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龙族出海,划分九州
北海浩渺,一望无际。
连山抵达此处后,从云头落下,沿着上次前来的路径,快速穿行在海底,向水晶宫赶去。
海底中有微光洒下,斑驳清丽,各色鱼群漫游,悠闲自在,让人心旷神怡。
及至水晶宫前,正巧龙宫管事也从外部归来,望见连山身影,回忆一番后记了起来,急忙迎上前。
“什么人?”
看门的海族校尉正要拦住连山,却被赶来的龙宫管事一掌拍开。
“手下人眼拙,上仙不要见怪。”
管事告罪一声,上前行礼问道:“不知上仙前来何事,小的这就去通禀龙王。”
连山瞥了他一眼,笑道:“你可去告知龙王,连山来访,至于事嘛,就说他心心念念之事,时机已至。”
管事豁然一惊,而后又是一喜。
作为龙宫管家,他可太清楚敖顺心中念叨的事是什么了。
“是,上仙入龙宫稍坐,小的这就去!”
管事先领着连山在水晶宫坐下,又安排侍女奉上灵果茶点,才快步离开,寻找敖顺。
片刻之后,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敖顺人还未到,先是一串笑声先传了进来。
“哈哈哈哈,上仙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敖顺龙行虎步走进正殿,冲连山抱拳一礼。
“多年未见,龙王越发豪迈了。”连山起身回礼,赞了一句。
“上仙过奖了。”敖顺嘴角咧开,笑着回道。
龙宫管事此前禀报,他已知晓连山来意。
自从当年约定,已过上万年,本以为连山失约,心里那点期望被岁月日渐消磨。
送出的两件灵宝他不在意,以龙族的底蕴,区区两件灵宝而已,不值一提,但背后代表的意义,却让他垂头丧气。
莫非龙族要一直困顿在这四海之中?
今日本在演武场中修行,权当打发时间,没想到惊喜就找上门来。
“上仙,不知我龙族之事......”敖顺迫切地问道。
“龙王莫急,且听贫道说来。”
连山抬手阻止,示意敖顺不要着急。
敖顺尴尬地笑了一声,赔笑道:“是我关心则乱,上仙莫怪。”
言罢,敖顺挥手示意,殿中侍卫皆退去,二人各自落座。
敖顺端起面前酒杯,致辞道:“上仙远道而来,请满饮此杯。”
连山遥敬一杯,仰头饮尽。
缓缓吐出一口酒气,将水晶杯轻轻放在石桌上,连山看着敖顺,缓声道:“当年与龙王的约定,已经有了眉目,此番前来,一是通知龙王一声,二来也是与龙王敲定其中细节。”
多年夙愿得偿,敖顺强压心中喜意,沉声道:“还请上仙说来。”
于是,连山将人族治水,龙族相助,天庭敕封等事一一道出,敖顺眼睛越听越亮。
“好,好,好!上仙真是我龙族的大恩人,还请受敖顺一拜!”
敖顺从桌案后起身,冲着连山躬身拜道。
连山上前扶住,忙道:“当不得龙王大礼,贫道不过顺势而为。”
“此事对上仙而言只是小事,对我龙族却是天大之事,上仙恩情无以为报,日后若有驱使,我敖顺绝不推辞!”
敖顺看着连山,眼中神色激动,诚恳说道。
连山笑了两声,微微颔首,提醒道:“此事干系重大,须得四海龙王齐心,举龙族之力方可做成,还需要龙王联系其他几位。
“这是自然,上仙稍候,我这就遣人联络几位兄弟。”
敖顺抱拳示意后离去,留下连山在正殿之中独饮。
似是怕怠慢了连山,不一会儿,殿外走进两队蚌女,丝竹管弦之声奏起,蚌女翩翩起舞,水晶宫五光十色,让人意乱神迷。
俄顷,敖顺已安排龙族兵将前去请几位龙王,只言商谈龙族兴亡大事,而后返回水晶宫,与连山一同观赏歌舞。
数日之后,四海龙王终于聚齐,共同来到水晶宫中。
“二弟究竟何事如此着急?”敖广沉声询问。
为了赶路,他发动龙族天赋,急速来此,仅有几位道行深厚的将领随从。
“大哥莫急,且随我见过截教上仙。”敖顺提醒一句。
敖广听闻心头一跳,暗道莫非敖顺搭上截教的关系?
若是有一两位子弟拜入截教门下,也算给龙族留下一线生机。
“几位兄弟,这位乃是截教上仙,连山道友,也是我龙族的大恩人。”
“敖广、敖钦、敖闰,见过上仙。”
虽不知敖顺话中何意,但凭借截教的名号,已值得他们敬重。
“贫道连山,三位龙王。”连山亦起身回礼。
而后几位龙王落座,敖顺将与连山约定一一讲来,说到龙族有机会再入洪荒,敖广一拍大腿,赞道:“二弟做得好大事!”
敖顺露出一丝得意,又转瞬压下,回道:“全赖连山上仙神通广大,在其中奔走。”
敖广闻言起身,冲连山行礼道:“上仙对龙族有再造之恩,小龙没齿难忘。”
连山客气回道:“龙王无需多礼,我乃人族出身,此事对人族也大有好处,说起来,我与龙王还做过邻居。”
“哦?”敖广惊奇道:“不知上仙何时到访过东海?”
连山摇头笑道:“我此前在东胜神洲,花果山水帘洞修行过一段时日,地处东海之滨,正与龙王比邻而居。”
敖广哈哈大笑:“原来是如此缘分,若早知上仙在此,当上门拜访才是。”
谈笑间,敖广已将花果山,水帘洞记在心里。
而后,连山与几位龙王一番商议,定下细节,几位龙王点头后各自去准备。
......
三月过后,四海龙王准备妥当。
南瞻部洲,禹以治理江淮之功,声望日隆,请人族共主上表天帝,表文中未提龙族之事,只言人族饱受水患侵害,请天帝垂怜。
于此同时,四海龙王率族中忠臣,抬着一车车海族珍宝,赶赴天庭。
南天门外,宝光映日,四海龙王齐声高呼天帝恩德,龙族愿举族归顺,永不背弃。
昊天与诸位仙官正在凌霄宝殿朝议,耳听得四海龙王之声传遍整座天庭,嘴角已微微上挑。
但群仙环伺,还需注意威严,故面色郑重,派出太白金星带四海龙王上殿。
凌霄宝殿中,敖广为首的四海龙王昂首阔步,及至殿中,大礼参拜,上表以示臣服。
殿中诸位仙官望着自上古以来威名赫赫的龙族如此姿态,心中电闪雷鸣。
一些神灵看向昊天,心中崇敬天帝手腕。
还有少部分脸色忽红忽白,都是此前反对昊天下旨的神灵。
对于龙族归附一事,昊天在凌霄宝殿之上做出重要指示,言龙族虽上古之时有错,但祖龙以身担之,只要诚心悔改,造福洪荒,自可得天道宽恕。
四海龙王感动不已,当场发下天道誓言,永不背弃。
昊天欢欣不已,命太白金星拟旨,敕封四海龙神及洪荒各大江河湖泊驻守龙王,四海龙王领旨谢恩。
众神灵看着太白金星熟稔地掏出玉旨,对各处江河的龙王之位划分的一清二楚,哪里还不知道,今日之事乃是精心策划,天帝怕是早已收服龙族之心。
朝议过后,众神灵从凌霄宝殿鱼贯而出,三三两两结伴而去,小声探讨今日之事。
大多惊叹天帝不声不响做下如此大事,也有神灵看着龙族献上的一车车珍宝,笑谈天庭终于富裕起来。
......
敕封之后,四海龙王返回各自海域,召集龙族子弟。
四海龙王一声令下,道道龙族身影从四海腾飞而出,飞龙在天,龙吟声传遍洪荒,引得众多人族惊叹。
四海龙族一入江河湖泊,便施展起操控水脉的天赋神通,其中如黄河、长江、淮河、泾河、洞庭等重点水域,皆有龙王嫡脉子弟驻守。
一时间,困扰人族多年的水患问题,在龙族协助下得以平息。
作为此事的发起人,禹一时声望无量,人族共主舜本想传位于自己的儿子丹朱,奈何禹的声望太高,且通过治水一事,早已掌握人族资源调拨,刑罚管理等多项大权,早已不是他能钳制,干脆将共主之位禅让给禹。
禹上位之后,封赏群臣,重赏跟随自己多年的伯益等人,拜天枢学宫为人族圣地,又亲至武夷山,于人族祖庙之中祭祀圣母女娲与圣师连山,彰显正统之名。
最后,禹效仿苍玄以山河鼎镇压无支祁,命大臣采人族各地之金铁,铸成九鼎,以山川为凭,划分九州,以九鼎镇压人族气运。
至此,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人族彻底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