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总不能连女人还不如吧?
天色逐渐泛起亮光,吴月娘披着风衣,率领一支五千人的队伍前来支援李国桢。~s′l-x`s~w/.!c-o.m+
宋守义亲自率三千将士们把守喜峰关。
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喜峰关,肯定要固守,防止满清的援军通过喜峰关绕道。
春天的沙尘天让吴月娘皮肤看起来粗糙不少,不过她的眼神却散发着坚毅,当年赫赫有名的红娘子也是身经百战,从无数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
如果不是遇到狗崇祯,吴月娘的人生轨迹大概率是追随李自成南征北战。
经过太多的悲欢离合后,吴月娘只想快点结束战争,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
这时,前方有斥候前来汇报。
“将军,发现前面有清军斥候的活动轨迹!”
吴月娘勒住战马的缰绳,下令全军暂缓前进。
她拿出望远镜观察敌情,依稀可以看到远处永平府的轮廓,就是永平府的城墙好像坍塌一部分,新修的城墙颜色跟原来的城墙有着明显区别。
身边的将领说道:“据说清军派数万大军围住永平府,靠我们这点人手很难撕开防线!”
吴月娘抿了抿嘴:“我们在数量上确实不占优势。”
她在思考究竟怎么把运送的粮草交给李国桢,是沿途骚扰清军,吸引对方的注意,还是选择硬攻,撕开清军的防线,顺利跟李国桢汇合。*s¨i¨l/u?x_s?w·./c?o\m~
之前飞鸽传书,吴月娘得知永平府的粮食不多,如果清军长期这样围下去,饥荒都能让李国桢的大军溃败。
吴月娘问道:“我们还有多少弹药?”
属下答道:“有三发迫击炮的炮弹,要不要轰他们?”
吴月娘觉得三发炮弹要留在关键时候出手,现在还不到时候。
攻下喜峰关的时候,他们在喜峰关发现清军囤积的粮食,很明显清军打算长期驻守,只是谁也没料到吴月娘会带人从悬崖底下杀出来。
与此同时,清军这边的斥候也发现吴月娘,他们通过观察发现是给李国桢运送粮草的队伍。
斥候把消息禀报给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盯着地图,问道:“除了这支队伍,有没有发现别的队伍?”
斥候回答:“没有发现,他们是一支孤军,属下猜测应该从喜峰关过来的!”
济尔哈朗一阵头疼,当初多尔衮亲自带兵拿下喜峰关,这么快就易主,如果喜峰关还掌握在他们手里,明军早就败了。
旁边的辉塞主动请缨:“给我一支三千人的队伍,我去拿下他们!”
济尔哈朗不太同意:“他们掌握着火炮,你去太危险了。*看`书.屋` ?追¨嶵?欣.章^結~”
辉塞:“将军,你觉得明军现在还有多少火炮?当初攻打喜峰关时,他们的火炮就消耗差不多了,逃回来的将士们说明军靠的是冷兵器!”
济尔哈朗的性格就是太过谨慎,凡事都会在脑海里推演多遍。
他率领着整整五万清军主力部队,为了这一战,多尔衮把精锐都给了阿济格和济尔哈朗,山海关那边就留守不到三万人。
现在留在山海关的是和硕礼亲王代善,原本代善得罪皇太极被罢官,剥夺官职和兵权,闲在家里,后来皇太极的去世,代善联合多尔衮拥立福临称帝,从而重新获得筹码。
多尔衮回盛京养伤,特意把代善调到山海关统领一切事务。
赫赫有名的关宁铁骑也被多尔衮分化的差不多了,吴三桂连同女婿夏国相和胡国柱等将领被多尔衮带往盛京。
多尔衮说带他们面见顺治帝,让他们接受皇帝的册封。
吴三桂不是傻子,多尔衮带自己回盛京,而把关宁铁骑留下,就是为了解除他手中的兵权。
一只没有牙齿的老虎,将来还有什么威胁?
祖大寿和洪承畴则被多尔衮留在山海关。
济尔哈朗在辉塞的请战下,收起思绪,他说道:“我给你一支五千人的队伍,你负责打退他们,记住,千万不要恋战!尤其你不要冲在最前面!”
辉塞拍着胸口保证没问题。
很快他接到济尔哈朗的军符,亲自去外面的营帐点兵。
浩浩荡荡的清军组建完毕,跟随辉塞冲出大营,手底下的将士们早就憋不住了,仰天发出尖啸。
他们是马背上起家的满人,擅长的就是骑射,不像笨拙的明军,只会用步兵来进行穿插。
双方斥候在外围奔袭,汇报着见到情报。
辉塞伸出手臂,肩膀的苍蝇展翅高飞,发出一阵清脆的唳叫声。
这支苍鹰是辉塞亲自驯化的,游牧民族往往需要一只强壮的苍鹰用来驱赶狼群的袭击。
吴月娘听到天空的响声,忍不住抬头看去,一只展翅的雄鹰在天空盘旋。
她的眼睛不由眯起来,下令全军戒备。
远处传来泛黄的尘土,斥候前来禀报,说大规模清军朝这边袭来。
吴月娘知道这一战避无可避,她拔出腰间的刀宣布迎敌!
清军的骑兵速度很快,灵活的变换着阵型,从尖刀形改成扇形,最后又分成两路似乎要包围吴月娘。
吴月娘下令迫击炮进行反击。
轰的一声!
迫击炮的炮弹在清军阵营炸开,造成的死亡不过十几人,根本无法影响大局,除非是那种饱和的迫击炮。
辉塞低伏在马背上,拼命挥着马鞭。
双方隔着荒草相遇,快速奔跑的马匹很难被迫击炮击中,并且辉塞没有首接冲过来,而是绕到吴月娘两翼,似乎想要迂回包抄。
吴月娘冷静的指挥着手底下的将士变换阵型,弓箭手躲在里侧弯弓搭箭。
有将领跑过来,对吴月娘说道:“清军要包围我们!”
吴月娘盯着前方游弋的骑兵:“沉住气,他们兵力跟我们不相上下,凭什么包围我们?”
手底下的将士们惧怕清军的威名,莫名的有点慌,看到吴月娘临危不乱的样子,又强行冷静下来。
吴月娘是个女人,咱们总不能连女人还不如吧?
喜峰关一战,让吴月娘的名声彻底打响了,身先士卒,第一个冲上去,也是杀敌人数最多的。
终于,吴月娘看准清军的薄弱环节,下令发起冲锋。
双方的骑兵队伍在迅速拉近,吴月娘双腿夹紧马腹,弯弓搭箭,三连发的箭矢笔首的射向对面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