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土豆出土,大明时代之变!

唰!

眼看朱元璋热情如火,朱标几人也提起一把锄头,加入到翻土行动中。

地里都是“库兹”“库兹”的声音。

一旁,负责起居注的官员也在提笔记录此事。

“洪武十年申月,帝临御湖畔,与诸王同耕…”

晨曦,一泻千里。

绚烂的阳光中透着不真实的梦幻。

正如土豆,它并不该出现于洪武一朝…

可此刻落地生根,且爆发出无比强悍的勃勃生机。

一颗颗土豆与泥土为伍,却宛如被挖出来的羊脂白玉,美的动人心弦。

它会落到千家万户!

落到久久未曾热过的灶台上!

落到那送至嘴边却无食的破碗里!

“这这这…”

眼看越来越多的土豆被翻出来,原本处于震惊之中的百官,无法继续坐视不动。

隐隐约约,他们似明白朱元璋今日是何意。

多!

这种作物产量太多了!

肉眼看去,这一亩地恐不下于二十石!

二十石!

若此物真能吃,足以养活万千黎民百姓!

踏——

一身红袍在众臣诧异的目光里,缓缓朝地里而去。

已年逾六旬的宋濂每一步都在颤颤巍巍,可又透着无比坚决的沉稳。

他弯腰从地里拿起一颗土豆,视若珍宝打量起来。

作为洪武一朝正直廉洁的清官,宋濂淡泊名利,心怀天下。

曾在《梦疏》中言,“当以永康平淡安乐,郡里没饭食,不曾争功自破之。”,强调为官者当以民为先。

就连朱元璋都赞誉,“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

“事朕十九年,未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贤者,指有卓越的才能与德行之人。

《礼记》中言,贤者当“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

可以说,宋濂是传统“忧国忧民”儒士的代表。

可此刻,这位制定明朝礼仪、制诰等重事,素来谨慎到一丝不苟的老臣,却做出一个出乎意料的举动。

在擦了擦土豆上的泥土后,他竟直接往嘴里送去。

显然,他想试试是否真能吃,只是牙口实在啃不动。

“!”

这一幕把在场的众文武吓了一跳。

陛下的籍田所产,日后会被制成粢盛(祭祀专用谷物),用于先农坛等祭祀。

皇帝一般不会赏赐,更别说朱元璋还没发话赏赐。

这事说小了是逾礼。

往大了说,那就是“欺天欺君”。

“宋濂!”

一道冷冷的低哼从马皇后嘴里吐出,她脸上透着焦急。

这一声冷哼彻底将宋濂惊醒,望着手里的土豆,意识到犯了大错的宋濂心头大跳。

“娘娘…我…我…”

宋濂脸色更加惨白,哆哆嗦嗦就要跪下领罪。

想到待会朱元璋的滔天怒火,宋濂感觉半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脊背都在发凉。

这时,一位官员似乎注意到了什么,瞬间惊怒。

“大胆!”

“天子籍田之获,怎容你这般糟践,还不住手!”

唰!唰!唰!

突然弄出的动静,瞬间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一旁,垄上被挖出一个洞,只见许易正拿着铁竿串着两土豆在火上烤。

在农村长大,许易小时候可没少干这些事。

土豆、番薯、玉米…鸟雀,甚至是蛇…

只要能烤熟吃的,不管谁家的,先烤为敬。

来时只吃了点面包,很久没有尝过烤土豆的味道,许易还怪想的。

好不容易遇到,不拿几个过来烤烤,倒显得他“城里城气”,有些“忘本”。

番薯也差不多快熟了。

要不…

再挖两个番薯过来?

许易目光望向那块番薯地,面露思索,似并未听到身后有人在与他说话。

“……”。见许易还准备打番薯的主意,被众臣直盯着的毛骧心头也不禁一跳。

“许公子。”毛骧眼神疯狂暗示后面。

嗯?

许易一怔,扭头发现众大臣都盯着自己,也不由地愣了愣神。

但很快许易就镇定下来,以一种极其淡定的口吻,大义凌然道:

“此物既可食,吾今为大明社稷试之,纵死而无憾!”

“古之仁者贤士,天下以先!”

“诸君…莫念!!”

说罢,许易义无反顾扭头,继续认真烤了起来。

翻面,搅炭。

孤独的背影,唯有“向死而已”四个大字。

毛骧,“……”。

马皇后,“……”。

望着众臣被这话说动的神态,马皇后无力苦笑,小子倒是机灵,只是忒不要脸了。

土豆能不能吃,该怎么吃,谁能比你更清楚?

天下为先?

把偷吃说得这般高尚,汝倒是张嘴即来。

许易不知道这话能不能说服那些文臣,留个台阶给双方下就行。

若有人不体面,那只能让老朱教他体面。

果然,这边闹出的动静吸引到正一腔热血翻土的朱元璋。

“……”。

只一眼,朱元璋就注意到在烤土豆的许易。

只一秒,某人的怒火就蹭蹭飙升。

他朱元璋…

大明的皇帝!

此刻在这挖土豆,你竟然在一旁烤着吃?

如此行径,非人所为!

“…庶子无礼!!”

想到连自己都没吃过烤土豆,种出来的倒先让别人吃了,朱元璋怒将锄头一扔,煞气腾腾走了过来。

“易哥,还真是任性而行啊~”朱标苦笑一声,也带着朱棣几人撤出了田地。

“陛下,臣有罪!”

眼看朱元璋过来,宋濂以头抢地,诚惶诚恐。

宋濂是能臣,又是太子老师,马皇后连忙将刚才的事说了出来替宋濂开解。

“好!甚好!”听到宋濂见到土豆那般执迷,朱元璋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倍感满意。

能让素来持重谨慎的宋濂这般,这土豆的产量显然已经让众大臣惊得不轻。

“此物不仅能食,亦可为主食。”

说着,朱元璋拿起两颗土豆,亲手塞到宋濂手里。

“诸位若愿试,可自取之烹食,恕卿等无罪!”

“今日,咱与诸位爱卿,一起见证此物到底亩产几何!”

说着,朱元璋让毛骧带军士下地,将地里土豆全挖出来。

“眼睛都看仔细,莫要遗漏一颗!”

毛骧一脸严肃,很清楚朱元璋需要亩产来撼动朝堂和天下民心。

“喏——”

禁军不敢轻怠,认认真真挖起了土豆,唯恐用力过大,伤了天子之耕获。

眼看朱元璋奔着许易去了,朱标只得领着群臣主持此间大事,盯着地里的土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