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轰动
翌日。_新¨丸+夲?神-占~ ¢醉¢新?漳!节¢埂`辛/筷·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
幽城的晨雾还未散尽,街道上已飘来热腾腾的包子香。
挑着菜担的老农、挎着竹篮的妇人、扛着锄头的汉子,在青石板路上汇成熙熙攘攘的人流。
忽然,一阵密集的锣鼓声穿透市井喧闹。
八名头戴红缨帽的衙役排开阵势,手中铜锣敲得震天响,领头的皂隶扯开嗓子喊道。
“父老乡亲们瞧一瞧!衙门有要事告示!错过今日,后悔十年!”
话音未落,街道上的老百姓们纷纷围了过去。
只见衙役们利落地将黄绸告示贴在三丈高的告示墙上,朱红大印在晨光中鲜亮夺目。
人群瞬间如潮水般涌来,前排识字的账房先生推了推圆框眼镜,念道:“王爷谕令——北方四州开科取士!”
话音刚落,四周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啥?平民也能考?”
“听说考的是怎么修桥补路、管账收税!”
“这不就是考咱们吃饭的本事?”
“快看这!”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指着告示角落,声音都在发抖,“糊名阅卷、考官轮岗,真要断了走后门的路?”
这时,身着锦袍的主薄站到长凳上,手持卷轴高声宣布。-q+s\b!r,e¢a¨d,.¢c/o+m·
“此次科举,不论出身贵贱、门第高低,凡年满十六皆可报考!考中者,最低授九品主簿,三甲可直接面见王爷!试题皆从民生实务中来,只要你有真本事,就能主政一方!”
他话音未落,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人群中挤出来几个穿补丁长衫的书生,领头的瘦高个儿大声问:“大人!您说不论出身都能考,可别是诓我们吧?”
主薄抬手压了压喧闹,指着告示说:“瞧见没?王爷亲笔批的!这告示上的糊名阅卷,就是把名字盖住判卷;考官轮岗,是好几拨人盯着,谁都别想搞小动作!”
“那......那考的都是实务,咱们读的书还有用不?”一名书生挠着头问。
“问得好!”主薄指着告示上实务策论四个大字,“考的是怎么让老百姓吃饱饭、怎么把路修好,可没说不许引经据典!肚子里有墨水,再加上办实事的主意,王爷更待见!”
人群里突然炸开一声:“要是考上了,真能当县太爷?”
围观的百姓齐刷刷伸长脖子。
主薄咧嘴笑了:“三甲直接见王爷!就算头回没中,进了候补名单,也能去衙门当文书!”
话音未落,戴破斗笠的年轻书生突然跪在地上,冲着告示砰砰磕头:“老天爷开眼!我爹在地里刨了一辈子,这回总算能让他挺直腰杆!”
旁边卖草鞋的老汉抹了把脸,“我家小子在镇上算账是把好手,明儿就送他去报名!”
主薄看着欢呼的人群,扯着嗓子喊:“报名处就在衙门西侧!带好户籍文书,即日就能领考题大纲!”
不到半天时间,幽城茶馆酒肆、街头巷尾全在聊科举的事。^z¨h¢a*o_h/a\o~z^h^a~n,.?c¢o-m-
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城。
普通老百姓顶多凑个热闹,心里盘算着谁家小子能考上光宗耀祖,可这消息对书生文人来说,却像是旱地里炸开的惊雷。
大庆向来重文,读书识字的人多如牛毛,大伙儿都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文人走在街上都能挺直腰板。
但那些没背景的寒门子弟,想靠读书出人头地实在太难了。
穷苦人家的孩子就算读破万卷书,也拼不过有钱人家的人脉门道。
这下科举一开,可算是捅破了那层憋闷多年的窗户纸。
私塾里,十几个学生围在一起吵得不可开交。
“考怎么治河防涝?我爷爷在大河边守了三十年堤坝,这些法子我从小听到大!”
“以前咱们寒门子弟哪拼得过世家?这回可算盼到出头日了!”
“还有这‘不论出身’的条令!我家三代佃户,寒窗苦读十二载,就等着这一天!”
“我爹给人当账房,账本都快被我翻烂了!什么赋税计算、钱粮调配,我闭着眼都能算出个一二三!”
“接下来的日子不眠不休也要把实务典籍啃透,定要让那些瞧不起寒门的人看看!”
整个学堂瞬间炸开了锅。
这群被出身困住的学子,终于等来了能让才华破土而出的春天。
不少寒门子弟咬咬牙,把家里仅有的老母鸡卖了换盘缠,准备拼上这一回——毕竟谁都明白,这可能是这辈子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城内一处小院,陈林坐在门槛上,粗糙的麻绳在指间翻飞。
晨光斜斜照进小院,将他补丁摞补丁的长衫染成暖黄。
自从父亲病逝后,他每日天不亮就开始编草鞋,换几个铜板贴补家用。
手指被麻绳磨得生疼,他却只当是寻常,偶尔抬头望向墙角蒙尘的书箱,眼底闪过一丝黯淡。
“砰砰砰!”
急促的拍门声惊得他手一抖,麻绳散了线。
门刚拉开一道缝,隔壁王家小妹就旋风般冲了进来,脸蛋红扑扑的:“林哥!天大的好消息!王爷要开科举考试了!你的机会来了!”
陈林喉结动了动,扯出个苦笑:”小妹,别拿我打趣了。这些年我读了满肚子书,却连饭都吃不饱,这不过又是......”
“这次真的不一样!”小妹急得直跺脚,“全城都传遍了!考的是真本事,不论出身都能考!不信你去看西街告示,红底金字盖着王爷大印!”
陈林盯着小妹发亮的眼睛,呼吸突然急促起来。
他踉跄着冲出院门,转过街角,远远望见告示墙前人潮涌动,他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挤到前排时,陈林的手死死攥住墙沿。
朱红大印在阳光下刺得他眼眶发烫,“寒门子弟皆可报考”几个字像烙铁般烙进眼底。
他颤抖着逐字读下去,喉咙发紧,眼前浮现出自己无数个挑灯夜读却看不到希望的夜晚。
“林哥!”小妹气喘吁吁追上来,却被眼前的景象怔住——这个向来沉默寡言的少年,此刻正用衣袖狠狠擦拭着眼睛。
陈林突然转身,大步往家的方向跑去。
他冲进屋子,突然跪在地上,对着祖宗牌位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爹,娘,这回......真的能给咱家争口气了!”
这一幕幕,在全城各地上演。
寒门子弟们终于迎来了破晓时分。
曾经被出身困住的翅膀,此刻终于有了逆风翱翔的机会。
街头巷尾的议论声中,无数个“陈林”握紧了拳头。
这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撕开命运枷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