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表功
吴三桂,他竟然带着重兵,将他们包围了。
“逆贼。胆敢私通外寇,走私军国重器。罪该万死。给本帅拿下。”吴三桂的声音如同雷霆,在荒原上回荡,充满了“正义”的愤怒。
“吴总兵。是我啊。苏长生。误会。这是误会啊。”苏长生吓得魂飞魄散,连滚爬带地哭喊着:“我们是自己人啊。是来做生意的。”
“做生意?”吴三桂冷笑一声:“与本帅做什么生意?本帅奉命镇守国门,岂会与你等蝇营狗苟之辈做生意。休得胡言乱语,污蔑本帅清誉。来人。将这满口胡言的逆贼嘴堵上。”
几名如狼似虎的亲兵立刻上前,不由分说地将苏长生捆得结结实实,破布塞嘴。
孟樊超心沉到了谷底。完了。彻底中了吴三桂的奸计。
他此刻若亮明身份,且不说吴三桂会不会承认,就算承认,他也完全可以说不知情,将孟樊超当作冒充朝廷命官的逆贼同党一并处理,死无对证。
孟樊超手按在了腰间的兵刃上,准备拼死一搏。
吴三桂的目光扫过孟樊超,眼中闪过一丝极其隐晦的、猫捉老鼠般的戏谑和残忍。他早就怀疑这个“马超”的身份不简单,如今正好一并铲除。
“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吴三桂冰冷地下令。
“杀。”周围的官兵发出震天的吼声,步步紧逼。
重兵围困之下的他们,根本没有逃脱的可能、
即便是孟樊超武功高强,在千军万马面前,依旧是束手就擒的局面。
孟樊超长叹一声,扔掉了武器。
孟樊超与苏长生被粗大的铁链捆缚得结结实实,扔在冰冷的地面上。
、
吴三桂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两个阶下囚,心中充满了掌控一切的得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快意。
尤其是看向苏长生时,那眼神深处更掠过一抹冰冷的杀机。这个蠢货,知道得太多了,而且和华妃牵扯太深,留着他迟早是祸害。
至于那个“马超”…吴三桂虽然还不完全清楚其真实身份,但那股子不同于寻常商人的硬气和临危不乱的架势,让他直觉此人也绝不能留。
“将逆贼押回山海关,严加看管。”吴三桂大手一挥,声音洪亮:“缴获之赃银、军械,悉数登记造册,派重兵看守。此乃我等忠心报国、铲奸除恶之铁证。”
“是。大帅。”麾下将士齐声应和,声震四野。在他们眼中,吴大帅雷厉风行,一举破获如此惊天大案,无疑是国之栋梁,忠勇无双。
大队人马押着俘虏和“战利品”,浩浩荡荡返回雄踞于山海之间的天下第一关。
一回到总兵府,吴三桂立刻做出一副又是震怒又是痛心疾首的模样,先是“彻查”军中将校,然后迅速推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平日里就有些跋扈不听话的低阶副将,将其定为“勾结逆贼、私放军械”的内鬼,不容分说,直接拉出去“明正典刑”,砍了脑袋。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根本不给任何人质疑和审问的机会。
做完这一切,他立刻关起门来,亲自炮制了一份情真意切、请罪表功的奏疏。
奏疏中,他先是痛哭流涕地自责“御下不严”、“管教无方”,致使部下被逆贼腐蚀,酿成私贩军械之大祸,请求皇帝陛下降罪重罚。
接着,笔锋一转,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明察秋毫,发现端倪后如何不动声色、暗中部署,最终如何亲冒矢石、率大军于黑石驿将正在进行罪恶交易的逆贼团伙一网打尽。
过程描绘得惊心动魄,极尽渲染其忠勇与智谋。尤其强调了自己果断处决内鬼、截获巨额赃银的“功绩”。
此二逆贼(苏长生、马超)罪证确凿,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军愤、正国法。为震慑宵小,彰显朝廷法度,臣恳请陛下准臣于山海关三军将士面前,将此二逆贼明正典刑,就地正法。以此案为例,整肃军纪,告诫天下。
奏疏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飞快送往京城。
果然,深宫之中,华妃很快就收到了兄长性命危在旦夕的噩耗。她吓得花容失色,再也顾不得许多,哭哭啼啼地直奔太上皇修养的宫殿,扑倒在太上皇脚下,哭诉兄长是被奸人陷害,求太上皇救命。
崇祯皇帝晚年移居深宫,基本不过问政事,但对昔日宠妃的眼泪还是心生怜惜。他虽觉此事蹊跷,但耐不住华妃苦苦哀求,便答应会过问一下。
于是,一道来自太上皇的、语气温和的询问手谕,也被送到了山海关,大致意思是询问案情,并暗示若能查明是冤枉,还请吴将军酌情宽宥。
这道手谕,正中吴三桂下怀。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立刻又写了一封奏疏,这次是直接给皇帝朱兴明的。
在奏疏中,他先是毕恭毕敬地回复了太上皇的垂询,表示案情铁证如山,绝无冤枉。然后,话锋一转,用一种极其“委屈”又“忠贞不二”的语气向皇帝表忠心:
“陛下明鉴。臣深知苏长生乃宫中华妃娘娘亲兄,身份特殊。太上皇慈爱,或有垂怜。然,国法如山,军纪如铁。臣蒙陛下信重,委以镇守国门之重任,岂敢因私废公,徇情枉法。
如若姑息,如何对得起陛下信任?如何统领三军?如何震慑天下心怀不轨之徒?臣之一片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臣之所为,绝非针对任何人,只为捍卫国法,报效陛下知遇之恩。即便因此得罪宫闱,臣亦无怨无悔。恳请陛下明察。”
这封奏疏,堪称政治表演的教科书级范本。它巧妙地将一次肮脏的灭口行动,包装成了大公无私、捍卫国法、只效忠皇帝一人的忠义之举。
既狠狠打了太上皇和华妃的脸,明确划清了界限,又极大地讨好和绑架了皇帝朱兴明。你看,我为了给你表忠心,连太上皇的面子都不给了。
这封表功的奏疏,让朱兴明一时间也没了办法。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吴三桂有多阴险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