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诸葛怒斥
大军追至益州郡南山腊谷,还没坐上四轮车的诸葛亮勒马停下,举目四望。/躌+4?墈?书¢ _追*最.新-璋¨結.
但见腊谷地势险要,谷中树木茂密,两侧山峰高耸,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此地如此地形,正适合埋伏。若贸然进军,恐中敌军埋伏。”
想到这,诸葛亮下令大军停下,暂时休整。
见大军停下,阎行当即策马赶来。
“军师,可是有什么发现?”
这段时间他可是彻底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有个超级大脑好打仗,所以阎行对于诸葛亮相当的尊敬。
诸葛亮则是笑着扇动了一下羽扇,神态轻松:“此地恐有敌军设伏,速去唤张将军过来。”
说话间,已经有士卒前去告知张卫。
待到张卫赶过来后,诸葛亮这才道:“张将军,汝率先锋军入谷打探虚实。切不可冒进,若有异常,立即退回。”
“诺!”
张卫领命,点起先锋军,小心翼翼地进入谷中。
而张卫率军刚入谷不久,便听得一声唿哨,两侧山坡上顿时涌出无数蛮族士兵,将先锋军团团围住。
张卫心中一惊,暗道:“果然有埋伏!”
好在对于这个他早有准备,于是急忙指挥士兵列阵迎敌。¨秒¨蟑\結+小,税+枉_ ^唔?错/内\容?然而,敌军众多,先锋军渐渐陷入困境。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柏率领接应部队赶到。
只见杨柏策马狂奔,大喊道:“张将军莫慌,吾来助你!”
随后他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左砍右杀,如入无人之境。在他的带领下,接应部队与先锋军内外夹攻,蛮族士兵渐渐抵挡不住,纷纷后退,露出来一条退路。
见状张卫连忙率军后撤,退出了山谷。
“回禀军师,那些蛮族的确在谷中设伏,吾观其人数,应该另有支援。”
闻言,诸葛亮微微点头,看来只是在谷中设伏了,并未选择绕行突袭。
如此一来倒是好应对一些。
于是诸葛亮将手中羽扇下压,轻声笑道:
“此乃意料之中。如今敌军驻扎在谷中林中,吾有一计可破之。但却要先观察一下敌军军阵如何。杨柏、杨昂何在?”
听到诸葛亮点将,杨柏、杨昂二人连忙出列。
“末将在!”
“令你二人趁着夜色,再入谷中,仔细打探敌军虚实。待探明敌军驻扎之处,回来报我。”
“诺!”
二人说话间便领命而去。·白!马_书¢院~ `庚_歆¨醉*哙.
当夜二人便趁着夜色,悄然潜入谷中。
谷中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二人小心翼翼地前行,终于在一片树林中发现了敌军的营地。
只见营中只有零星火堆燃起,蛮族士兵们或坐或卧,毫无防备。杨柏、杨昂在外围仔细观察了一番,记下敌军的布防情况,便悄悄退了出来。
二人回到大营,将敌军情况详细禀报给诸葛亮。
诸葛亮听后,微微一笑,心中最后一点顾虑也消散。
这群蛮族果然还和之前一样,对于安营扎寨这种事情,并不擅长。
“很好!时机已到。明日,我军再次用火攻,定能彻底击败敌军。”
次日清晨,诸葛亮下令大军做好准备。
待天色渐亮,其亲自率领大军进入谷中。
期间阎行率领的先锋小队,杀掉了不少敌军斥候。
会很明显,对于这种阵地战,蛮族依旧不是很擅长,虽然有斥候,但阎行可谓是一找一个准。
于是大军就这么慢慢的摸了进去。
当接近敌军营地时,诸葛亮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将火把投向树林。
刹那间,大火熊熊燃起,火舌迅速吞噬了整个树林。蛮族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顿时乱作一团。本能驱使着他们四处奔逃,却被大火堵住了去路。
一场大火下来,蛮族再一次被诸葛亮打退。
南蛮大军在大火中死伤惨重,残军只能退走,逃回永昌郡的大本营内。
至于刘璋,两把大火彻底将他们烧醒,当务之急唯有逃命,至于刘璋,自求多福吧。
对于南逃的蛮族,诸葛亮并没有下令追击,同时还拦住了想要追击的阎行等人。
“南中之地,山川险阻,我军不宜深入。如今且放过他们,待日后再做打算。当务之急乃是解决刘璋,以及处理周围的其余蛮族。”
外置大脑都发话了,几人自然是听命行事。
于是,在诸葛亮的命令大军一路行至益州郡滇池城,准备进攻刘璋。
滇池城楼之中,刘璋、董扶等众人正在商议对策。
忽闻诸葛亮率领大军前来,董扶怒目圆睁,连忙离开城楼来到城墙之上,打眼一扫,就看到了下方的诸葛亮。
于是董扶直接指着诸葛亮怒斥道:“诸葛亮,汝家中多为汉室之臣,如今汝却为曹操效力,兴兵犯境,实乃不尊汉室之徒!”
可惜了,此刻对面的诸葛亮可是在潏水学宫从小学到大的,有些思想早就学到了心里。
因此对于董扶的怒斥,诸葛亮勒马阵前,神色从容,轻松反驳道:
“哈哈哈哈哈哈,汝此言差矣。天下者,既归君,亦归民。若民不得生,则是君错。君错便要清正。
当今之世,汉室衰微,百姓流离失所。天子早年被奸臣所误,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耗空汉室气运。
而吾以汝为功勋之后,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皇帝昏庸不察,国乱岁凶,四方扰攘。
黄巾之后,汉室衰微已无天数,又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
而今汉室有此局面皆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现有曹公心怀天下,乃当世英雄,有匡扶天下之志,欲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吾助其成就大业,正是为了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为了实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的夙愿。
而汝明知朝廷依在,却依旧拥刘璋自立,此乃不忠,为一己私欲挑起益州战火,使得百姓不得安生,此乃不义,汝在此死守,也不过是为了一己之私而已。
因此,吾观汝也不过是昔日那些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流,今日却也该斥责于吾?
汝这不忠不义,断汉室气运之辈,也配在我面前狺狺狂吠?吾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