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恶的呃呃呃

第二百五十七章 双头鹰旗帜

不客气的说,对于多哥兰周边的土著而言,他们到了多哥兰就像第一次进城的农民,或者第一次走进农村的市民一样,充满了新鲜感。_优!品!小¢说¨旺` +醉?新\蟑/踕*哽-鑫¢哙′

多哥兰虽然也是殖民地,规划至少有几分本土的样子,对比周边国家殖民地更是“十分发达”。

虽然多哥兰的人口也就三十多万,并不算多,地广人稀,但是隔壁的上沃尔特,达荷美还有加纳,人口也没有比多哥兰多到哪去,就比如达荷美总人口在一百万左右,也就是多哥兰的三倍。

可是,多哥兰的人均生产力也是达荷美的数倍,并且交给本土的税收比例比周边地区低,还能接受本土的一些补助和扶持。

换而言之,东非在多哥兰做的是长期生意,就像投资重工业一样,周期长,利润低,但是这对多哥兰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多哥兰的经济状况比周边更加健康。

鲁比罗拉随着商队一路走来,也确实见识到多哥兰和达荷美的一些区别,多哥兰北部的道路状况,还有治安确实要超过达荷美。

他望着更加平整的土地说道:“多哥兰的建设确实比达荷美好一些,不过,也很有限,无非他们在细节上做的略微强一些。”

对于鲁比罗拉的这个判断,萨库玛摇了摇头:“阁下想的有些简单了,你之所以认为多哥兰比达荷美只是略微强一些,完全是去的地方还不够多。”

他伸出手指着南方说道:“多哥兰真正繁荣和发达的地方在南边,而北边只是多哥兰最贫穷和人烟最稀少的地方。”

“其中有着十分巨大的区别,在多哥兰的南部,主干道全部都是硬化过的,也只有一些小路才和北方差不多。据我所知,多哥兰北部只有两条硬化公路,可这在达荷美也是极为罕见的。”

多哥兰北部的两条硬化公路,实际上就是连接洛美和达庞镇,纳蒂廷古的两条公路,以前,东非建设这两条公路,除了经济上的考虑以外,目的主要有两条,一个是军事,一个是移民。

对于多哥兰这种地形,交通建设可以参考越南和秘鲁这两个国家,而且多哥兰的地形更加平坦,只需要建设一条南北走向,长达六百公里的公路,东非军队就可以快速抵达多哥兰绝大部分区域。

萨库玛接着说道:“还有南部可以看到大量已经开辟的农田和种植园,而北部多哥兰就很少看到,只有纳蒂廷古周边的农业规模还算比较大。”

“多哥兰南部的城市和小镇,数量也更多,而且每一座单拎出来,恐怕都不比波多诺伏差!”

波多诺伏也就是达荷美殖民地首府,前世贝宁的首都。~微*趣¢晓!税*蛧′ _首,发+

在前世波多诺伏是贝宁首都,但只是贝宁的第二大城市,被沿海的科托努市超越。

不过,现在波多诺伏依旧稳坐达荷美经济最发达城镇的地位,这其中还和东非有些关系。

前世,科托努经济超越首都波多诺伏,海运优势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法国人在殖民时代的政策对两座城市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虽然波多诺伏在1894年被法国人选为殖民地的首府,但所有的经济活动、交通枢纽和现代化设施都集中在科托努。科托努市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经济首都,甚至是第二行政中心,人口随着就业机会的增加而快速增长。

正是因为法国人的做法,到殖民时代末期,科托努在人口和经济体量上已经远超维达和阿波美等古城,并与行政首都波多诺伏并驾齐驱甚至实现反超。

而在本时空里,法国人根本不敢把大量资源投入到科托努的建设上来,因为科托努无法给法国人带来安全感,这座港口城市,直面强大东非海军的威胁,反而距离沿海还有一段距离的波多诺伏更有安全感。

科托努和东非多哥兰首府洛美市还不一样,毕竟洛美港属于西非顶级的深水良港,更加适合海军主力舰艇停泊,所以洛美港自身就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守卫。

而法国的科托努港,条件一般不说,法国也不可能在这里部署多少海军力量,毕竟达荷美在法国殖民地中,只能说属于中上游殖民地,受不到太多重视。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让作为殖民地首府的波多诺伏享受到了比前世更多的资源,巩固了其经济上的优势,至少在法国统治期间,科托努想像前世那样在经济上实现逆袭,难度就大了许多。

而作为法属达荷美第一大城市的波多诺伏市,发展水平远不及隔壁多哥兰的洛美,甚至在多哥兰城镇中只能排在第六的位置。

而还有一些多哥兰城镇,经济规模和人口虽然比不上波多诺伏,但是基础设施并不比波多诺伏差多少。

这也是萨库玛说波多诺伏说多哥兰随意挑出一座城镇都不比波多诺伏差的原因。

多哥兰的基建,并不能代表经济数据,但是却也是最能直观让人感受到和周边地区发展差异的外在特征。′墈¨书!君· .最_芯^蟑/劫\埂!新′筷^

这一点,就类似前世远东帝国许多不出名的县城,经济发展水平别看很低,可是其城建却比世界上许多中小国家和落后国家的首都还要强。

鲁比罗拉对于萨库玛所言,也陷入了沉默之中,即便不想承认,多哥兰的发展水平绝对是比达荷美要强的,他虽然没有去过多哥兰的首都洛美,但是见过多哥兰第二大城市阿内霍。

所谓的阿内霍实际上是多哥兰第二大港口城市,在德国殖民多哥兰以前,阿内霍才是多哥兰第一大港,只不过后来因为河流淤积,阿内霍无法满足现代港口发展条件,它就被洛美取代了。

但是,等东非殖民多哥兰后,对阿内霍港进行了综合治理和改造,又重新繁荣了起来,并且成为多哥兰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最重要交流港口。

而东非经营建设阿内霍的原因,则是洛美港的军事属性更强,所以为了军事用途,东非就尽可能的避免外国船只停泊洛美港。

当然,洛美港并不拒绝东非本国船只停靠,而东非本土本来就对多哥兰的影响最大,所以,即便阿内霍港取代了过去多哥兰外贸的地位,可依旧无法在经济上超越洛美港。

鲁比罗拉曾经就见识过阿内霍市,仅以阿内霍的发展来说,确实要超过法属达荷美的任何一座城市,包括首府波多诺伏以及第二大城市科托努。

不仅仅是鲁比罗拉,很多达荷美的法国人,甚至尼日利亚的英国人,都可能去过这座城市,和洛美一样,阿内霍在几内亚湾算是发达地区,消费和商业比其他地方要强的多。

当然,更有实力的人会选择前往东非本土城市度假,消费和旅游,毕竟东非西海岸距离几内亚湾也不远,卡宾达和罗安达更是赫赫有名的国际大都市,在整个南大西洋沿岸也没有竞争对手。

……

经过一天的行程,终于在傍晚前,萨库玛的商队赶到了纳蒂廷古,纳蒂廷古距离达荷美并不远,只有六十公里左右的路程,所以,很多达荷美商人会赶在太阳下山前抵达这座城镇。

而这时,鲁比罗拉也终于见到了这座位于多哥兰东北部的经济和军事重镇。

还没有进入城内,他就发现了纳蒂廷古的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纳蒂廷古上飘扬着的旗帜,那并不是常见的东非国旗,而是一面双头鹰旗帜。

“萨库玛,你们以前到纳蒂廷古,上面的旗帜也是双头鹰么?”

面对鲁比罗拉的询问,萨库玛眼里也闪过一丝茫然,他说道:“并没有,鲁比罗拉阁下,我记得以前纳蒂廷古的旗帜,一直都是东非的国旗,我们也称为雄狮旗帜,因为上面有一头狮子,而这杆绣着双头鹰的旗帜,我还是第一次见。”

听到他这么说,鲁比罗拉认为自己心中的疑惑,或许就和这面旗帜有关,不过双头鹰在欧洲并不罕见,普鲁士,沙俄,还有许多欧洲贵族都用过双头鹰旗帜。

当然,如果鲁比罗拉出生的早一些的话,他对于这面旗帜,可能就并不是这么陌生了。

因为纳蒂廷古上方飘扬的旗帜,正是曾经奥匈帝国君主旗,在1804年弗朗茨二世宣布成立奥地利帝国后,使用的就是这面旗帜。

其实,这面旗帜在奥匈帝国时代,也依旧被采用,但是只用于特殊场合,所以不再那么常见,所以鲁比罗拉才认不出,如果他是19世纪中期前的法国人,就能知道这面旗帜背后代表的意义了。

鲁比罗拉面色变得有些严肃,虽然还不知道这种旗帜的变化,蕴含着怎样的意义,但是他相信,东非肯定不会轻易把国旗放下,换上其他的旗帜。

“那就让我们进城里,再看看东非人在搞什么吧!”鲁比罗拉说道。

然后一行人就在萨库玛的指引下,进入了纳蒂廷古的街区。

刚一进入纳蒂廷古镇,鲁比罗拉就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比如纳蒂廷古正在施工改造,人员也很多,而且,这里还有不少车辆。

汽车在西非绝对属于稀罕物,可是在纳蒂廷古这座多哥兰东北小城里,鲁比罗拉一路上就看到了不少辆,这都是很反常的。

诚然,东非是世界“汽车王国”,可是不至于连最偏远的殖民地,汽车也如此泛滥吧!

带着满心的疑问,鲁比罗拉和商队租好了旅社,然后,他立马让萨库玛去打探消息。

半个小时后,萨库玛就带着情报进入了鲁比罗拉的房间进行汇报。

“什么!这里已经不属于多哥兰,而是哈布斯堡君主国?纳蒂廷古成了哈布斯堡君主国的首都!”

当得到萨库玛的消息后,鲁比罗拉内心被狠狠的震慑了一番,而他的表情也被萨库玛看在眼里。

“鲁比罗拉阁下,这个哈布斯堡君主国难道你有所了解?”萨库玛带着疑惑问道。

鲁比罗拉面色有些凝重的说道:“哈布斯堡君主国我确实听说过,只不过,这是一个历史上存在的国家,而且是曾经神圣罗马帝国下的国家,可是那个国家在欧洲,而且后来早就改名了。”

“现在它居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西非,并且还

有所谓的首都,这都让我十分意外和感到震惊……”

随后,鲁比罗拉和萨库玛详细的介绍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历史,以及这个家族所建立的国家。

“……最后奥匈帝国被德国吞并,这个帝国就等于彻底覆灭了,我们只知道达尔马提亚王国算是哈布斯堡皇室在欧洲最后的领土,而他们皇室的核心人员都到了东非。”

“本来以为哈布斯堡皇室流亡东非后,他们基本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可是现在看来,他们不仅没有甘于平庸,而是想在西非重新施展拳脚,甚至想建设西非版的哈布斯堡帝国!”

萨库玛听完了哈布斯堡皇室的传奇经历后也感到惊讶,毕竟欧洲他还是知道的,按照鲁比罗拉的话,他很难想象一个和法国一样强大的欧洲帝国皇室,跑到他们西非这块穷乡僻壤,重新创业,可是,事实就摆在眼前。

鲁比罗拉推测着说:“哈布斯堡皇室很大概率是想要学习南德意志王国,在西非重新开辟家族基业,就是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哈布斯堡君主国,他们的君主是不是鲁道夫皇帝?”

萨库玛这个时候说道:“他们的皇帝好像是叫做卡尔一世。”

听他这么一说,鲁比罗拉就有了七八分的确信:“那大概率是曾经奥匈帝国的卡尔皇储,不过想一想也对,就鲁道夫皇帝,恐怕也经受不了到殖民地来折腾。”

“不过,不管是鲁道夫皇帝还是卡尔一世,哈布斯堡君主国的建立,对于我们法兰西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消息,它透露出了危险的信号,那就是东非有可能借着哈布斯堡的这个傀儡政权,扩大他们在西非的地盘和影响力。”

“而这个哈布斯堡君主国的位置,刚好卡在我们达荷美和上沃尔特两地之间,如果哈布斯堡君主国未来真要对外扩张,那法国的利益最可能受到威胁,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把这个消息传递回波多诺伏。”

鲁比罗拉自然不会害怕这个滑稽的“哈布斯堡君主国”,毕竟都沦落到这纳蒂廷古这个小镇作为首都了,哈布斯堡君主国的面积还有国力,也能管中窥豹,并不强大,甚至十分弱小。

当然,如果单以周边某一处法国殖民地的力量,想对付这个过家家一样的哈布斯堡君主国还真不容易,毕竟法国在达荷美和上沃尔特的驻军力量也很过家家,也就能欺负非洲土著太过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