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赤壁之盟
在言旭说完的一瞬间,周围密集的火箭落下,在此处战场的四周燃起了熊熊大火。′求¢书~帮` !蕪-错.内_容_
但不管是言旭还是周瑜,周围外界的情况都没有太大的反应。
周瑜更是单手一翻,轻声道:“请!”
言旭嘴角微微勾起,随后和周瑜相对而坐。
就现在的情况,的确是和周瑜说的一样,他可以直接杀了周瑜,但有程普,朱治在,对于吴国大军的影响并不算特别大,至少短时间内是如此大,这应该是周瑜提前就安排好的。
而同样,言旭在杀了周瑜后,麾下大军也肯定是撤不出去了,但有赵云马超,典韦在,他或许还有机会逃出去,只不过期间可能会有损伤。
总的来说,此时言旭这一边是占优的,他们就算是死,魏国依旧有可以后继之人。
但吴国这边没了周瑜,跟高位截瘫没啥区别。
但问题就是,不需要。
要知道此番大战是吴国先挑起来的,也就是说现如今的魏国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大战准备,否则就不会出现水师这方面的漏洞了。
因为,魏国完全没必要用言旭几人去换周瑜的命。
而周瑜也看清楚了这一点,因此他才会判断言旭他们是来谈判的。
而之所以打这一战,为的也是让他清楚,现如今的魏国,并不是没有能力赢下这场战斗。!白~马·书¨院? ¨芜,错*内′容+
最终双方敲定,以长江为界,五年内互不侵犯,且吴国向魏国赔偿大量铁矿石等,并年年送上岁币,以此延续盟约。
至此,双方签订了和平友好的条约,最终还是周瑜亲自将言旭几人给送了出去。
回到曹营,曹操亲自迎接言旭几人。
“哈哈哈,此番煌望汝率众直捣黄龙,促成赤壁之盟,实乃大功一件!”
“全赖陛下圣明。”
“哈哈哈,无需如此,来,庆功宴已经备齐,不过依照公达的建议,我们要退回华容后,方能开宴,否则恐吴军有变。”
听到这话,言旭也暗叹,有这些人在,实在是想得面面俱到啊。
“理应如此!”
“哈哈哈哈,好,好,好!”
随着赤壁之盟的签订,吴魏两国的大军终于是开始收缩回去。
而在返回华容后,曹操先是大肆犒赏三军,然后直接开始封赏,并进行下一步的安排。
淮南一线,自然是张辽继续负责,此番大战之后,张辽受封为总都督,正式成为一封疆大臣。
整个淮南的军事布防,都有张辽来负责,至于荆北,这边就要复杂一些,首先总都督依旧是曹仁,其负责整个荆北,以及豫州汝南郡的防务,使其和张辽所在的淮南地区连成一片,互相守望联防南边吴国。,墈^书^君~ +毋.错?内?容/
太史慈则免去了都督的职务,平调为镇东将军。
继续负责统帅水师以及训练水师,总的来说南边这里就是曹仁和张辽联防,太史慈负责积蓄力量准备下一次开战。
三者配合,构成了如今魏国南边的格局。
另有诸葛亮在此战表现出色,再加上治理益州有功。
调为吏部左侍郎,入辅政院。
黄忠因为斩杀了公孙度,也成功从都督升任为总都督,负责幽州以及冀州渤海郡,河间郡的军事部署。
与曹洪一起构成北面防御。
其余人多封赏,自然全都有,只不过太多了,要回去好好合计一下。
但对于曹操来说,这都是小事,毕竟之前言旭重新规划官职后。
很多将军职位都空了出来,完全可以升任,就像是夏侯渊,曹仁,曹洪,徐荣,他们在官职改革后,都被任命为了总都督,都督一方军事。
那征西,征东,征南,镇北这几个重要职务不就空出来了?
再加上其余还有许多,因此现如今魏国有很多职务都是空缺的,因此封赏起来也不算头疼。
至于赵云,曹仁这种本就高位的,那就封爵位,总之都很富裕。
而言旭本人,曹操倒是想给他再封官,但言旭不要,于是曹操便又多给了言旭一个县的食禄。
对此言旭表示这个好,这个可以有。
而相较于魏国这边一片祥和,吴国内部就有些沉闷了。
吴郡,吴县。
周瑜一路快马加鞭,终于是抵达了此地。
吴国的朝堂之上,此刻一片死寂,沉闷的气息如厚重的乌云,沉甸甸地沉积在大殿的每一寸空间。
殿内的大臣们个个面色凝重,或低头沉思,或交头接耳,却都刻意压低了声音,仿佛生怕惊扰了这令人窒息的氛围。
阳光透过殿顶的琉璃瓦,洒下斑驳的光影,却无法驱散弥漫在朝堂中的阴霾。
毕竟此时吴国在与魏国的大战中遭遇了惨痛的失败。刚刚登基的新帝孙权,在合肥一战中铩羽而归,那一场败仗,犹如一记沉重的耳光,打得吴国上下颜面尽失。
先帝孙策一生南征北战,苦心积攒下来的家底,经此一役,竟被孙权折损了大半。
众人虽都缄口不言,但那一道道隐晦的目光,在孙权身上扫来扫去,显然对于孙权这个新登帝位的君主,心中有着诸多的看法和疑虑。
孙权端坐在皇位之上,他的双手紧紧地攥着皇椅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终归是二十来岁,面对众人的目光,此刻孙权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和不知所措,额头上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却浑然未觉。
就在这压抑的氛围中,外面的侍卫高声通报:“大都督周瑜到——”
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仿佛一道明亮的闪电,瞬间划破了这厚重的阴霾。
听到这话,原本在皇位上坐立不安的孙权,猛地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终于回来了!不过很快他就有些紧张,毕竟淮南……
于是他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连忙说道:“宣周瑜入殿!”
不一会儿,周瑜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大殿。
只见他一身明亮的甲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身后的白色披风,如同一朵轻盈的白云,随着他的步伐轻轻飘荡,更增添了几分英姿。
周瑜来到殿中,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行礼:“臣周瑜参见陛下!”
一时之间,所有人把目光都放到了周瑜身上,同时孙权也能感受到,在周瑜说出这话后。
他身上那些审视的目光少了许多,仿佛是周瑜的一句话,直接让这朝堂之中,对于他都质疑声少去了三分之一。
孙权见状,连忙从皇位上走下来,快步走到周瑜身边,伸出双手将他扶了起来:
“大都督舟车劳累,辛苦了。”
对于周瑜,孙权话中的关心可是一丝都做不得假,毕竟现如今周瑜就是他此刻唯一的依靠。
谁道下一刻,周瑜却是再次双膝跪地,神情严肃地开口道:“还请陛下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