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第五代电机与折叠工艺
2000年1月5日。
玩家国度电子厂。
办公楼顶楼总裁办公室。
“叮咚~”
清脆的门铃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沈浪头也未抬,随手按下桌角的开关。
办公室门应声而开,诸葛睿步履沉稳地走了进来,反手将门在身后轻轻掩上。
他快步走到宽大的办公桌前,微微颔首,将手中一个三角形的塑料物件小心地放在了光洁的桌面上:“沈总,这是您让张工做的充电器,全球专利也已经提交上去了。”
沈浪这才抬起眼皮,伸出修长的手指,拈起那个小小的充电器。他将它在指间翻转、审视,确认正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后,又轻轻地将它放回原位。
这东西正是在过几年风靡全球的万能充电器,这东西生产成本也就两三块软妹币,但是卖到欧美最少能卖10美刀,在手机电池一体化出来之前,这东西一年卖个两三百万个应该不是问题。
沈浪身体向后靠进真皮座椅里,目光重新投回桌面文件,简洁地吩咐道:“寄到义乌去给新龙商贸刘总。”
诸葛睿立刻探身上前,再次拿起桌上的充电器,点头应道:“好的,沈总。电池研发部门的人员已经配齐了,您这边什么时候有空跟对方见一面?”
沈浪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文件上,手指轻叩了下桌面,说道:“嗯,安排他过来见上一面吧。”
诸葛睿立刻站直身体,干脆地应承道:“好的。”
他快速扫了一眼沈浪的神情,确认没有其他吩咐后说道:“那我这就去安排。”
说罢,他利落地转身,快步离开了办公室,门锁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
20分钟后。
办公室厚重的门被再次推开。诸葛睿侧身引导着一位约莫三十五六岁、面容沉静中带着学者气息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两人在宽大的办公桌前站定。
诸葛睿上前一步,对着端坐于皮椅上的沈浪介绍道:“沈总,这位是电池研发部门的龙修文,龙主管。”
名为龙泰宁的年轻人闻言立刻微微欠身,目光沉稳地望向沈浪,礼貌地问候:“沈总好。”
待介绍完毕,诸葛睿无声地朝沈浪颔首致意,随即脚步轻缓地转身退出了办公室,并小心地关上了门,留下沈浪与这位新来的博士单独对话。
沈浪身体微微前倾,深邃的目光直视着龙修文,开门见山地说道:“龙博士,你们的任务也是非常简单,就是研究当前主流锂电池,你们除了研究新型正负极材料以外,我需要你分出心研究锂电池折叠工艺。”
龙修文是深市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清华大学刚刚毕业材料学博士生,在学校期间就参与多项锂电池研究项目,在锂电池这方面也是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在这个行业里面可以说是不可多得人才。
龙修文挺直了腰背,目光毫不回避地迎向沈浪,直言问道:“沈总,不知道给到我这边的研发费用是多少?”
在他看来搞研究这东西最看重就是研发费,如果研发费用不够他就是铆足劲去干也没用,所以他才会去问沈浪会给他多少研发费,如果沈浪给到的研发费不符合预期,那么他会在今天下午提交辞职信。
并不是说他想要在研发费上贪污多少钱,而是做材料研发就是这么的烧钱。
沈浪身体向后靠回椅背,十指交叉轻搭在桌面上,神情自若,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第一期我给你5000万的研发费用,你要是能在花光这笔钱之前,拿出一定的研究成果出来,那么下一笔研发费就会翻倍。
如果你在花光这笔钱之前,没能拿出任何研发成果,那我只能跟你说声对不起,毕竟这钱不是大风刮过来的,即使你没有在这上面贪污任何一分钱,可是你却没能带来任何成果。
这根我把钱丢到水里有什么区别,我把钱丢到水里还能听到响声。”
龙修文眉头几不可察地轻蹙了一下,他抿了抿唇,再次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探索和好奇:“沈总,我能问一下为什么要往折叠工艺方面研究吗?”
沈浪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着用词,然后清晰地解释道:“这是我在哈佛听到一名老教授提出的观点。叠片结构能避免卷绕工艺的‘C角’空间浪费,空间利用率能提升约5%,相同体积下容量更高。
而且没有卷绕弯折应力点,能更好地避免析锂和隔膜穿刺风险,热失控概率也会更低。”
他身体再次前倾,目光灼灼地锁定龙修文:“如果这名老教授说的都是真的,你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龙修文专注地听着,眼神中思索的光芒越来越亮。在沈浪说完后,他重重地点了一下头,神色变得认真而坚定:“沈总,我明白了,我会按照您的要求,分出一部分的精力,去研究锂电池折叠工艺。
另外这笔研发费花光之前,我一定会拿出一定研究成果出来,否则我这十几年的书真是白读了。”
沈浪对于他自信的样子十分的满意:“嗯,行,那你去忙你的事情吧。”
...
就在龙修文离开没多久。
沈浪收到张彭泽发来的消息,他们已经研发出第5代电机,功率方面提升到400w,电机效能提升35%,寿命预测达到3万小时,成本相对比第二代下降了22%。
一组48伏20安电池载重200斤的情况下可以行驶35公里,这个3里程是按照实际载重200斤的情况下测试出来的,这个成果与后世的电动车已经相差无几了。
说白了就是直接拿来生产电动车都可以了,只可惜这会的铅酸电池还太贵,否则沈浪直接投钱进去生产电动车了。
另外张彭泽还要申请1000万研究费用研发第四代电机以及72伏的电机。
张彭泽的团队与刚建立的时候不同,他的研发团队人数已经增加到50人,研发费用也比以前高了十几倍,不过研发效率上面确实提升不少。
虽然不能说研发费用和研发成功成正比,但是也没有超过预期多少钱,这个预期自然是智库那边定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