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镇压云华,杨戬拜山

昊天的决断很快生效。

敖丙回东海探亲还未回归,最新消息已在人间散开。

云华仙子与凡人相恋,触犯天条,着打落凡间,无限期镇压桃山之下,再无回返天庭之日。

不仅如此。

下旨之后,数队天兵领命下界,前往斩杀杨天佑和云华所生三子。

群仙一时哗然,纷纷夹起尾巴做仙。

此前还在洞府中暗笑昊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下笑不出来了。

昊天对自己亲妹妹都能下此狠手,就是在警告群仙,可想而知若有再犯者,会是什么下场,他可正憋着火呢!

......

剑虚仙府中,苍玄将此事转述与连山,不由得感叹一声:“天帝下手可是真狠。”

连山哂笑一声:“天规就摆在那里,又怪得谁来?”

云华不过是天帝的妹妹,又不是天帝本人。

就连昊天本人还要注意影响呢!

苍玄闻言点点头:“弟子倒不是可怜云华仙子,只是可怜那三个孩子,就此丧命,有些可惜。”

连山嘴角轻挑,微微摇头。

那孩子可没那么容易丧命!

好歹是仙人血脉,生而不凡,其中杨戬更有气运在身,注定要保西周灭商。

大禹已整合人族势力,将人族共主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开启家天下的时代,建立夏朝。

夏朝已建,殷商还远么?

寻常人还看不见大劫的影子,但连山知道,道祖早已在暗中落子了。

岁月悠悠,光阴流转。

就当连山以为此事就这样过去,忽然感觉到泰山外两道陌生气息。

若是寻常时,这两道气息并不值得他注意。

自从大禹将天枢学宫尊为人族圣地,每年不知多少人族来此登山求学,出现陌生气息实属正常。

吸引连山注意的,乃是那气息中蕴含的一股仙灵之气,这是成仙后,方才会有的气息。

连山本以为是有仙人来此拜访,神识扫过后,不由得皱起眉头。

......

泰山外围。

杨戬背着杨婵,目光坚毅,咬牙攀登上石阶。

二人衣衫凌乱,沾染血迹,显然是奔波多日,全靠仙人血脉支撑,才没有倒下。

“二哥,你把我放下,独自走吧。”

杨婵年纪幼小,在奔逃时崴了脚,有气无力地趴在杨戬背上,孱弱说道。

“闭嘴!”

杨戬咬牙训斥了一声。

“我答应过大哥,一定带你活下去,怎可放弃!”

“可是......”

杨婵还要说话,却被杨戬打断。

“婵儿别担心,这泰山乃是人族圣地,传言圣师就居住在其中,圣师慈悲为怀,一定不会见死不救的!”

感受着背后杨婵微弱的呼吸,杨戬轻声安慰,脚下一刻不停。

眼前的天枢学宫已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出路!

其父杨天佑自幼饱读诗书,为了照顾病弱的父母,虽心中向往天枢学宫,却始终未曾前来求学。

直到父母先后病逝,杨天佑前往学宫途中,遇到了下凡的云华仙子,二人一见倾心,就此相恋。

云华身份尊贵,下界了自然也不会吃苦,二人建起奢华宅院,过了几年幸福日子,还诞下两儿一女。

孩子诞生后,杨天佑亲自教导几人识字,还向他们讲述人族先贤历史,着重提到天枢学宫,以及泰山上的人族圣师。

因此,当大哥拼死为弟妹搏得逃命的机会,杨戬果断地带着杨婵向泰山奔来。

日上中天。

火辣的阳光照射下来,杨戬额头沁出一颗颗汗珠,顺着脸颊流下,而后流淌过脖颈,打湿残破的衣裳。

这万道石阶乃是为考验学子所设,寻常人攀登至顶峰要月余时间,若是驻足停留参悟先贤语录,数月才登顶者也不少见。

从清晨到中午,即便以仙人血脉,兄妹二人也不过攀登到半途。

远方忽然吹来一阵凉风,随风飘来一片彩云。

杨戬被风一吹,蓦然抬头,转身看去,云头上数队天兵已现出身形。

“糟糕,他们又追来了!”

杨戬暗骂一声,急忙加快脚步,但转眼间彩云已飘到身前。

云头之上,数队天兵站在一位天将身后,神色肃然盯着石阶上的杨戬和杨婵。

“将军,是否要下去斩杀二人?”一位天兵上前询问。

洪荒皆知天枢学宫乃是连山所建,天兵自然也不例外。

“嗯,下手利索点,莫要惊扰了山上仙人。”

天将点点头,一挥手,身后的天兵纷纷俯身冲下云头。

杨戬看着从天而降的天兵,刀锋上闪着寒光,就要冲到眼前,心中一片绝望。

就在此时,一道金光从山顶飞来,落在二人身前。

“诸位且慢动手,贫道苍玄,家师截教副教主连山道人,还望诸位给个面子。”

金光散去,苍玄现出身形,朗声说道。

彩云从天而降,天将上前几步,拱手道:“见过上仙!非是我等不愿,实在是受天帝之命,不敢辜负天恩。”

言外之意,不是我不给面子,昊天还盯着呢。

苍玄微笑颔首,回道:“将军不必担心,只需回返天庭,报上家师名号,天帝自然不会怪罪。”

“另外,还请替家师带话给陛下。”

苍玄伸手一指杨戬和杨婵,继续道:“这二人之事,家师定会让陛下满意。”

天将犹豫一刻,再次点头行礼,而后带着天兵驾起云头,返回天庭。

既然截教的上仙已经如此说了,再坚持也是无用。

自己不过一个小小天将,哪里比得上截教上仙。

再者说,在天庭任职,一年不过几缕天道功德,还不值得为此送命。

望着彩云飞走,杨戬终于松了口气,转头看向苍玄,行礼拜道:“杨戬谢仙人救命之恩。”

苍玄微微点头,轻声道:“家师已在后山等候,你们跟我来吧。”

言罢,不等兄妹二人回话,苍玄一挥衣袖,已将二人卷起,再落地时已经在泰山顶峰。

杨戬只觉天地忽然暗了下去,再亮起时,观察四周,已置身一间大殿,殿中陈设简朴,却自然和谐,一位青衣道人趺坐蒲团之上,正打量二人。

苍玄上前行礼道:“师尊,人已带到。”

连山挥手示意,苍玄走到一旁,站在连山身后。

“你们就是云华仙子的孩子?”

“杨戬、杨婵,谢圣师救命之恩。”

兄妹二人见苍玄如此恭敬,哪里还猜不到面前之人是谁,仙人血脉本就天资不凡,思维更是敏捷。

连山点点头,打量着二人。

杨戬已是十四五岁的模样,虽然面露疲惫之色,但双目依然明亮,且身姿矫健,筋骨更是不凡,一股灵气从天灵冒出来。

杨婵还是小丫头模样,但毫不怯生,恭敬地站在杨戬身旁。

“可怜呐。”

连山摇摇头,叹息了一句。

杨戬闻言精神一震,出声道:“圣师明鉴,我父兄已被天兵杀死,母亲更被镇压在桃山之下,只留下我兄妹二人相依为命。”

“还望圣师垂怜,若能救我母亲,杨戬愿侍奉圣师左右,绝不违背。”

言罢,杨戬拜倒在地,杨婵见此亦随之拜倒。

连山摆摆手,哂笑道:“别误会,我说的可怜不是指你二人。”

杨戬闻言豁然抬头,满眼疑惑之色。

连山见此缓声解释道:“我说可怜的,乃是你舅舅,也就是天帝。”

“天帝杀我父兄,下此狠手,如何可怜?”

杨戬不敢置信,大声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