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计谋
对方有了第一次的交易,绝对会放松警惕。
那么,接下来他们定然还会有第二次。
朱兴明决定收网,于是让孟樊超按计划行事。
朱兴明决定收网,于是让孟樊超按计划行事。
孟樊超再次找到苏长生,表示这次需要燧发枪两百枝,红夷大炮两门。
开出的价格,也足够诱人,银票有足足三十万两。
苏长生眼睛都直了,于是联系辽东山海关。
当吴三桂得知消息后,当即表示同意交易。
但苏长生说,对方交易的时候,希望他这个山海关总兵能够出面。毕竟,涉及到两门红夷大炮。
没想到,吴三桂当即表示同意。
紫禁城,乾清宫。
烛火通明,朱兴明正与几位心腹大臣商议西北赈灾事宜,然而他的心神,却有一大半系在即将到来的关外那场“交易”上。
算算时辰,孟樊超与苏长生应该已经抵达黑石驿附近,而吴三桂,想必也已动身。他布下的天罗地网,此刻想必正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猎豹,只待他一声令下,便会扑出致命一击。
一切似乎都在掌控之中。苏长生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已彻底迷失,而吴三桂的贪婪也最终战胜了谨慎,竟敢亲自出面交易红夷大炮这等国之重器,这在朱兴明看来,简直是自寻死路。
就在他内心暗自盘算,准备下达最后收网密令。
“报——。。。八百里加急。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军报。”
一名风尘仆仆、汗透重衣的信使,几乎是跌撞着冲进殿内,扑倒在地,双手高高举起一封插着三根羽毛、代表最高紧急军情的奏疏。
殿内所有商议声戛然而止。
朱兴明的心猛地一跳。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吴三桂的八百里加急?在这个节骨眼上?
他强作镇定,示意太监将奏疏呈上。撕开火漆,展开奏本,吴三桂那熟悉而刚劲的字迹映入眼帘。
然而奏疏的内容,却让朱兴明只看了一眼,便如坠冰窟,浑身血液几乎瞬间凝固。
奏疏中,吴三桂以无比愤慨和忠勇的语气禀报:他于近日巡查边关时,偶然截获重大情报,发现有胆大包天之逆贼,竟敢与关外不明势力勾结,意图走私大量军械,其中甚至包括两门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
此乃动摇国本、危及社稷之十恶不赦大罪。身为守土大将,他闻讯后怒发冲冠,已即刻点齐兵马,准备亲自率军前往交易地点黑石驿,要将这批祸国殃民之军械截获,并将一干逆贼悉数擒拿,明正典刑,以儆效尤。特此八百里加急奏报陛下,请陛下放心,臣必不负皇恩,铲奸除恶。
奏疏写得慷慨激昂,忠义之气溢于言表,完全是一副忠君爱国、临危受命的忠臣良将模样。
然而,在朱兴明看来,这每一个字都仿佛淬毒的匕首,狠狠刺在他的心上。
坏了。中计了。
朱兴明只觉得眼前一黑,几乎要喷出血来。
吴三桂。好一个吴三桂。好一个老奸巨猾的逆贼。
他根本不是去交易,他是去“剿匪”。他不仅早就识破了或者说怀疑了“马超”的身份,更将计就计,反过来利用了这次交易。
他要把苏长生和孟樊超,连同那批作为“证据”的军械,全部变成他吴三桂“忠勇”的功绩和替罪羊。
一旦让他成功,结果就是:
苏长生和孟樊超被当场定为“逆贼”,死无对证。
军械被吴三桂“缴获”,他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吴三桂彻底洗清嫌疑,甚至还能借此机会表功,进一步获取信任。
朱兴明精心布置的计划彻底失败,损失孟樊超这员大将和众多精锐不说,打草惊蛇,再想抓住吴三桂的把柄难如登天。
华妃的线索也可能就此中断。
好一招偷天换日,反客为主。好狠毒的手段。
“陛下。陛下您怎么了?”殿内众臣见皇帝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身体摇晃,纷纷惊呼上前。
朱兴明猛地一摆手,强行压下翻涌的气血,声音嘶哑得几乎变调:“朕…朕无事。快。传骆炳。立刻。马上。”
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在吴三桂动手之前,将消息传给孟樊超,让他立刻放弃任务,不惜一切代价撤离。虽然这希望极其渺茫——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吴三桂恐怕早已出兵。
骆炳几乎是冲进了养心殿。朱兴明将吴三桂的奏疏狠狠摔在他面前,脸色铁青,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命令:“立刻。用最快的速度。飞鸽传书,烽火传讯,不管用什么方法。通知黑石驿附近我们的人,计划取消。让孟樊超立刻撤退。快。。。”
骆炳捡起奏疏快速浏览,脸色也是瞬间大变,冷汗直流:“臣遵旨。”
他二话不说,转身就以平生最快的速度冲了出去。
然而,正如朱兴明所预感的那样,一切都太迟了。
关外,黑石驿。
荒凉的古驿站在残阳下显得格外破败肃杀。孟樊超带着几名“伙计”,与苏长生及其几个心腹,早已在此等候。两辆满载着银箱的大车格外醒目。
孟樊超心中隐隐有些不安。约定的时间已过,吴三桂却迟迟未现身。
四周寂静得有些反常,连鸟兽虫鸣都似乎消失了。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苏长生也有些焦躁,不停地踱步,伸着脖子向远处张望:“吴总兵怎么还不来?莫非出了什么变故?”
就在这时,地面忽然传来轻微而密集的震动。
孟樊超脸色骤变。这是大队骑兵奔驰的声音。
“不好。有埋伏。快走。”他厉声喝道,一把拉住还在发愣的苏长生,就要向后撤退。
然而,已经晚了。
只听一声凄厉的箭啸划破长空。
咻——嘭。
一支响箭在空中炸开。
下一刻,四面八方如同变戏法一般,涌出无数黑压压的骑兵。他们打着山海关驻军的旗帜,披坚执锐,弓弩齐备,瞬间就将整个黑石驿废墟包围得水泄不通。冰冷的箭镞和燧发枪枪口,在夕阳下闪烁着死亡的光芒。
一面“吴”字大纛旗下,吴三桂全身甲胄,端坐于高头大马之上,面色冷峻,目光如刀,扫视着被围在中间、面无人色的苏长生和孟樊超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