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二桃杀三士的计谋
就在所有人都对江南的乱世感到头疼的时候,被重新调到翰林院担任掌院的倪元璐开口了。?y\o,u¨p/i^n,x,s~w..,c*o?m*
“陛下,臣有一计,不知当讲不该讲?”
所有人看向倪元璐,以前倪元璐是顺天府尹,后来涉嫌倒卖木炭案,被陛下重新打回去,使倪元璐消沉一段时间。
倪元璐反省过后,发现自己不适合混迹官场,逐渐把重心放到攻读学问。
朱由检给翰林院和国子监发放不少书籍,涉及天文地理,小学和初中的知识,就是让他们去印证,去探索。
那些书籍给这些饱腹经纶的书生打开新世界大门,原来风雨雷电都有迹可循,原来月亮的名字叫月球,原来古人对流星的理解不是上天降下的贼星惩罚,而是天文现象
太阳系,银行系,包括欧洲的各种文明,使国子监和翰林院的书生产生一种坐井观天的错觉。
朱由检还组织这些人参观西山医院和兵工厂,让他们见识到蒸汽机的运动原理。
不知疲倦的机械能远远超过人的体力。
他们都萌生: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念头!
朱由检看向倪元璐,问道:“你有什么计谋?说来听听!”
倪元璐站出来,手指点在李自成和左良玉还有马常山占领的地盘。`第^一*看~书+枉~ ′哽+新!蕞·快¨
“陛下,臣建议,我们应以朝廷名义颁发一道诏书,诏安他们,可册封他们为镇国大将军,并许诺他们拥有自己的封地,甚至可以让步占领半壁江山!”
这话一出,内阁瞬间沸腾起来了,不少官员指责倪元璐简首是胡闹。
当初高杰造反的时候就给朝廷上疏,只要朝廷允许他划地封王,表示愿意投靠朝廷。
就这朝中大臣都还没同意呢,使高杰自己登基称帝,建国号为齐!
大明官员作风就是不和谈,不妥协!
连内阁的阁老们也不同意倪元璐的计谋,觉得太过奢侈。
一名新晋御史站出来,表示要弹劾倪元璐,说倪元璐擅自勾结前任首辅陈演收购木炭,助纣为虐,给京城老百姓造成无辜的伤亡。
倪元璐面对御史的抨击,脸色涨红,不知该怎么去回应。
这就是无情的官场,只要你身居高位,你的位置就被无数人盯上,想取而代之。
朝堂上不是铁板一块,嘉靖帝年间,严嵩严世蕃翻云覆雨的时候,照样有御史们前赴后继的弹劾他们。
如果皇帝要保臣子,对这些弹劾的奏疏会留中不发。
如果皇帝动了杀心,谁也拦不住。
生杀大权完全在皇帝手里掌握。
朱由检听着内阁里面乱糟糟的,忍不住拍拍桌子:“够了,这里讨论的是国事,私人恩怨先放到旁边!”
邱瑜听到陛下说到私人恩怨,立马补充道:“是啊,当下还是以国事为重!”
那名新晋御史看到众人扫来的目光,悻悻的站回队伍里。?零,点′看*书` ·哽*鑫~最*全`
朱由检看到人多眼杂,挥手示意众人先退下,只有内阁和六部尚书留在这里。
他让倪元璐继续说。
倪元璐对陛下替自己解围,心里升起感动。
陛下以诚待我,我必不辜负陛下的心意。
叮的一声,倪元璐对您的声望值+200!
朱由检眉头微微挑起。
我靠,这也可以?
倪元璐收起思绪,继续道:“陛下,我们诏安是假,真实目的是让他们互相猜忌从而不敢轻易出击,给我们争取时间!”
所有人都知道李自成和左良玉跟马常山的叛军签订同盟条约,三方共同进退来抵御明廷的镇压。
倪元璐身为翰林院,接触的文书也不少,知道陛下手里可调的兵力太少,凭借火炮固然可以打开缺口,但他也知道西山的生产需要时间。
“陛下,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如果等咱们大军的武器粮草准备充分,江南大部分地区可能就落入叛军手里!”
经过倪元璐的分析,所有人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前光一个李自成就足以把明廷耗得团团转。
现在冒出来的叛军马常山和陈子铭还有周占元是三个巨头。
倪元璐的策略是离间计和缓兵之计,分别给各自叛军送达朝廷诏书,册封镇国大将军,并划分领地!
李自成的领地在关中,左良玉的领地从渭河退到襄阳和南阳一带,应该是跟李自成谈判的结果。
在领地划分方面,倪元璐提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左良玉和李自成的地盘都有一处缺陷。
并且领地封王只有两个名额,谁先答复就给谁!
封王的条件确实有诱惑力,去年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派人给崇祯帝进行过谈判。
李自成开出三个条件,西北封王,犒军百万,不奉诏入觐!
封王很容易理解,就是获取地位的合法性,百万的补偿款是李自成缓解自身的经济压力,?不奉诏入觐?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军事独立。
当时朝廷上的群臣也为这事争得面红耳赤。
投降派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至少咱们有条活路了,哪怕装装样子,拖些时间也行啊。
反对派认为: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求生,选择妥协就把老祖宗脸面都丢尽了,将来全天下的百姓怎么看待他们?史书怎么写他们?
面对这种生死抉择,任何人都会陷入迷茫和犹豫。
崇祯帝也怕,害怕李自成是假装和谈,背地里在拖延时间。
当时李自成还有两路人马没有抵达京城。
官场的权谋,人心的算计,使崇祯帝还没来得及拒绝和谈,李自成的炮声就打到京城。
倪元璐讲完自己的看法,抬头看向朱由检。
邱瑜:“这条策略确实说得过去,问题是,他们肯信我们吗?”
人家三个有盟约,现在朝廷再送去诏安条件,对方会不会认可?
倪元璐沉声道:“他们可以拒绝,但我们可以丢下烟雾弹,说某一方同意了我们的诏安!”
朱由检眼前一亮,这招二桃杀三士的计谋确实不错,就算无法成功,至少也能拖延些时日吧。
古代的人们对情报的掌握非常落后,他们肯定会犯起嘀咕。
朱由检当即就同意这条策略,让倪元璐亲自颁布诏书,经内阁派人送出去!
不,不用内阁,让裴雪衣代写诏书,这样速度比较快!
朱由检看向在场的几位大臣:“这件事,还望阁老们暂时保密,若泄露出去,别怪朕不讲人情。”
在场的户部尚书王铎,兵部尚书陈仁锡,还有新晋刑部尚书吴光义,工部尚书陈必谦都算自己人。
邱瑜兼任礼部尚书,也没有道理投靠叛军。
至少这些核心人物没有叛乱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