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清明时节的祭祀
张若麟盯着穆哈达,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叫李茂田的晋商,真实身份竟是满人。*e¨z/晓′税¨罔′ ?已_发/布~嶵+歆_蟑¨洁¢
根据袁继咸初步调查的结果,这些刺杀陛下的杀手就来自北方的满清。
而面前这个男人就是苦苦追寻的幕后主使。
穆哈达说道:“对了,你还不知道我的真名吧?我叫穆哈达!来自满洲正黄旗马佳氏家族!”
张若麟的眼角在跳动,穆哈达的张狂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别的犯人生怕身份被发现,他怎么敢明目张胆的说出来?
袁继咸和大理寺卿柳含章都没查出穆哈达的真实背景,因为穆哈达有着真实的身份李茂田,来自大同,并跟自己的关系比较好,柳含章就把这人情让给自己。
穆哈达笑道:“你是不是在想着把我的身份禀报给朝廷?”
张若麟背着手,死死盯着穆哈达。
穆哈达:“你当然可以禀报朝廷,就是不知道以崇祯帝的性格会不会放过你?”
张若麟:“你是满人,我是汉人,我把你的真实身份说出去,一定可以戴罪立功!”
穆哈达摇了摇头:“你忘记你们的蓟辽总兵袁崇焕了?他是怎么死的?好像是被凌迟处死吧?啧啧,想想都觉得可怕,袁崇焕替大明朝廷卖命,结果换来这样的下场...”
张若麟不吭声了,袁崇焕被杀那天,他记忆犹新,那时的他还是顺天府的小小同知。¨兰*兰~雯`学? ,追+醉^辛?章\劫,
西市口,秋风像刀子一样刮得脸生疼,呼啸的风也无法掩盖袁崇焕的惨叫。
一刀接一刀的凌迟,惨叫大半天的时间才饱受折磨而死。
袁崇焕被割下的肉也被老百姓花钱买走,这些老百姓都跟袁崇焕有仇,因为清军南下京城,杀掉他们的亲人。
穆哈达继续道:“袁崇焕死就死了,连带着他的妻儿投河自尽,老母亲和家族子弟被流放三千里,整个袁氏近乎灭族...尚书大人也想步他的后尘吗?”
不知不觉,张若麟的官服被冷汗打湿,他前年刚刚纳的小妾,今年刚给他生了一个白胖的儿子。
张若麟在京城的一大家子有十几口,弟弟和妹妹还有族人完全依赖自己而活。
行将踏错,他就要跌入深渊。
穆哈达注意到张若麟眼里的恐慌,安慰道:“尚书大人放心,只要你救我出去,我自会跟摄政王禀报,在我们大清给你留出刑部尚书的位置!”
如果是两年前,张若麟就信了。
现在他不会信,清军的数次进攻都被明军给打回去,阿济格被当场炸死,就连率军偷袭开封的多铎也被生擒活捉。\x~i+a.n,y.u-k`s~.?c`o_m?
张若麟脑子有些乱,说道:“这件事,我需要考虑一下!”
穆哈达:“尚书大人尽快考虑,咱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船沉了,谁也逃不掉!”
张若麟没有理睬穆哈达的话,心事重重的走出地牢。
外面的晚风吹起他的衣摆,冷风透着几分寒意,让张若麟身子发颤。
早知道李茂田的真实身份是穆哈达,当初说什么也不会接受他的礼物,更不会跟穆哈达走太近。
现在就算想撇清关系,陛下也不会相信。
怎么办?
难道一大家子跟着穆哈达逃跑?
京城的城门关闭,外出管理非常严,能不能跑出去还两说。
张若麟想去求救内阁首辅邱瑜,转眼想到自己跟邱瑜不和,邱瑜巴不得抓住自己的把柄,将刑部尚书换成自己人呢。
属下看到尚书大人过来,连忙掀开轿帘。
管家问道:“老爷,咱们去哪里?”
张若麟长叹一声:“回家吧!另外,你派两人在这里盯着,尤其盯着袁继咸。”
管家以为出什么事了,试着过问两句,张若麟没有解释,吩咐轿夫抬着打道回府。
管家心里嘀咕大人今晚怎么怪怪的,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样子。
另一边,袁继咸还没有休息,而是看着手里的情报。
正阳门的守将说李茂田出城是经过刑部尚书的批文,刑部尚书是张若麟,他跟李茂田是什么关系?
这个李茂田是晋商,记得陛下说过晋商曾经勾结满清。
很快,有属下前来禀报,说张大人离开了。
袁继咸:“他在地牢待了多久?”
属下说道:“大约有一炷香的时间!”
袁继咸的性格不同于大理寺卿柳含章,柳含章在官场摸爬滚打,早就变得圆滑,袁继咸知道陛下让自己担任顺天府尹的目的。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他是外来户,不会被那么多人情世故所牵累。
袁崇焕决定明天前往宫里面见陛下,把自己的疑惑告诉陛下。
穆哈达被简单审讯过,审不出来什么问题。
宫里的内阁同样灯火通明,别看邱瑜快七十的高龄,精力比西五十岁的官员还要旺盛。
这次廷推至关重要,并且他还想把西山的孔胤植救出来。
孔家在西山住的时间太久了,陛下总不能一首软禁啊。
去年的理由是遭遇清军和白莲宗的袭击,名义上是保护。
现在白莲宗消失的无影无踪,清军也被打败,不会再有别的借口了吧?
御史们和吏部侍郎李尚兴仔细对着名单进行微调,有些是自己人,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外籍官员还是要提拔一些的。
三天的时间悄然而过,随着斋宫的门打开,神清气爽的朱由检终于从里面出来。
别说,吃斋念佛,没那么多繁忙的公务,专心睡觉,身边还有温柔贤惠的周皇后陪伴,小日子相当滋润。
在宦官和宫女们的簇拥下,朱由检来到寝宫更换祭祀用的龙袍。
周皇后事无巨细帮朱由检整理着头发和冕冠。
满朝的文武百官更是齐聚太和殿,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皇帝的祭祀关乎着今年能否风调雨顺。
太常寺卿的属官亲自给邱瑜汇报筹备进度,鸿胪寺官员早把享殿布置完毕,各种贡品,涉及到礼仪的器具按规定摆放整齐。
阳光透过太和殿的台阶,逐渐照到大殿内。
刑部尚书张若麟赫然在列,今日前来上朝,有人跟他打招呼,张若麟显得患得患失。
邱瑜微微弯着腰,等待陛下的銮驾,阳光落在脚背上,让他颇为的怀念。
比起在内阁坐着办公,他更喜欢每日的朝会,可惜陛下取消了,改成七天一次。
“陛下到!”
王承恩的嗓音回荡起来,百官们纷纷整理自己的官服,眼观鼻,鼻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