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一不小心坑了自己?
第一百三十二章一不小心坑了自己?
毫无疑问,
面对杨平安口中将剃须刀卖到国外市场,赚外汇的大饼,
杨厂长也很难抵挡住诱惑,足足沉思了好一阵子。
毕竟眼下的情况对他来说。
出口剃须刀赚外汇,
就相当于是一个如花似玉的大美人。
虽然长得漂亮,身材好,可不仅要求的彩礼高的吓人,
并且姑娘平时的开销,也不是他能够承担起的。
至于放弃出口的诱惑,
踏踏实实的只做基础款的剃须刀,赚国内的钱。
就相当于是一个长相虽然普通,但胜在勤俭持家的好女人。
虽然明知道这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但有着前面的妖艳贱货在搔首弄姿,就连杨厂长都不由陷入了迟疑。
直到最终,才凭着莫大的毅力摆脱了这种诱惑!
毕竟A8虽好,但不是他能够消费得起的。
即便咬牙贷款买下了这辆车,
可最终的结果就是,自身的经济能力难以偿还后续的贷款,
最终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
“杨工,”
随着杨厂长打定了主意,自然不忘对杨平安这个剃须刀的研发者通个气。
“我打算把剃须刀的事情上报到冶金部,”
“另外再跟毕主任说一说,关于在轧钢厂扩建生产线,负责销售你口中的基础款。”
“当然,厂里和部里都不会忘记你的功劳!”
虽然杨厂长也很想劝杨平安发扬风格,高风亮节的将剃须刀的设计无偿贡献出来。
这也是这个年代不少人都会做的事情。
可问题是,
眼前的年轻人不仅是剃须刀的发明者,还是厂里为数不多的八级钳工。
在毕主任那里也挂上号的。
要是因为这点事情惹恼了杨平安,
对方一气之下跑到了冶金部,或是被其他厂子挖走了!
估计这段时间,
因为轧钢厂多了一名不到三十岁的八级钳工,
被杨厂长没少拿这件事炫耀的其他厂长,恐怕都要咧着牙花子跑来看笑话了!
-----------------
不得不说,
杨厂长的效率并不慢。
到了第二天中午,轧钢厂的广播里就响起了广播员那激动的声音。
“各位工友请注意,各位工友请注意,现在播报一则通知,”
“我厂二车间八级钳工杨平安同志,在岗期间艰苦奋斗,勇于实践,研究出了一款领先世界水平的剃须刀。”
“经厂领导研究,上级部门指示,给予杨平安同志一千块钱奖金,并号召全体工友向杨平安同志学习,争取为我厂和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而随着这一通广播传遍了整个轧钢厂。
毫无疑问,
整个厂里的工人眼珠子都快红了!
一千块钱!
这可是足足一千块钱!
什么样的发明居然能够让厂里奖励一千块钱,
而且还当众在广播里进行了表扬?
一时间,
不少好奇的工友也纷纷开始打听起了情况。
很快,
便得知昨天下午发生在二车间的事情。
但即便一干工友们,羡慕妒忌得都快质壁分离了!
但在得知了剃须刀不仅引起了冶金部的重视,
还有可能建立专门的厂子和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东西销售到国外赚外汇,
也是让不少工人那颗妒忌和跃跃欲试的心,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一下子冷静了不少!
毕竟人性就是这样,
当你只比别人强一点的时候,就会遭到其他人的妒忌!
可要是发现,
你比其他人强了不止一点半点,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那么这份妒忌就会变成崇拜和羡慕!
而如今,
杨平安在轧钢厂的情况,就有些类似于这样。
如果说,
不到三十岁的八级钳工,还不足以震惊轧钢厂的所有人!
而在这之后,
杨平安又拿出了一款全新的剃须刀设计,
不仅惊动了厂领导,还引起了冶金部的重视,
甚至有可能赚外汇的时候。
也是让不少人那点阴暗的小心思,顷刻化为了乌有!
以至于,
到了中午食堂打饭的时候。
“杨工,秦工,你们两口子来吃饭啊?”
“来我这边呗,刚好我这前面就剩两个人……你们先排着,我还不饿!”
“杨工,”
“听说您昨天弄出来一个剃须刀,连冶金部那边的领导都被惊动了,”
“何止呢,据说冶金部那边领导还要研究建厂,到时候生产出的剃须刀,都能卖给外国人赚外汇……”
“那可是刀乐,美刀啊!”
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
面对这般热情招呼自己的工友,
似乎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的,都要跑上来跟杨平安混个熟脸,
甚至有些人还会郑重其事的找杨平安握手。
也是让杨平安实在无法拒绝,
等到好不容易应付完了热情的工友,才找了一个位子坐下来吃饭。
“嗯?”
“淮茹,你有没有觉得,最近大锅饭的水平下降了不少?”
在尝了一口饭盒里的醋溜白菜之后,
杨平安不由皱眉。
倒不是说他的嘴被养刁了,
毕竟每天在食堂就这么一顿饭,随便对付两口也无所谓了。
而大锅饭这东西,
也不能有太高的要求。
但架不住,之前从何大清那里得到的厨艺,
让杨平安在饭菜一入口的瞬间,就能感觉出了不同。
“平安,你忘了,现在傻柱不在食堂了,”
“估计这大锅饭也换了人,所以你才觉得不合口味。”
得,
经过秦淮茹这么一提醒,杨平安也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先前毕主任来轧钢厂视察,他顺手把傻柱介绍给了对方。
结果二人就和剧情中一样相见恨晚,
导致傻柱从轧钢厂的厨子,变成了毕主任家的私厨。
本以为等到贾东旭领了盒饭之后,
易中海一转头,发现傻柱也没了,十有八九要懵逼,
结果没想到,反倒是把自己也给坑进去了!
现在不仅傻柱不在食堂上班,
就连何大清也被杨平安忽悠的开了饭馆。
导致轧钢厂的大锅饭水平一下回到了解放前!
“嘶,这不成呀,”
“我就不信这么大个轧钢厂,居然连个做大锅饭的厨子都没有!”
当然,
杨平安这话多少有些冤枉了食堂的那些厨子。
要说大锅饭他们的确能做出来,但味道怎么样就不是这些厨子能保证的!
谁让现在还没开始公私合营,稍微有点手艺的厨子去饭馆打下手,也比在轧钢厂厨房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