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机会

取得陈仵作侄子的关键证词,以及发现苏秀才尸骨被毁、疑似灭口的重大疑点后,孟樊超知道,案件的调查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越是接近真相,他越是谨慎。对手是经营多年的地头蛇,拥有庞大的关系网和绝对的暴力优势,一旦被其察觉风吹草动,必然疯狂反扑,后果不堪设想。

他将调查重心分为明暗两条线。

明线,由他亲自坐镇,依旧以低调的商人身份活动,甚至偶尔会去西湖边品茶听曲,给人一种他只是来杭州经商游玩的假象。

同时,他指示苏婉清深居简出,绝不在外露面,避免被可能的眼线认出。

暗线,则是雷霆手段。他增派了更多精干暗卫潜入杭州,任务更加明确和危险:

第一,严密监控知府王大宇、赵蟠及其核心党羽的一举一动,包括他们的家人、心腹管家、账房先生等。

不仅要掌握他们的行踪,更要尝试监听他们的谈话,寻找更多口实和破绽。孟樊超动用了暗卫中擅长口技、潜伏和开锁的顶尖好手,不惜冒险潜入目标宅邸。

第二,全力追查私盐链条。

这是可能扳倒王大宇的最重磅炸弹。他派出一组人,伪装成渴望发财的外地商人,设法接触与赵蟠有关联的漕帮小头目,试图打入其内部,获取交易账目、路线图等核心证据。

另一组人,则盯紧杭州城外的几处码头和仓库,寻找私盐储存和转运的痕迹。

第三,对王大宇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度挖掘。重点调查其夫人和小舅子名下的当铺、绸缎庄,查清它们的资金来源、盈利状况,以及与王大宇职权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

他甚至派人远赴王大宇的老家,秘密查访其家族是否突然购置了大量田产宅院。

调查在高度紧张和秘密的状态下进行,每一天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数日后,监听王大宇府的暗卫传回一条重要信息:王大宇似乎察觉到了某种不安。

他在书房中心情烦躁地对师爷提到,京城有“贵人”来信,暗示近期朝廷可能会派御史巡查漕运和盐政,让他“小心应对”,“把屁股擦干净”。

王大宇责令师爷尽快将一些“不清不楚”的账目处理掉,并让赵蟠最近收敛些,暂时停止“大宗的货运”。

这条信息证实了孟樊超的猜测,王大宇背后果然有京城的保护伞,而且对方已经听到了些许风声,开始做应对准备了。时间变得更加紧迫。

与此同时,追查私盐的暗卫也取得了进展。

他们发现,赵蟠虽然表面上暂停了活动,但其手下一个得力管事,仍在暗中与漕帮的人接触,似乎是在处理一批“积压的旧货”。

暗卫冒险跟踪,发现这批“旧货”被秘密储存在城外一座隶属于赵蟠名下绸缎庄的偏僻货仓里。

孟樊超当机立断,决定夜探货仓!

是夜,月黑风高。孟樊超亲自带领两名最得力的手下,如同暗夜中的蝙蝠,悄无声息地潜入了那座守卫看似松懈、实则暗藏玄机的货仓。

他们避开更夫和偶尔巡逻的家丁,利用高超的轻功和开锁技巧,成功进入了仓库内部。

仓库里堆满了普通的布匹和丝绸,但在最深处,他们发现了几十个密封得异常严实、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大木箱。

撬开一看,里面根本不是绸缎,而是雪白的、未加官印的私盐!数量之大,令人咋舌!

孟樊超强忍激动,没有动这些盐,而是仔细搜寻。果然,在一个看似是管事休息的小隔间里,他们找到了一本隐藏得极其隐秘的账册!

账册上清晰记录了近年来多次私盐交易的时间、数量、交易对象以及分赃比例,其中明确提到了“王知府”抽取三成干股!此外,还有几封赵蟠与漕帮头目往来的密信,内容涉及路线打点、官府打点等,虽未直接提及王大宇之名,但“姐夫”、“府尊”等称呼指向性极其明确!

铁证如山!

孟樊超小心翼翼地将账册和密信原件带走,并将现场恢复原状,不留一丝痕迹。

拿到这些关键证据后,孟樊超心中大定。

但他并没有立刻离开杭州。王大宇京城有靠山,若不能将其连根拔起,就算有这些证据,也可能被其背后的势力化解。他需要知道那个“贵人”到底是谁。

他指示暗卫,加大对王大宇通讯渠道的监控。终于,在截获了一封王大宇派心腹送往京城的密信后,线索指向了京城的一位重量级人物——户部右侍郎,高文谦!

此人位高权重,掌管部分财政大权,确实是王大宇这种地方官需要巴结的“贵人”。而高文谦在朝中素以“清流”自居,风评不错,没想到暗地里竟与王大宇这等贪官有勾结!

至此,案件的轮廓已经完全清晰。一个由地方知府、纨绔亲属、漕帮势力、乃至京城高官组成的利益链条和腐败网络,浮出水面。

孟樊超知道,收网的时机到了。继续留在杭州已无必要,反而会增加风险。他必须立刻带着所有证据返回京城,面呈皇帝。

他做了周密安排:一部分暗卫继续留守监控,防止王大宇狗急跳墙或销毁其他证据;另一部分人护送他和苏婉清,以及那箱至关重要的证据,分批秘密离开杭州。

临行前,孟樊超去见了苏婉清。女孩经过这段时间的煎熬和见证,虽然依旧悲伤,但眼神中多了几分坚强和希望。

“苏姑娘,证据已经找到,你父母的冤屈,很快就能昭雪了。”孟樊超郑重地对她说,“我们现在回京城,面见圣上。”

苏婉清泪水涌出,跪地叩拜:“孟大哥…不,孟大人!您的恩德,婉清永世难忘!”

“快起来。”孟樊超扶起她,“是非公道,自在人心。陛下圣明,定会还你苏家一个清白。”

其实这件案子并不很难,是朱兴明故意在给孟樊超一个机会,他想看看跟随自己这么久的孟樊超,是否学到了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