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抉择

“凡哥,你没事吧?”赵红军看着他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担心地问,“那个香港老板……是不是条件开得太狠了?”

陈凡没直接回答,反问道:“红军,要是你,你怎么选?是守着咱们这一亩三分地,自己慢慢刨食吃,还是借别人的力,一下子把地犁开,种更多的庄稼,但得分给别人收成?”

赵红军挠挠头,想了半天,吭哧哧地说:“我……我也不知道。我就觉得,跟着凡哥干,有奔头。要是分了家,以后……以后还听谁的啊?”

这话糙理不糙,点出了陈凡最核心的担忧——控制权。‘启明’是他一手拉扯大的孩子,从四合院那个漏风的小屋,到现在的厂子和深圳的联络处,每一步都浸透着他的心血。现在突然要让他把这个‘孩子’的管教权分出去三分之一,甚至在一些大事上失去话语权,这感觉比割他的肉还难受。

可另一边,资金的缺口像张着大嘴的怪兽,随时可能把‘启明’吞噬。\新\完′本_神,站¨ -更.新.最/全\新产品升级、国际认证、市场开拓,这些明明看得到的光明前景,难道就因为钱的问题搁浅?他不甘心。

他给北边厂里的大刘打了个电话,没提何兆基投资的事,只是旁敲侧击地问了问厂里的情况和新产品研发的进度。

大刘在电话那头唉声叹气:“凡哥,周师傅这两天火气大得很,为新检测仪器的事儿,都快跟采购拍桌子了。咱们那新板子,按你要求的思路改了几版,性能是上去了,可成本也蹭蹭涨啊!要是还按老价格卖,根本没利润!可涨价……客户能接受吗?”

放下电话,陈凡心里更沉重了。厂里也等着米下锅呢。

他又给冉秋叶打了个电话。家里倒是平安无事,晓峰似乎真的收了心,成绩稳步回升。冉秋叶听他声音疲惫,柔声问:“是不是那边太累了?要不……就回来吧,咱们慢慢来,日子总能过。”

妻子的体贴让他鼻子有点发酸。他知道,冉秋叶不是真的想让他放弃,只是心疼他。如果他现在退缩了,灰头土脸地回去,守着那个规模有限的厂子,固然安稳,但‘启明’可能就永远失去了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机会。

林国栋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陈生,这事关你的根本,别人没法替你拿主意。何老板这个人,在商言商,他的条件听起来苛刻,但在投资圈里,也不算特别离谱,毕竟他承担了风险,也提供了资源和渠道。”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但是,控股权和管理权,确实是命根子。一旦让出去,以后再想拿回来就难了。你有没有想过,除了接受投资,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比如,找银行试试?或者,把升级的步子放慢一点,分阶段来?”

“银行门槛高,我们这种小企业,很难贷到需要的数额。放慢脚步……”陈凡苦笑一下,“林老板,市场不等人啊。港资厂那边只有一个月的试用期,如果我们拿不出像样的新产品,后续订单恐怕……”

“我明白你的难处。”林国栋叹了口气,“这就是小企业主的困境,机会摆在眼前,却因为资源不足而束手束脚。这样吧,你再好好想想。如果……如果你最终决定跟何老板谈,我在旁边帮你把把关,有些条款,也许还能再争取一下。”

挂了电话,陈凡心里依旧是一团乱麻。林国栋的话没给他答案,只是把利弊摊得更清楚了。

他一个人走到联络处外面,深圳夏夜的晚风带着湿热,吹在脸上黏糊糊的。街对面霓虹闪烁,灯红酒绿,映照着这座城市的喧嚣与欲望。他想起刚来深圳时,挤在破中巴里,看着外面一片片工地时的茫然;想起第一次靠技术修好设备,拿到订单时的喜悦;想起看到阿斌设计的新外壳时,对未来的憧憬……

难道,真的要因为钱,放弃好不容易看到的方向吗?

他想起何兆基最后说的话:“你依然系(是)公司嘅(的)核心……我嘅(的)人,只系(是)辅助……”

也许……这并非完全是坏事?用部分控制权,换取‘启明’快速发展的资源和平台?就像大刘说的,新产品成本高,如果有了何兆海的渠道,能卖到香港甚至海外,价格和销量是不是就能覆盖掉成本,实现良性循环?

各种念头在他脑子里打架,撕扯着他。

回到联络处,赵红军还没走,正拿着抹布,一遍遍地擦拭着那台准备送去港资厂试用的样机,擦得锃亮。

“凡哥,我想明白了。”赵红军抬起头,眼神很认真,“不管你怎么选,我都跟你干!你要是觉得借别人的力能成事,咱们就借!要是觉得憋屈,咱们就自己熬!我相信你的

眼光!”

看着赵红军那带着点傻气的忠诚,陈凡心里突然一定。

他走到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划拉起来。一边写着接受投资后可能带来的快速发展,另一边写着坚守独立自主可能面临的缓慢前行和风险。

写完,他看着纸上那截然不同的两条路,目光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独自死守,看似保住了完全的控制,但很可能因为资源和资金的匮乏,让‘启明’错失发展的黄金时期,最终被市场淘汰。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失去?

引入资本,虽然让渡了部分权力,但换来了活下去、并且快速发展壮大的机会。只要他还能牢牢抓住技术和产品这个核心,‘启明’的灵魂就还在。

想通了这一点,他感觉压在心口的那块大石头,好像被挪开了一点。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何兆基留下的号码。

“何先生,我是陈凡。”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关于合作的事情,我想我们可以再详细谈谈。不过,关于股份比例和管理权限的细节,我希望能有更明确的界定……”

话筒里,传来何兆基略带笑意的声音:“好,陈生,有得倾(有的谈)就好。我哋(我们)再约时间。”

放下电话,陈凡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他知道,更艰难的谈判还在后面。但至少,他做出了选择,为了‘启明’能走得更远,他愿意赌上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