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样品出来
三人离开后沈浪回到办公桌前在QQ上给倪光南发了一条信息。
沈浪:“倪工,u盘芯片和mp3芯片能在12月份之前完成试产吗?”
倪光南:“沈总,晶圆厂那边给我们答复是12月20号前能到。”
沈浪:“我想让你们以盘古科技的名义,拿u盘和mp3这两款产品去参展,既然我们的产品都进入量产环节,那不拿去展示一下怎么行?”
倪光南:“沈总,这还真是个好主意,晚点我联系官方那边,让他们帮我们报名。”
沈浪:“嗯,另外您那边在组建个芯片销售部门,想来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订单。”
倪光南:“嗯,待会我就让人事部去安排,您要去参加这次展览吗?”
沈浪:“我就不去参加这个展览了,在我拿到港岛永久居住权前,您这边不要将我透露出去。”
倪光南:“好的,我知道了。”
...
1998年11月15号。
京城。
早上9点。
晨雪初霁,九点的天光漫过灰蓝色云层,将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楼群染成一片冷调银白。
主教学楼前的雪地被纷乱足迹拓出青灰色路痕,红底黄字的横幅斜斜垂挂——“电影《第一次亲密接触》开机仪式“的墨字洇着细微水痕,在朔风中簌簌颤动。
剧组成员裹着厚重的军大衣与毛线围巾聚集在台阶前,胶片摄影机的金属暗箱蒙着塑料布,冷凝水珠正沿三脚架钢骨缓缓滑落。
校方之所以痛快应允剧组进驻拍摄,不仅因小说原著中痞子蔡与轻舞飞扬的校园恋情需真实场景支撑,更因影片将启用大批学生担任群演。
阶梯教室里正分发着油墨印刷的临时演员招募单,表演系公告栏上新钉的剧组告示已被雪花濡湿边角,这场初雪裹挟着世纪末特有的浪漫气息,把台北故事移植进北国风物。
就在这个时张白芝、范小胖、李翠玲以及阿祖等演员穿着定制戏服出现在开机仪式前。
几人的出现也是引起在场学生的一片惊呼。
“哇,他们的衣服都好漂亮啊。”
“那几个女演员长得好漂亮啊,你们才她们哪个是女主角。”
“你们看那个是不是李加欣,她本人比电影上还漂亮,站在她旁边是不是范小胖。”
“胸大的那个肯定不是,李加欣肯定也不是,不是范小胖就是另一个女孩,我感觉范小胖也不是。”
“你怎么那么肯定她们几个都不是?”
“你看过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小说没有?她们几个跟轻舞飞扬一点都不像,回头你到我宿舍来拿书回去看好了。”
“同学你礼不礼貌啊,什么叫那个胸大的,那个是96界的学姐好不好。”
“啊,我怎么不知道96界有个真漂亮的学姐?”
“李学姐平常装扮有点小太妹,你没有认出来也很正常,没想到恢复正常装扮后,竟然可以这么可爱。”
“男主角好帅啊,妈妈,我要恋爱了。”
“是啊,是啊,这个男主角好帅啊,斯斯文文的爱死了。”
“你怎么知道那个长得帅的是男主角?”
“你这说的不是废话嘛,难道长得丑的是男主角。”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
摄影师给剧组所有人来了一个全家福。
随后众演员在王硕安排下举行开机上香仪式。
不过沈浪这个投资人并未来参加这一次的开机仪式,他可不想过早的暴露在广大民众的眼前。
...
与此同时。
深市,企鹅科技。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阿B带着两名工厂小工,推着两辆满载的手推车走了进来。车轮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哐当”声。
第一辆车上,整齐码放着5个造型各异的海景房机箱,大小不一,以醒目的白、黑、红三色为主打。另一辆车上则堆叠着几款样式更传统的机箱,显然是阿B他们自主研发的成果。
“浪哥,样品都带来了。”阿B抹了把额头的汗,语气带着点兴奋。
沈浪从办公桌后站起身,目光扫过两辆车,赞许地点点头:“效率挺高的嘛。”
他径直走向那堆海景房机箱,俯身拿起一个精巧的iiAtx机箱掂了掂。入手沉甸甸的——在这个材料选择有限的时期,这些1.0规格的钢板机箱每个都重达三四斤,装上主板电源后,怕是要突破十斤大关。
沈浪眉头微蹙,将机箱在手中翻转查看,然后抬头看向阿B:“这个机箱,造价是多少?”
阿B立刻上前一步,指着沈浪手中的iiAtx机箱,又依次指向推车上的其他款式,语速清晰地报数:“按一万个的量算,这个小的成本是170块。光是这两块亚克力板就要50多块。
喏,这个铝合金边框的最贵,单个就要560块软妹币。这个红色的165,白色的170……”
他如数家珍般将每个机箱的成本一一报给沈浪。
沈浪听完,将手中的iiAtx机箱轻轻放回推车上,沉吟片刻后开口:“工艺确实都不错,看得出下了功夫。但最大的问题还是重量太重。”
他用手掌拍了拍旁边一个机箱的侧板,发出沉闷的响声,“你们得多跑跑,多找几家供应商,看看有没有更轻、更好的替代材料。想办法把重量降下来,板材厚度减了,成本自然也能跟着降。”
他踱了两步,目光落在亚克力板上:“亚克力板也是,多找几家厂家询价,大批量采购肯定能把价格压下来。”
沈浪站定,看向阿B,语气变得郑重,“以后做机箱成本估算,全部按十万个的量来算。采购谈判也按这个量级去谈。这样才有空间去压采购成本。
我建议,你们内部可以组建一个专门的供应链小组,以后采购这块就交给他们统一负责。成本控制,对企业来说,是命脉。”
“明白了,浪哥!”阿B眼睛一亮,用力点头:“这事我回去马上落实!”
他边说边把另一辆推车拉到沈浪面前,带着几分期待,“浪哥,你再看看我们自研的这几个传统机箱怎么样?”
沈浪“嗯”了一声,随手拿起其中一个机箱放到旁边的桌子上。他熟练地拧开螺丝,拆下背板,仔细查看内部结构。
手指划过板材边缘的卷边处理,光滑不割手;又摸了摸内壁,防静电涂层均匀覆盖;整体工艺在他眼中,确实是当前能做到的最好水平了。
看完,沈浪将背板装回,把机箱放回推车,评价道:“挺不错的。成本呢?”
阿B立刻回应,语气带着点自豪:“62块一个!”
沈浪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质量过关,成本也控制得很好。待会儿我给你个联系电话,你把这些机箱样品送到华强电子世界去。”
“好的,浪哥!”阿B爽快地应下。
沈浪接着问:“在新厂房建成投产之前,你们现有的产能,一个月最多能做多少个?”
阿B摸着下巴盘算了一下,答道:“如果开足马力,24小时三班倒的话,最多……能生产一万个。”
沈浪点点头:“行,那就先以保证给我的供应为主。至于你们对外卖多少钱一个。”
他顿了顿,看着阿B,“待会儿你自己跟那边的人谈,虽然都是我旗下的产业,但是公私还是要分清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