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成功的 曙光

核心战场转移到了机加工车间。加工新的主轴和轴承座是重中之重,精度要求达到了变态的级别,尤其是安装三个轴承的座孔,其尺寸公差、圆度、圆柱度、同轴度要求,几乎逼近了目前厂里加工能力的极限。

陈凡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机床旁。负责加工的是刘师傅和他的徒弟,用的是一台精度最高的老式坐标镗床。车间里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只有镗刀切削金属发出的低沉嗡鸣声。

“进刀量再小点!对,稳住了!”陈凡眼睛死死盯着刻度盘和测量仪表,不时出声指导。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流下来,他也顾不上擦。

测量,调整,再测量,再加工……反复循环。一个轴承座孔的加工,往往就要耗费大半天的时间。陈凡和刘师傅配合默契,一个负责宏观指挥和数据分析,一个负责微观操作和经验把控。

另一边,根据陈凡的设计图纸,需要特制的弹性隔套和液压预紧装置也在同步加工。这些非标零件同样考验着老师傅们的手艺。车工、铣工、热处理……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

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奋战,所有关键零件终于加工完成,进入了最关键的装配阶段。

装配现场被清了场,只有陈凡、张工、刘师傅等少数几个核心人员在场。空气仿佛凝固了。崭新的主轴、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轴承、精密的隔套和预紧装置,整齐地摆放在铺着干净绒布的平台上。

“开始吧。”陈凡深吸一口气,声音平静,但微微颤抖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刘师傅亲自上手,他的动作轻柔得像是抚摸婴儿。清洁、涂抹特种润滑脂、安装轴承、放置隔套……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陈凡制定的装配工艺执行。陈凡则拿着测量仪器,在每一个关键节点进行检测,确保配合间隙、预紧力的初步设定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当最后一个锁紧螺母被小心翼翼地上紧到预定扭矩,整个“轴承组”被完整地安装到主轴箱体上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连接液压预紧装置,缓慢加压……压力表指针稳稳地停在了设计值上。

“预紧力到位!”陈凡报告。

接下来是手动盘车。刘师傅握住主轴端部,缓缓转动。手感沉重而均匀,没有卡滞,没有异响。

“转动平稳!”刘师傅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陈凡立刻上前,用千分表测量主轴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他反复测量了多个位置,数据记录在笔记本上。

现场安静的只剩下千分表表针细微的哒哒声。

几分钟后,陈凡抬起头,看着周围紧张注视着他的目光,脸上终于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笑容,虽然疲惫,却如释重负。

“径向跳动……0.003毫米!轴向窜动……0.002毫米!”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达到……不,超过了p4级轴承的设计预期精度要求!”

“成功了?”

“真的成了?”

张工一把抢过陈凡手里的记录本,看着上面的数据,手指都在发抖,连声道:“好!好!好!太好了!”

刘师傅和其他几位老师傅也激动地围了上来,看着那个他们亲手打造出来的、堪称工艺品的“轴承组合主轴”,脸上洋溢着巨大的成就感和自豪。

“嘿!真让咱们给干成了!”

“陈工,你这脑子是咋长的?这种法子都想得出来!”

成功的曙光,终于穿透了连日来的技术阴霾和身心疲惫,灿烂地照耀在这间充满油污和汗水气息的车间里。这不仅仅是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更是打破常规、自力更生的一次伟大胜利!它为整个龙门铣床的数控化改造,扫清了最大的障碍,也让陈凡和整个项目团队的信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