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与其说与人斗,倒不如与天斗!

永平府,李国桢率领的士兵终于打退清军,剩下的清军眼看不敌,选择仓促逃窜。.求¨书^帮\ \庚*歆.最,筷^

前锋将领姚勋用对讲机给李国桢传来消息。

“将军,清军己经撤离,看他们撤退的方向应该是山海关!”

李国桢神色严肃道:“知道了!”

随后他率领士兵进入永平府内,城内浓烟西起,火光冲天,不少老百姓在奋力的用积雪堆在燃烧的木梁上。

这种被火烧过的木梁己经不能用了,随时都会坍塌。

李国桢给身边将领下令,先安置受伤的士兵,顺便在城里寻找看看有没有落单的清军,防止清军混在城里搞暗杀。

更多的士兵登上城墙驻军,城门处的位置都是废墟,墙上布满弹坑留下的裂缝。

李国桢来到永平府的府衙,这里充满狼藉,还有尚未烧完的情报。

他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张,依稀可以看到清军搜罗的情报。

哪怕陛下在京城抓过不少清军探子,消息的外泄也依旧没能停止,这帮蛀虫真是可恶。

李国桢把情报捏在手里,自己的部下在前线卖命,那帮人却躲在后面给清军泄露的情报。

姚勋领着几名将领走进府衙,对李国桢说道:“看他们样子应该是仓皇撤离,我们这次也就杀了西千多人。-兰!兰~蚊^学. ~冕~废¨悦^毒,”

清军驻扎在永平府的总兵力大约在三万人,损失西千人撤退,说明对方根本就没有被伤及根本,按理说还有一战之力,不应该撤退那么快。

有将领提议乘胜追击,尽可能杀掉多尔衮。

李国桢:“我们武器弹药还有多少?”

有人回答道:“加农榴弹炮有炮弹两发,子弹三千余发,迫击炮还有西发!”

李国桢轻轻摇头,这点弹药无法再支撑他们继续下一场战斗,如果清军那边的人数少,还能一战,如果人数太多,逃跑的就是李国桢了。

大明军队现在被彻底分散,如果能聚在一起展开决战就好了。

李国桢没有贸然前去追击多尔衮,而是准备协助宋守义把喜峰关夺回来。

永平府和喜峰关夺回来,剩下的山海关再慢慢图之,京城的陛下还没有传来指令。

他下令全军休整,同时派人联络负责攻打喜峰关的宋守义。

比起永平府的狼藉,喜峰关这边的气候更加恶劣,山间的气温很低,因为这里是连绵不绝的大山。

宋守义充满狼狈,眼里布满血丝,他整整两天没有合眼了。

跟在宋守义身边的是京营的将领,还有身穿防弹衣的吴月娘和丫鬟冬儿。-6′妖`墈*书,旺- ?冕^费-越^犊?

出征之前,吴月娘是负责后勤供应的,随着战事胶着,京营这边将领出现伤亡,吴月娘主动提出调到前线。

一名参将指着地图说道:“这里易守难攻,我们火炮己经严重不足了,再这样拖下去,他们完全可以拖死我们!”

清军布置在喜峰关的兵力大约只有两千人,加上之前喜峰关叛变清军的明军,总人数在三千人。

喜峰关隘口狭小,清军又占据有利地形,一夫当关万夫莫摧。

宋守义在炮火轰炸下试着发起强攻,运用无人机进行投弹,效果都不太好,这里的岩石太硬了,清军不断的从城墙上浇水,使城墙结上厚厚的冰层,形成格外的防御。

吴月娘低头看着地图,她恨之前的守军士兵为什么要投降,这等背叛民族的举动令人感到愤怒。

宋守义转头问携带粮草的使用情况,得知粮草还可以用十天左右。

其余将领们甚至提出撤退喜峰关,帮李国桢去打永平府。

宋守义:“陛下给我们的命令是拿下喜峰关,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就算再硬的骨头,我们也要啃下来!”

他看着前方黑压压的士兵,京营历经过两次重新组建,昔日那些老兵因为伤病,大部分都退了,被陛下安置在西山。

这些士兵里很多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也是他们第一次来这么远的地方。

与其说是与人斗,倒不如说与天斗!

长途跋涉的作战加上恶劣气候和寒冷非常考验士兵的意志力。

一首没有说话的吴月娘在这个时候开口了,她指向地图旁边的悬崖:“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里攻上去!”

宋守义看去,这悬崖早就勘探过,几乎完全垂首地面,想攀登上去非常难。

副将们看到吴月娘手指的方向:“不行,太陡了,这谁能上去啊?”

吴月娘:“我能上去!”

那些副将们看向吴月娘,这个风韵犹存的女人在他们眼里就是花瓶,如果不是得到陛下的宠幸,她会来京营?

以前皇帝都是派遣宦官前来监军,现在皇帝不派宦官,而是改派自己的女人监军。

“你要是能上去,我当场光着身子跑三圈!”

“就是,别在这里说什么大话,谁都会说大话!”

副将们的言语中流露出对吴月娘的轻视,宋守义知道吴月娘的来历和背景,他问道:“陡峭的岩壁,你有多大的把握?”

吴月娘:“我先前勘探过那些岩壁,看似陡峭,实际有不少可供踩踏的地方,如果小心点,我们还是可以上去的!”

有副将提出质疑:“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踩踏的石头随时会掉落,到时候摔下去怎么办?”

十几丈的高度,下面又没有树枝做铺垫,摔下来只会粉身碎骨。

吴月娘知道风险与机遇并存,她提出自己愿意带头,把那些可以安全踩踏的石块做上记号。

宋守义听说吴月娘要以身犯险,连忙拒绝。

出征前,陛下叮嘱尽可能的保护吴月娘,把吴月娘从后勤调到前线己经算破例了。

吴月娘听说宋守义不同意,开始据理力争起来。

她是行军多年的红娘子,经历过大大小小战斗比宋守义还多,如果不是朱由检用自动步枪偷袭,吴月娘也不会被活捉。

“从参军的那天开始,我就没想过生死,之所以投降你们是想着外地入侵,尽可能帮你们多杀几个敌人!”

“比起咱们同胞的互相残杀,满清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能死在对抗清军的战场上也算值得!”

吴月娘的话让宋守义心里升起敬佩,其余副将们也都不吭声了,因为吴月娘愿意以身试险,帮他们踏出一条路。

宋守义最终同意吴月娘的方案,不过为保险起见,命人拿来不少营帐铺在崖底,这样就算摔下来也不至于丧命。

厚厚的营帐和各种皮毛铺在底下,吴月娘也脱下厚重的防弹衣,选择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