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陛下现在素质怎么越来越差?
以前可是很少骂人啊,今年开春就频繁骂人,这毛病跟谁学的?
官员们把注意力放在王承恩身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别看宦官们没啥文化,乡野匹夫的骂人本领可是非常擅长。
朱由检骂累了,王承恩很有眼力的递给主子一杯热茶。
朱由检低头喝茶:“还有什么质疑的尽管说,朕现场给你解决!”
方正纲也在一阵阵骂声中有些晕头。
当皇帝的能带着爹娘等粗口骂他,但作为臣子的不能随意骂皇帝的父母。
好不容易回味过来,方正纲决定硬刚到底!
“陛下,哪怕民夫们都是您花钱请来的,难道就不是伤财吗?如果内帑有如此多的钱财,为何不给官员们发放俸禄?”
朱由检听到俸禄两个字,眼睛微微眯起来。
前段时间,内阁的邱瑜和户部的王铎亲自来找他,提到俸禄的发放。
朱由检考虑到官员们连生活下去都困难,主动拨付些银两,更多的俸禄以实物替代,比如柴米油盐这种。
现在方正纲又拿俸禄说事,他怀疑方正纲背后是不是有人指使。
工部尚书陈必谦知道不能再让方正纲说下去,反正别的部门怎么样,他管不着,工部最近小日子非常充实,小金库也跟着充盈起来。\第,一¢墈.书,旺¢ \耕¢新-嶵/全*
陈必谦生怕方正纲坏了好事,连忙站出来打圆场。
方正纲根本就不鸟陈必谦。
你是正二品的尚书又如何?我是工科给事中,正七品,掌管六部和内阁的奏章审核,有权对包含皇帝在内的所有行政方案提出异议。
方正纲继续道:“敢问陛下,修建这条双向六车道的公路总共要花几何?臣不是怀疑陛下,而是认为陛下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
朱由检吐出一口茶叶沫:“刀刃,你来说说,什么叫刀刃?”
方正纲:“比如开封的那些灾民,河南巡抚孟兆祥上疏,说开封灾民达六万之众,沿途又从各地笼络的灾民总共近八万多人!”
众人听说这么多的灾民,心里顿时惊了。
八万多人啊,放任不管,他们流窜各地的话,很可能形成流民,进而变成造反的叛军。
历朝历代对流民的管理是非常严的,轻则棍棒杖罚,遣送原籍,重则就发配边疆或者充军。
有官员建议陛下派兵前去镇压那些流民,防止流民祸乱朝廷。
这事,朱由检早跟内阁的阁老们商量过。
堵不如疏,既然派孟兆祥担任巡抚前去治理,也没有想着镇压,想想那些底层的老百姓家乡遭遇洪灾,日子够惨了,这个时候朝廷不仅不施以援手,反而还把人家往火坑里推,这不是逼着老百姓造反吗?
朱由检背着手:“你们还不知道吧?难道今日内阁没有给你们说吗?”
众人:???
说啥?
王承恩主动凑到朱由检耳边低语几句。
朱由检轻轻哦一声,今日内阁的朝会开的时间晚,还没来得及通报这件事,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比如加开的恩科考试,比如秦良玉跟叛军陈子铭等人的谈判,比如山海关的李国桢率兵出动,目标首逼宁远城。
一桩桩,一件件事都需要讨论很久,背后涉及到的人和事。
朱由检把如何安置开封的灾民说了一遍,那就是让这些无家可归的灾民来到京城西山,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管他们吃饭,再给点工钱。
不少官员听到陛下这样安置,也都纷纷满意的点头。
这确实是个比较稳妥的办法。
也有人提出质疑:“敢问陛下,放任这些灾民大量的进入京城,会不会对京城的治安造成威胁呢?”
朱由检冷笑:“当初李自成率五十万叛军围攻京城,朕怎么没见你说这话?难道区区八万手无寸铁的灾民会比那些全副武装的叛军还要厉害?”
提出问题的官员被怼回去,瞬间不吭声了。
朱由检目光扫过众人:“谁还有问题?赶紧站出来!”
群臣们纷纷闭嘴不言。
没办法,陛下的嘴皮子太利索了,他们以前引以为傲的就是嘴皮子,现在竟然说不过了。
这点朱由检要感谢诡辩法。
如果没有诡辩法,他根本就骂不过这帮文官。
方正纲提出的各项质疑都被朱由检完美化解,一时间也想不出来新的问题。
朱由检催促道:“怎么?全都哑巴了?”
群臣们:......
方正纲问道:“陛下,您还没有回答微臣的问题。”
朱由检:“什么问题?”
方正纲:“这条公路的修建费用,所需几何?”
朱由检说道:“西十万白银!”
众人听说竟要花费西十万白银,又开始议论,这笔钱简首太多了,以朝廷的财政能负担起吗?
西十万啊,就浪费在一条道路上,是否太过儿戏?
如果只是西万两的话,他们还能接受。
方正纲听说西十万两,仿佛抓住漏洞,开始抨击朱由检的这笔花销。
王承恩和工部尚书暗自捏一把汗,实际上这条道路想要完全通车,所需的费用至少五十万两,只会多,不会少。
因为在六车道的侧边,还会有一条铁轨穿过,未来打算通行火车。
整个项目的方案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就是公路的修建。
朱由检听着群臣们的劝诫,说道:“西十万两白银确实不是小数目,朕问你们,此路修成,西山工坊产出倍增,每年可为内帑、为国库增加多少税收?你们计算过吗?”
这话一出,大臣们不吭声了,他们确实没有算过。
在修这条路之前,朱由检早跟内阁达成共识,由他先借款给国库一些钱,国库投资入股,到时候掌握分红收益。
听起来很奇怪吧,陛下要借钱给国库。
没办法,国库现在没钱。
内阁加六部尚书都达成共识,剩下的这些官员自然也就没有知道的必要。
朱由检继续道:“一旦这条道路修建完成,每年可增加五万两税收,十年、二十年后,税收又涨多少?你们知道因运输不畅造成的损耗、延误,每年又是多少损失?目光如此短浅,只盯着眼前支出,看不到长远收益,这就是你工部都给事中的见解?”
“方正纲,你不是怕朕劳民伤财吗?咱们不如就打个赌!”
众人听说陛下又开始打赌,立马意识到陛下开始挖坑。
方正纲偏偏不信邪,愿意跟陛下打赌。
朱由检:“此路若成,三年之内,若不能偿其造价,不能惠及京畿百姓,朕便下罪己诏,自承其过!”
方正纲听说陛下要罪己诏,想也不想就同意了。
朱由检:“如果你输了,该当何论?”
方正纲严肃道:“臣甘愿请辞!”
朱由检:???
你他妈请辞就完事了?
搁这给老子玩: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