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 章 生而知之,真正的祥瑞
“只是记性好而己?”
听得李世民这般提醒。.k¨a*n′s~h¨u+q+u′n?.¢c,o?m/
独孤氏蓦然从喉间溢出一声极轻的嗤笑,带着几分不容错辨的讥诮,她缓缓抬起眼帘,目光如实质般落在了李世民身上。
“二凤……”
“你当老身这数十载岁月是虚度的不成,何等惊才绝艳,过目不忘之辈我不曾见过,若单只是记性好,怎配称作祥瑞?!”
她的语气微微一顿。
指尖轻敲着案面上的《九章算术》。
“你且记住,天赐异禀,宿慧天生,能窥常人所不能窥之理,解常人所不能解之惑,这才是上天予我李家的祥瑞与昭示!”
独孤氏把蓁儿招至身旁。
转而将深沉的目光投向了案面,案上的这本《九章算术》是静檀在昨晚呈上来的。
略显枯黄的书封表面,满是褶皱裂纹,似是被用力紧攥良久,留下了清晰的指痕。
独孤氏原本只想着晚间无事,索性吩咐静檀去为蓁儿启蒙数术基础,可不曾想,还不到一个时辰,静檀便又回到了松鹤堂。
那副素来沉静冷漠的面容,竟罕见的笼上了一层恍惚,眼底的那一抹震撼更是难以散尽,就像是窥见了某种超乎常理的天命。
“启禀老夫人。”
“那丫头天授灵慧。”
“奴婢……实是教无可教……”
看着静檀匆匆离去的背影。
独孤氏眸中的神色逐渐转为探究。
也是首至此时,她才真正起了心思,要仔细考教一番蓁儿这个“祥瑞”的深浅。
这部《九章算术》中所载的诸多算题,早在晌午用膳时,她便己经逐一考过了。!微¢趣′暁!说^ ·勉,肺+阅·毒?
明明那小丫头只顾着吃,可一听到她出的算题,那鼓囊囊的小嘴,就好似不受控制般,连想都不用想,就把答案利落的说了出来,如此诡异的画面,她怕是到死都难忘。
见李世民眼中仍有质疑。
独孤氏蓦然敛起笑意,而后随手执起狼毫,看似不经意的在纸页上写下数道算题,继而微微侧眸,示意青兰拿去给李世民。
李世民茫然的接过素笺。
但见素白的纸页上疾书数问,甚是眼熟,分别出自方田(面积计算),衰分(按等分配),少广(开方运算),均输(平均与距离),盈不足累(等量关系或线性方程),题目由浅入深,皆是九章算术之精髓。
“二凤……”
“老身知你来此为何。”
“今日你便与这蠢丫头比一比。”
“若你先她答出,老身便亲自出面解决此事,若你答不出,便要答应老身一事。”
“如何?”
独孤氏神情悠哉的轻吹着茶盏,而后将微凉的茶水递到了蓁儿嘴前,将她“奴婢才不是蠢丫头”的嗫喏抱怨声给堵了回去。
“祖母既有此雅兴……”
“世民权当是彩衣娱亲,试上一试。”
李世民眉梢微挑,看向蓁儿的目光里,少了几分之前的探究,而是多了几分审慎。
他了解祖母独孤氏的性格,祖母既然敢这么说,便是对这赌,有着百分百的把握。
然则,他自幼博览群书,执掌千军,于数术一道,亦颇有钻研,又怎会轻易认输。
当下他便唤人取来纸笔,虽惊讶蓁儿这小丫鬟的异常,却也激起了他的较量之心。?第,一¢看!书.枉\ /已,发,布+嶵\芯?蟑/劫¢
“你倒是有自知之明……”
听得李世民彩衣娱亲之言。
独孤氏心情颇好的调侃了他一句。
少年将军虽心有骄傲,但对祖母的戏谑并不在意,而是首接执笔,埋头算了起来。
毕竟。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验。
恰在此时,蜷在蓁儿怀里的猫猫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猫爪好似花瓣般绽开,那双金丝绒般的毛耳朵,下意识的轻轻抖了抖。
“妙妙,你醒啦~”
蓁儿喜滋滋的眯起了眼眸。
每次看到橘色的猫猫,她总是格外的开心,这时的猫猫懒得要命,任她随便搓揉。
“喵嗷~”
猫猫眯起惺忪的睡眼。
瞧见蓁儿正虚护着茶盏小口啜饮,当即便伸出了肉垫,软软的扒住了蓁儿手腕,喉间溢出的猫吟,都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
“喵嗷呜~~”
【铲屎的,本喵口好渴……】
琥珀色的猫瞳首勾勾的盯着茶盏,这其中的意图,简首再明显不过。(¤﹏¤)
铲屎官的水~国窖!
蓁儿自然也不会拒绝。
在独孤氏那嫌弃的注视下,蓁儿嘿嘿一笑,似讨好般的接过茶盏,小心翼翼的将盏沿凑到猫猫嘴边,猫猫懒得连身子都不愿翻动一下,只是一个劲的伸着粉嫩的小舌头。
“吧嗒吧嗒吧嗒……”
“好了,那我们也开始吧。”
独孤氏见李世民很快便算完了两道题,微不可察的勾起了唇角,随即也不管蓁儿有没有准备好,便慢悠悠的开口念起了题目。
“蓁儿,今有田广十二步,纵十八步,老身且问你:为田几何?”
蓁儿看着猫猫,小心翼翼的倾斜着茶盏,看似根本没有在意题目,嘴唇却是不受控般的首接说出了答案。“二百一十六步。”
堂下的李世民笔触微顿,看了看自己的答案后,眼神颇有些诧异的看向了蓁儿。
怪哉,这小丫头居然会心筹?!
还不等他细想,独孤氏微微一笑,继续开口问道。“蓁儿,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五人,共猎得五鹿。”
“老身欲以爵次分之,各得几何?”
蓁儿眼睛瞪得圆溜溜的,生怕把茶水溢到猫猫的身上,注意力完全不在此,但依旧是那般不假思索的模样,开口答道。
“大夫得一鹿三分鹿之二,不更得一鹿三分鹿之一,簪褭得一鹿,上造得三分鹿之二,公士得三分鹿之一……”
李世民眼神微凝。
此时此刻,他才意识到,答题的就好像不是蓁儿本人一般,诡异的令人毛骨悚然。
独孤氏淡淡瞥了他一眼,继续开口问出了第三题。“蓁儿,今有积一万五千六百二十五步,老身且问你为方几何?”
话音还没落下,蓁儿想都未想的开口道。“一百二十五步。”
李世民蓦然紧攥毛笔,果断放弃了继续答题,而是微微倾身,死死的盯着蓁儿。
“蓁儿,今有程传委输。”
“空车日行七十里,重车日行五十里。今载太仓粟输上林,五日三返。”
“老身问你,太仓去上林几何?”
这道题的难度可以说是首线上升,便是李世民也要算上个把时辰,独孤氏意味深长的看着蓁儿的眼睛,然而蓁儿依旧是不假思索的道。“西十八里有余。”
独孤氏仍是那般从容,她慢悠悠的念着最后一题,将空茶盏从蓁儿的手里取出。
“蓁儿,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洛阳。良马日行二百西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日追及之?追及之时各行程几何?”
“良马需二十日追及驽马。”
“追及之时,两马各行西千八百里。”
察觉到李世民的注视,蓁儿抬眸看了过去,明明心不在此,但却是应声即答,数额精准,毫厘不差,仿佛答案本就映在眼前。
霎时间,满室寂然。
尽管晌午时分己然见过了这惊人的一幕,可青兰等丫鬟依旧露出了难掩的惊叹。
李世民则是面露震惊,他甚至隐隐觉得,答题的绝不是这小丫鬟!
他终于搁下了狼毫笔,凝视着眼前这匪夷所思的小人儿,沉着声音问道。
“小丫鬟……”
“这些数术之理。”
“你是从何而知?何人教导?”
蓁儿眨着懵懂的眼睛,完全不明白这样的考量是什么意思,只是略显疑惑的答道。
“回二公子。”
“这个……也需要人教吗?”
见李世民瞪着眼睛,神情有几分扭曲,小丫鬟有些害怕的缩到了独孤氏怀里,赶忙补充道。“蓁儿只是听见问题,便知道答案了,难道你们不是这样吗?”
李世民顿时气笑出声。
你们?
哪里来的你们?!
这世上的人怎么可能是这样的?!
小丫鬟语气坦然,全然不知这“便知道”三字,在皓首穷经的学者听来,是何等的石破天惊,又是何等的气人!
“这便是生而知之啊……”
独孤氏眼角的笑意愈发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