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到底什么才是真的?

朱由检呵呵一笑:“方爱卿,你不觉得你这个赌注太小吗?让朕下罪己诏,自己请辞就完事了?”

方正纲:“那陛下打算如何?”

朱由检想杀掉方正纲,又觉得杀掉一个人太简单了,还容易给自己背负暴君的骂名。,暁·税?Cm^s′ !首^发¢

他抬起下巴,指着这些路:“若是你输了,也别当六科给事中了,就在这里负责打扫卫生吧,给朕扫十年的马路!”

方正纲:......

群臣们也觉得这个赌注还算公平,陛下都下罪己诏了,没要你方正纲的性命,就是让你打扫打扫卫生。

方正纲听到身边同僚的劝诫,对朱由检拱手:“那就听陛下的安排!”

朱由检:“别的还有问题吗?”

群臣们连忙摇头,纷纷表示:“没有,没有!”

他们今天就是陪陛下来视察工作的,谁知道冒出方正纲这样的愣头青呢。

真要是惹怒陛下,脑袋落地怎么办?

比起青史留名,大部分官员更愿意活在当下。

朱由检继续跟工部的官员介绍高速公路的修建。

比如要遵从靠右行驶的原则,左边三条车道,右边三条车道,中间还要加装护栏,防止交通秩序混乱。

陈必谦亲自拿着小本本,把陛下说过的话记下来。

方正纲也跟在人群中,听陛下所说的话,他眼里露出迷茫。·x`i¨a?o*s¨h,u.o¢y+e¢.~c-o-www.

有时,并不能怪他墨守成规,只认死理,而是他毕生所学的知识就是这样教的。

方正纲也听说陛下在西山推行新学,有医学,有刑法学,有工学和理学等等。

每天都能听到骇人听闻的冷知识从西山学院传出来。

比如京城肆虐的瘟疫是一种叫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主要是通过跳蚤叮咬传播,还可以通过说话的口水。

还有他们熟知的嫦娥奔月故事,原来月亮上居住的不是嫦娥。

甚至还有国子监的生员研究天气,得知小冰河时期,副热带高压等等,连天圆地方都是假的。

方正纲看着前面跟官员们说话的朱由检,他很想跑过去再次质问:到底什么是真的,到底什么才是真的?

我学了流传几千年的儒家知识,却赶不上你区区半个月的新学?

那些选择加入西山学院的生员都是趋之若鹜之辈!

视察完公路的建设,朱由检让工部尚书陈必谦在沿途修建些简易的工棚,这样方便开封那边迁徙过来的流民居住。

陈必谦:“微臣明白!”

属于皇帝的马车队伍浩浩荡荡的来到西山。

听闻消息的毕懋康赶过来迎接。

朱由检迫不及待问道:“石油送来了吗?”

毕懋康回答道:“送过来了。”

朱由检:“快带朕去看看!”

毕懋康领着朱由检和王承恩前往军工厂。

王承恩看到工厂的车间内停放着一个造型怪异的东西,上面充斥的各种机械零件。

朱由检围着面前机器转了一圈:“怎么样?能看懂吗?”

毕懋康摇头:“陛下,有很多东西都不懂。”

这台内燃机是朱由检提前兑换好放在毕懋康这里的,就是让毕懋康领着工匠们进行研究。

他没有兑换太过复杂的内燃机,而是结构最简单的二冲程热球式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没有复杂的电路系统,也没有精密的油路,方便他们仿制。

朱由检让毕懋康把工匠们召集到一起,他要对内燃机进行讲解。

很快,毕懋康喊来不少车间的核心工匠,这些工人是西山最宝贵的财富,那些Ak47自动步枪就是他们手工搓出来的。

朱由检看到他们穿着脏兮兮的服装,甚至手上和脸上都是油污,主动走上去握手。

“你们辛苦了!”

工人们没想到陛下主动跟自己握手,生怕身上的油污把陛下弄脏,想在衣服上磨蹭磨蹭。

毕懋康也赶紧吩咐人前去打水,让他们洗洗。

朱由检说道:“不用麻烦,你们是一群默默无闻,而又无私奉献的人,这里很多东西涉及机密,也不能随便往外说,憋在心里很难受吧?”

轻松的语调,使得工人们内心的紧张情绪消散几分。

要知道站在面前的是大明皇帝啊,连六部尚书见到都要下跪的,更何况是身份卑微的工匠。

古代工匠们的社会地位普遍很低,没想到在西山反而被重视起来。

朱由检跟他们拉着家常,问他们生活上有没有困难。

工人们纷纷表示没有困难,首先他们俸禄是最高的,因为拿的是高级职称俸禄。

整个西山分技术类工人和普通工人,技术类按照职称评定: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

每类职称的待遇自然也不就一样。

目前兵工厂的高级职称总共五十多人,也是毕懋康带进来的这些人。

寒暄过后,朱由检开始给这些工人讲解内燃机的原理。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气缸跟活塞,热球,进气跟燃油系统!”

有工匠们注意到内燃机的材料和精巧,询问这种材质应该如何锻造。

毕竟工厂的蒸汽机是个大家伙,面前的内燃机相对要小很多。

朱由检说道:“这种机身是铸铁材质,我们用失蜡法铸出一个厚实的圆筒,你们可以称之为气缸,对了,还有这个实心圆柱,名字叫做活塞。”

这只是第一步,还有最重要的打磨和密封。

需要工匠们用磨石、细沙和油脂,进行长达数日的反复打磨,首到活塞能严丝合缝地塞入气缸,又能靠重力缓缓滑下。

朱由检的声望商店有兑换数量限制,他只能兑换一台内燃机样品,让工匠们根据样品进行逆向研发。

那些工匠们听着陛下的话,犹如听天书一般。

朱由检知道内燃机的发展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的,需要很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

没事,只要推开一扇窗,他相信会有无数人勇敢的走进去。

在这片土地,从来不缺勤奋且善于钻研的人。

车间内,朱由检的讲解还在继续,甚至细到每个原理,当然,朱由检也不是万能的,遇到不会的,他还是得临时翻阅说明书。

在车间外面,内阁首辅邱瑜和户部尚书王铎正焦急的等待。

他们前来是为给陛下要钱,因为国库的钱又又又花完了。

一分钱都没有的国库,年久失修的府衙,还有索要俸禄的皇亲国戚,这些都需要钱财支持。

而邱瑜前来是为顾泠音顺便册封为淑妃的事情。

顾泠音是他最成功的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