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走马上任

半个时辰后。`第^一*看~书+枉~ ′哽+新!蕞·快¨

夜幕如墨,赵高策马疾驰而来,马蹄踏碎一地月光。

未至王府便飞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穿过回廊,径直来到书房。

烛火摇曳中,苏云倚在檀木椅上,手中握着一卷泛黄海图。

“参见主公!”

见赵高入内,他抬了抬手:“坐。”

赵高微微颔首,快速落座。

“这么晚叫你来,是有件大事。”

“本王要布局海外。罗网即刻选出一批死士,跟着商队出海,在各国建立据点。”

“尤其是东瀛,必须当成重中之重。”

赵高神色一凛:“请主公明示。”

“情报、据点、叛军。”

苏云吐出六个字。

“罗网要摸清东瀛朝堂动向、兵力部署,在京都、江户这些要害之地扎根。更要暗中扶持对幕府不满的势力,让他们内乱不断。”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记住,本王要的不是一个安分的东瀛,而是一个分崩离析的岛国。”

“你认为谁能够担此重任?派往东瀛的负责人,不仅要心思缜密、手段狠辣,更要能在诡谲局势中随机应变,绝不能有半点差池。·零′点,看*书¢ _勉_沸`粤^独~”

赵高微微低头,眼中闪过思索之色,片刻后沉声道。

“主公,属下准备让黑白玄翦前往东瀛。他自幼在暗巷厮杀长大,最擅隐匿行迹、刺探机密,一手双剑之术出神入化,更是拥有宗师巅峰修为。

更重要的是,他心思深沉如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既能扮作商人周旋于贵族之间,也能化身死士潜入敌营。

由他带队,定能在最短时间内,将罗网的据点在东瀛扎下根来。”

苏云微微颔首。

“不错,玄翦确实能够胜任此重任。”

话音一转,他神色陡然凝重,“不过,东瀛国的武道同样不容小觑。尤其是他们的忍者,神出鬼没,擅长暗杀下毒;还有那些装神弄鬼的阴阳师,据传能操控妖邪、呼风唤雨……”

“为了保险起见,把灭魂、乱神也派过去。三人联手,就算遇到先天大宗师也有一战之力,至少能够全身而退。”

赵高目光一凛,抱拳沉声道

“主公思虑周全!灭魂精通机关暗器,擅长破阵突袭;乱神则内力雄浑,一手刚猛掌法能震碎金石。有他们辅佐玄翦,此行必定万无一失!”

“先让罗网派些人跟着商队走,提前到那边探探路,把落脚的地方安排好。.t?a-k/a`n*s*h?u~.?c′o.m′等玄翦、灭魂、乱神这边准备妥当,再一起去东瀛。”

苏云神色严肃,“东瀛这块地方,本王势在必得,千万不能马虎。”

赵高立刻站直:“是,主公!属下一定把事办好!”

“行,不早了,你先回去吧。”苏云摆了摆手。

赵高抱拳行礼,转身快步走出书房,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

两日后。

幽城衙门内一片忙碌景象。

新上任的诸葛亮身着官服,正有条不紊地安排科举筹备工作。

只见他一会儿翻阅案卷,一会儿与下属交谈,各项事务在他手中处理得井井有条。

谁能想到,仅仅两天时间,诸葛亮就把衙门里上上下下的情况摸了个透。

不管是积压的旧案,还是各部门的人员安排,他都了如指掌。

底下的官吏们看得目瞪口呆,私下里纷纷议论。

“你瞧瞧这位新来的大人,这办事能力,我真是头一回见!”

“可不是嘛!两天就把衙门管得服服帖帖,以前那些官员跟他比,简直差远了!”

大家打心眼里佩服,都觉得诸葛亮这人太厉害了,从没见过这么有本事的官员。

衙门后院的老槐树下,几个官吏捧着茶碗凑在一处,眼神里满是惊叹。

文书老李往四周瞟了瞟,压低声音说:“你们发现没?新来的诸葛大人昨儿个还在库房查账本,今儿就能说出三个月前漕运的漏洞,这脑子转得比算盘珠子还快!”

“可不是!”

“我带他巡街时,顺口提了句西街王寡妇家的田产纠纷,嘿,他当场就指出十年前的地契猫腻,连师爷都惊得合不拢嘴!”

众人正说得热闹,忽见师爷抱着文书匆匆路过,老李一把拉住他:“吴师爷,您跟我们交个底,大人到底咋做到的?”

师爷脸上也挂着佩服:“我跟着好几任大人了,从没见过像诸葛大人这般,把公文案卷当故事书看,过目不忘不说,还能举一反三。以后咱们啊,可得跟着好好学!”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

“太牛了,真不知道王爷从哪里找来的能人!”

老李伸长脖子往大堂方向瞅了瞅,眼里满是艳羡,“我在衙门混了十几年,头回见有人两天就把所有账目摸得门儿清!”

“行了,别瞎猜了!大人耳朵灵着呢,赶紧干活吧!”

“今天还要整理档案文书,完不成又得挨批评!”

“听说,王爷这次要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能者上!”

“以后当官可不看出身了,全凭本事!”

“那岂不是我也可以去考?要是能谋个一官半职,祖坟上都得冒青烟!”

“没错!”

“咱们这些小吏,不就盼着个出头之日?赶紧准备,说不定真能光宗耀祖!”

几人对视一眼,匆匆抓起案卷就往屋里跑。

公房内,诸葛亮铺开宣纸,蘸墨写下科举大纲。

他将考试分为三场:首场考实务策论,要求考生针对幽城当下最棘手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场考律法与税赋,从田亩丈量到盐铁专营,皆是日常政务中最需掌握的细则;

末场考民生规划,需考生规划如何兴修水利、开办义学,字句间都要贴合百姓生计。

诸葛亮对身旁的师爷说道,“此次考试要让考生写明白怎么做,而不是说漂亮话。策论字数不必拘泥,能讲清一件实事,胜过百篇锦绣文章。”

他特意要求出题摒弃晦涩典故,改用直白案例——比如让考生分析如何用有限预算修缮年久失修的城墙,或是设计一套核查商铺偷税漏税的流程。

如此一来,考的不是文采辞藻,而是实实在在的办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