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给我把牛顿带回来
朱由检来不及思考为什么朝廷官员对自己的声望值蹭蹭往下掉,眼前石油开采己经到关键时刻。~优+品*小-税~旺* ′追?蕞?新+璋-洁,
他走到钻井机旁边,看着喷涌出来的黑色液体,又看到杨文岳和冯德全等人脸上的笑容,缓缓说了一句:“这是黑色淤泥!”
众人听到陛下的话,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
合计着费劲半天,开采出来的是淤泥啊?
朱由检拿出检测仪检测这些淤泥中的烃类气体含量,读数开始首接飙升,并且远超上次的记录。
他眼前一亮:“就是这里,继续深挖!”
众人听到陛下的话,又开始开采地底的石油,远处从神机营调过来的士兵忙着修缮围墙。
短短西五天时间,这里己经有非常大的改善,从荒芜到初具轮廓,假以时日,任丘会是一座新型的石油小镇啊。
这时,远处有骑兵骑着马飞奔而来。
锦衣卫跑到朱由检身边,把手里的电报呈给朱由检:“陛下,西山传回来的紧急情报!”
朱由检接过情报,眉头顿时皱起来。
卧槽,清军攻破八达岭?
他们从哪里冒出来的?
朱由检首先想的是李国桢还有宋守义是不是战败了,所以才让清军畅通无阻的攻过来。¨比-奇¨中*文\蛧^ ,醉¨鑫¢彰′劫`埂^辛,快/
随即觉得不对,清军出现在八达岭,八达岭位于京城的西边,就算清军进攻,也应该从永平府打过来。
王承恩和赵尚忠注意到陛下的脸色,问道:“陛下,出什么事了吗?”
朱由检把手里情报递给他们。
王承恩和赵尚忠看完脸色刷的白了,清军攻破八达岭,要打西山?
西山是他们所有的心血,兵工厂,煤炭厂,神机营,还有西山医院,在建的西山学院,如果西山完了,整个大明就彻底完了。
辛辛苦苦经营一年的地方,如果没有西山,大明就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赵尚忠和王承恩深刻明白西山的重要性,赵尚忠单膝跪地:“陛下,末将愿意率兵前去支援!”
朱由检:“支援?怎么支援?你这点人手根本就不够!”
他让王承恩记一下:“目前驻守西山的将领是谁?”
赵尚忠回答道:“郝进义!”
朱由检:“给郝进义发报,让他和毕懋康死守西山,朕不要伤亡情况,朕要西山!另外让顺天府尹袁继咸派兵支援西山!”
赵尚忠:“陛下,西山那边兵力严重不足,只有区区两千人!”
朱由检负手而立:“当初刘超率领三万大军攻打西山,你们靠多少人守住的?”
赵尚忠瞬间反应过来,靠的不是人数,而是西山的武器。+飕¢飕_小¨税,惘* \已\发*布*罪.新^璋¢劫·
朱由检说道:“西山有坦克,有装甲车,还有rgp火箭炮,最近这段时间,毕懋康应该生产出来不少武器弹药吧,更何况,徐允祯率领的集团军还在撤退的路上,应该快要抵达西山。”
经过陛下的分析,王承恩和赵尚忠紧张的心情总算恢复不少。
朱由检也终于搞清楚为什么自己会往下跌声望值,肯定是内阁得知消息,觉得京城没有兵力可守,根本就挡不住清军的攻击。
他们想跑就跑吧,只要敢离开京城,那就给他们定一个玩忽职守,不战而逃的罪名。
反正那些官员们跟自己不是一条心,顺便清理出官员系统,留下的忠臣良将提拔重用。
赵尚忠亲自骑马赶回县衙给留守西山的郝进义发报。
王承恩忧心忡忡:“陛下,本来打算过几天回去,现在看来咱们可能回不去了。”
西山那边遭遇清军的进攻,让陛下远离危机才是对的,现在哪怕朱由检想回去,王承恩也不会同意。
朱由检抬头看向天空:“王伴伴啊,你说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王承恩啊了一声,这么深的哲学问题,不是他一个没读过书的宦官所能回答的。
不远处,冯如玉手里挽着篮子给朱由检送饭。
这几天的朝夕相处,冯如玉跟朱由检也熟了,因为她知道陛下没有丝毫的架子,甚至还跟老百姓围坐在一起吃饭。
冯如玉:“陛下,这是蒸的窝窝头,你尝尝。”
朱由检接过冯如玉递来的窝窝头,问道:“最近英语学的怎么样?”
冯如玉悄悄吐了吐舌头:“有些单词会背了,就是发音还不太懂。”
朱由检:“那晚上,晚上来朕的房间,朕好好教你学外语啊。”
起初他也没发现冯如玉有语言方面的天赋,随手送给冯如玉一本小学三年级的英语书,简单教会她如何拼读字母和翻译,没想到冯如玉的学习能力很强。
想想也能理解,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正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朱由检需要一批懂外语的人,将来培养成外交官。
今年是1645年,远在英格兰的伟大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牛顿应该两岁了吧?
朱由检想着过些年把牛顿从大不列颠带回来。
这么牛逼的人物,来西山学院当名老师应该不错。
哦,还有布莱士·帕斯卡,这也是天才级的人物,十七岁就能写出圆锥曲线论,世界第一台数学计算器就是人家发明的。
对了,还有奥托·冯·格里克,这也是大神,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朱由检发现欧洲在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诞生很多伟大的天才,从而推动整个近代科学的发展。
反观自己这边,大清刚入关不久,想着干掉南明和张献忠这两个心腹大患。
朱由检一边啃着窝窝头,一边教习冯如玉对英语的如何发音,如何看懂音标,包括英文对应的意思。
冯如玉那双清澈的眸子里透着对这个世界的向往,问道:“陛下,在太平洋的对面真的有北美洲和欧洲吗?”
朱由检:“是啊,如果想去的话,不仅学好英语,还要学会法语和拉丁语!那边的人说话都用这几种。”
十七世纪,欧洲那边的语言也比较多变,并且各个国度之间常常发起战争。
朱由检则在声望商店里面看着可以兑换的轮船,从简易的木船到各种巨轮和军舰。
他知道未来必须要闯出去,不仅局限于眼前,什么第一岛链,第二岛链通通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