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就在多尔衮和范文程以为明军的诡异攻城只有一波的时候,不等他们喘口气,第二波攻势就杀过来了。.m!y.j\s,c¢h`i\n¢a^.′c`o¨m!
多尔衮连忙指挥士兵撤下城墙,尽快前往室内躲避。
黑压压的士兵争先恐后的沿着城墙往下走,头顶再次传来嗡鸣声。
有些士兵为了活命,不惜跳下高耸的城墙。
多尔衮也在亲兵的护送下,仓皇的撤离城墙,连洪承畴和祖大寿也同样惊慌不己。
轰!
轰!
最后一发炮弹准确无误的落入城墙的楼梯处,密集的人群被炸倒大片,祖大寿躲进角落才幸免于难。
不知为什么,看到清军这样仓皇逃窜的背影,祖大寿眼眶瞬间泛红了。
他爱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明军有这样的进步,是祖大寿从未料到的。
无人机在投掷完炸弹后再次撤回去。
有第一波就有第二波,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第三波。
多尔衮等将领也不敢在城墙上面坚守,纷纷撤到房间里。
怎么办?
明军要是这样进攻下去,永平府还怎么守住?
多尔衮把问题抛给在场的众多将领们,有将领提议用巨型弓弩把它们射下来。′墈^书^屋-晓′税-徃/ ¨追_嶵`歆\蟑`截′
范文程觉得巨型弓弩确实可行,问题是巨型弓弩大部分布置在喜峰关,永平府这里只有三台,并且巨型弓弩的拉动需要时间,天空飞的那个东西异常灵活,能左右腾挪,准确率大大折扣。
多尔衮看向一首没有说话的洪承畴和祖大寿,问起两人知不知道明军这种攻城东西的来历。
祖大寿苦笑道:“摄政王,我们真不知道有这种东西,应该是明军最近才研究出来的吧。”
洪承畴也跟着说:“如果早有这种东西,当年的松锦之战,明军也不会落败!”
清军这边的将领听到洪承畴说这等大逆不道的话,立马拔刀相向。
最后在多尔衮的制止下,对方才愤愤不平的收进刀鞘。
当务之急应该如何守住永平府才是正解。
最后多尔衮看向范文程。
范文程连连摇头,他对宏观战略决策有着独到的眼光,对这种战场上的厮杀知道的太少。
最关键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天上飞的那个东西是什么来历,太他妈神秘了。
就在所有人都举棋不定的时候,天空传来一阵破空声,紧跟着轰的一声巨响。′丸^本*榊-戦, ?免?沸^越+犊′
这个响动规模远超过刚才无人机的投弹,使房梁的尘土簌簌落下,所有人都灰头土脸,窗外更是响起士兵们的呼喊声。
“怎么回事?”
“地震了?”
清军将领推门出去,映入眼帘的一幕让他后面的话硬生生卡在喉咙。
坚硬的地面上炸出一个非常深的坑。
轰!
又是一声炮响,宛如烟花在平地炸开,那些木质房屋轰然坍塌,尘埃西起,大量清军士兵逃窜着。
多尔衮和范文程等人急忙赶来,看到前方的深坑,呼吸都要凝滞了。
这里位于北方,被冻得异常坚硬,寻常铁骑挖下去只能留下浅浅痕迹,现在反而被炸出大坑。
很明显是明军火炮造成的,问题是自己这边的火炮都在城墙上,而士兵恐惧天上的无人机,都不敢登上城墙。
死局!
有清军将领站出来,提议建议多尔衮先撤离,撤到喜峰关。
多尔衮看着前方出现的无人机,沉声道:“撤什么撤,如果在这里打不赢,那么撤退到哪里都打不赢!”
永平府还有三万多名守军,多尔衮就不信明军会有那么多的炮弹。
他反行其道,下令打开城门,主动迎战!
这个冒险的决定遭到不少将领们的反对,从进驻到这里,他们做出的所有工事都以防御为主,而不是进攻。
更何况天寒地冻,谁也不知道明军还有什么诡异的东西等待着。
多尔衮知道不能拖延下去,通过刚刚无人机的投掷炸弹,判断明军应该没有多少储备,再说炮弹的杀伤力还不如火炮,绝对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影响军心。
凭借多尔衮的威严,很快有将领主动站出来点兵迎战。
数名将领纷纷举起手里的剑,三道城门打开,也有将领不顾危险,冒死登上城墙。
远处,李国桢通过无人机视角看到清军迅速反应过来,要打防守反击。
不愧为勇猛的清军啊,加上多尔衮亲自督战,对方的反应超过李国桢的意料,凭借无人机的攻势最多影响对方的心态,却无法独挡勇气。
如果清军全部展开冲锋,无人机能发挥的作用就很少了。
当然,无人机还可以用来进行斩首,问题是多尔衮藏身在哪里谁也不知道,无人机又不敢靠太低,太低的话容易被密集的箭矢给打下来。
从无人机的视角退出来,李国桢拿出对讲机给前锋将领姚勋下令。
“清军要出城打过来了,准备迎敌!”
低沉的号角声在军中吹响,被呼啸的寒风吹散在上方,第一集团军迅速召集,骑兵队伍,弓箭手队伍,燧发枪,自动步枪,马克沁机枪!
在阵营两侧还有两门迫击炮形成交叉火力。
这一战非常重要,关乎清军的战略进攻能否深入,同样关乎明廷能否重新夺回山海关。
清军的骑兵队伍浩浩荡荡杀出城门,城墙上方的火炮调整射击角度,对明军发起轰击。
哪怕天空有无人机的投弹,也架不住清军的视死如归。
洪承畴和祖大寿都被多尔衮派上城墙指挥。
祖大寿看着远处密密麻麻的明军,神色冷峻的挥手,下达反击的命令。
他不敢让清军士兵把炮口抬高,因为在祖大寿身边还有不少督战的清军将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隆隆的炮火声互相对轰,明军的迫击炮射程远超清军的红夷大炮,短暂的几发炮弹过后,永平府的城墙被轰得摇摇欲坠。
马克沁机枪还没有进行射击,因为没到最佳的射击距离。
清军的奔袭速度越来越快,那些清军士兵弯腰伏在马背上。
渐渐的,李国桢发现不对劲,在骑兵后面有大量的部卒奔跑,通过高倍望远镜可以看到那些部卒根本不是清军士兵,而是永平府的普通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