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忠诚与背叛爱吃火锅烤肉的小蘑菇

第32章 寸步难行

一个星期过去了,张磊和李明那边依旧没传来任何有用的消息。~d.u_o′x^i~a?o?s+h_u`o·.′c^o~m¨

移民目的地的华侨社团像一团迷雾,查来查去都是些公开的联谊活动,找不到半分与北流县矿产相关的痕迹;那几个去世人员的子女更是如同人间蒸发,连在外地的社保记录都查不到确切关联。

林致远办公桌上的资料越堆越高,可真正能攥在手里的线索,依旧是零。

更让他心烦的是,县里开始有了些风言风语。

周二下午,林致远正在办公室梳理材料,县住建局局长敲开了门,脸上挂着客套的笑,话里却带着刺:“林副县长,最近李科长手头的市政工程报表积压了不少,局里催了几次,他总说在忙您那边的事……不是我多嘴,咱们各部门有各部门的章程,总抽调人干‘分外事’,底下人难免有情绪啊。”

话音刚落,发改局的副局长也打来了电话,语气更首接:“林县长,小张是我们科室的骨干,最近天天被您叫过去,他手里的项目审批报告都快堆成山了。书记上午还问起这事,说要按规章制度来,别影响了正常工作节奏。”

林致远捏着手机,眉心拧成了疙瘩。他知道这些人是在敲警钟——张磊和李明虽是自愿投靠,但他们的编制仍在原部门,频繁被自己调用,难免会触碰到其他领导的利益,更会引来县委书记的注意。

在北流县这地方,“规矩”比什么都重要,他一个空降的副县长,本就容易被排挤,如今动了别人的人,自然会被视作“越界”。^精~武.晓?说*网· ·已!发_布¢蕞`新-章*洁`

果然,没过多久,县长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致远啊,”县长的声音听不出情绪,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听说你最近经常调发改、住建的人?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各部门有各部门的职责,总跨部门调动,影响不好。”

林致远握着听筒,喉结动了动:“县长,我是在查几个历史遗留项目,需要他们协助……”

“项目的事,可以通过正常的工作流程协调,没必要搞得这么兴师动众。”县长打断他,“下午书记还跟我提了一嘴,说下面有些同志有意见,觉得你这做法不符合程序。你刚来不久,还是稳当点好,别让人抓了把柄。”

挂了电话,林致远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他知道,这是县里的老派势力在敲打他了。

康家在北流经营这么多年,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早就渗透到各个部门,他动一动,就有人在背后吹风,借着“规矩”“程序”的名义给他设绊子。

更麻烦的是张磊和李明。他们本就处在边缘,如今因为帮自己办事被部门领导针对,日子肯定不好过。

林致远拿起手机,想给他们打个电话,犹豫了半天又放下——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反而可能让他们更紧张。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办公室里的光线越来越沉。

林致远看着桌上那堆查不出头绪的资料,第一次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飕¨搜*小-税?徃_ .罪¢歆.漳-截-庚?芯~快+他就像在跟一团棉花较劲,用尽了力气,却连一丝褶皱都没捏出来,反而被棉花裹得越来越紧。

康传宗依旧像没事人一样,每天按时上下班,陪子轩吃饭,对他的动作不闻不问。

可林致远知道,对方越是平静,背后的暗流就越汹涌。这些来自各部门的“反馈”,说不定就有康传宗的影子——不用亲自出手,只需借别人的嘴,就能让他的调查举步维艰。

“看来,得换个法子了。”林致远喃喃自语,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硬查行不通,那就只能藏得更深,让那些盯着他的人放松警惕。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两个名字:张磊,李明。然后划了一道线,在下面添了三个字:先稳住。

当务之急,不是找到线索,而是先保住这两个好不容易拉拢过来的人,保住自己在县里仅有的一点支点。

至于康家的矿产和那些消失的移民……只能暂时按下,等风声过了再说。

这场仗,比他想象的还要磨人。

林致远刻意消停了一个星期。这七天里,他按时上下班,开会时只谈分管的常规工作,见了张磊、李明也只是点头问好,绝口不提矿产调查的事。

住建局局长和发改局副局长看他的眼神缓和了些,县长那里也没再传来敲打他的话,县里的风言风语渐渐平息,仿佛之前那场兴师动众的调查从未发生过。

他以为这阵风波总算压下去了,第八天下午,特意避开上班时间,给张磊打了个电话。

“小张,晚上有空吗?出来坐会儿,聊聊工作。”林致远的语气尽量轻松。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传来张磊带着歉意的声音:“林副县长,真不好意思,我今晚得加班赶材料,上周落下的报表还没清完呢……要不下次吧?”

林致远心里咯噔一下,却还是笑了笑:“行,那你先忙,别太累了。”

挂了电话,他又拨通了李明的号码。李明是个实诚人,之前一首鞍前马后,按理说不会推脱。

“李科长,上次让你查的那些移民家属信息,有新进展吗?”

李明的声音透着为难:“林县长,我这几天被局长盯着赶老城区改造的方案,实在抽不开身……而且,之前查的那些,确实没什么头绪,可能……可能真是条死路。”

林致远捏着手机,指腹泛白。李明这话,与其说是解释,不如说是暗示——别再查了,查不出结果的。

他不死心,又给教育局的王建国发了条信息,问他之前提到的县一中扩建工程有没有新发现。过了半个多小时,才收到回复,只有寥寥几个字:“王局最近盯得紧,不便多问。”

林致远把手机扔在桌上,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他明白了。这一个星期的“消停”,在别人眼里不是蛰伏,而是退缩。

张磊被部门领导敲打后,怕了;

李明看不到调查的希望,倦了;王建国本就谨慎,见风使舵地撤了。

这些他费尽心机拉拢的人,终究还是在现实面前选择了明哲保身。

他们不是不信他,是不信他能斗得过康家。在北流县这片土地上,康家的影子太沉了,沉到让这些被边缘化的人不敢再有任何期待。

与其跟着一个可能随时倒台的空降副县长冒险,不如缩回自己的壳里,继续过安稳日子。

办公室里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林致远忽然想起刚到北流时的雄心壮志,想起陈才忠那句“康家的手伸到了国外”,想起康传宗那张永远温和却深不见底的脸。

原来,他引以为傲的“能力”和“手段”,在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连身边最开始愿意相信他的人,都己经悄悄松开了手。

他拿起桌上那份标注着移民信息的表格,指尖划过那些陌生的国家名称,忽然觉得有些可笑。

自己就像个站在迷宫里的孩子,手里攥着一把根本打不开门的钥匙,还以为能找到出口。

窗外的夕阳斜斜地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林致远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北流县的傍晚总是热闹的,叫卖声、车鸣声混在一起,透着一股安稳的烟火气。

可这烟火气底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暗流,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懂。

他知道,张磊、李明他们的退缩,只是个开始。如果再找不到突破口,用不了多久,全县的人都会知道,那个从省里来的林副县长,终究还是没能撼动康家分毫。

但他不能就这么认输。

林致远转过身,重新拿起手机,翻到一个号码——那是陈才军的私人电话。他深吸一口气。

不管怎样,他总得再试一次。哪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