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湘王“身死”,李景隆的演员时刻!
“快…快看!”
“不好了!走水了!!”
“……”
湘王府。
突飘起的黑烟,最终化作一场大火将主殿笼罩。
湘王及其正妃吴氏自焚而亡,以“宝印”、“金册”为凭。
李景隆命人带上凭证,火速赶回金陵。
冥冥之中,一双幕后大手正操控着这一切的进程。
湘王之死,彻底令朝野震动。
书房里,奏折散落一地。
朱允炆眼瞳赤红,宛如疯魔一般,咆哮如雷。
“朕只是让你们议湘王私发宝钞之罪,谁让你们逼死他的?”
“非要逼朕背上杀叔父之名,尔等才能如愿?!”
削湘王,他并没有决定派大军前去,只是想召回湘王朱柏问罪。
若非群臣撺掇,他怎会令大军暗中前往?
“臣…有罪!”齐泰等人跪伏在地,惊恐莫名,湘王之死着实出乎意料。
“陛下!”
“陛下!”
黄子澄在一旁开口提醒,将朱允炆的目光吸引过来时,他眼神坚定而又幽冷。
“湘王畏罪自杀,累罪于陛下,令陛下深陷不义之境地,其更是罔顾国法,置朝廷威严于不顾。”
“臣斗胆请陛下下旨,命宗人府议湘王之罪!”
“你…”朱允炆目眦欲裂,湘王自幼与他关系莫逆,人都死了,还要议罪。
“陛下!”黄子澄声音撕扯着声带,严肃提醒道:
“湘王仗死以污陛下,居心叵测,其若无罪,则世人言及此事,必罪在陛下。”
“试问陛下,有何颜面以对国人?”
“又有何颜面再令诸王臣服?”
噔噔噔——
朱允炆脚步仓皇后退,直到有台阶阻挡,这才停下脚步。
看了看齐泰…
看了看方孝儒…
又将目光回到黄子澄身上…
这一刻,朱允炆仿佛被抽空了所有的力气。
湘王已死…
朝廷的颜面不可丢!
朱允炆眼睛突然变得冷漠,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此事依卿所奏,交宗人府审议!”
“陛下圣明!”黄子澄齐泰等人莫名松了一口气,只有如此才能保全体面。
而他们,也才能从“逼死”藩王的罪责中摘出去。
在朝臣商议下,关于湘王之罪,被定为“私发宝钞”、“意图谋逆”…
朝廷本欲召回京,谁料湘王“畏罪自杀”。
谥号——“戾”。
湘戾王!!
谥号“戾”指的是——不悔前过、不思顺受、知过不改。
一个“戾”字在昭告世人:朝廷没问题,是湘王自己不服朝廷教化,畏罪自杀。
收到朝廷诏书,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怒发冲冠。
噗——
心血从嘴角溢出,燕王朱棣只觉肝肠寸断。
“湘王何罪?遭此焚死!”
“此仇不报,我朱棣誓不为人!”
湘王自幼由他带大,情同亲兄弟。
湘王没有子嗣,又素来恭逊,喜欢游山玩水,吟诗作画。
最稳定不可能谋反的湘王都被逼死,他们这些手握重兵的塞王,又岂能全身而退?
踏——
一袭黑衣而来的姚广孝看到朱棣双眸赤红,心知后者不会再忍下去。
姚广孝不禁暗道:这把大火来得正是时候。
“殿下,建文帝彻底失了诸王之心,朝廷若孤悬之岛,失其所助。”
“世乱民忧,殿下乃太祖嫡子、诸王之长,殿下若不出头,试问谁能做主?”
“多助者天下顺之,殿下…当顺天命!”
朱棣深吸一口气,此刻的眼神变得无比决绝。
湘王已死,是非对错,自有后人去说!
他燕王朱棣,太祖嫡四子,岂能引颈受戮??
燕王朱棣的语气平静到极点,“时候未到,吾儿又在金陵,此事从长计议。”
姚广孝平静一笑,缓缓凑到朱棣耳边,小声耳语起来。
朱棣黑若点星的眸子忽明忽暗。
想到妻子徐氏和三个儿子,终是松了口。
“也罢,只好如此!”
六月,燕王朱棣疯了。
他披头散发,在大街上乱喊乱叫。
建文帝官员来探,见朱棣裹着棉被,烤着火炉,浑身冷得哆嗦。
甚至…堂堂燕王竟如猪一样,躲在猪圈里啃食猪食。
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将消息传回金陵,言明燕王朱棣“真疯”了。
另一方面,巡视天下到达北平的刑部侍郎暴昭,则上疏汇报燕王正在阴谋作乱。
这两个自相矛盾的奏报,让建文帝朱允炆云里雾里。
燕王突然疯了,也让朱允炆原本对他的谋划,一时不知从何下手。
继续削发疯的藩王?
这于情理而言,朝廷压根站不住脚。
不多时。
又传来燕王重病,不久于人世的消息。
关于朱高炽三兄弟去留问题,朝堂展开激烈讨论。
齐泰主张将三兄弟留作质子,令燕王投鼠忌器。
黄子澄则认为不宜打草惊蛇,应当将三人放回,继续慢慢削藩。
“陛下,臣以为齐大人所言甚是!”眼看朝臣喧哗,魏国公徐辉祖丝毫不避嫌,敢于直言道:
“燕王三子,皆非浅薄易与之辈!”
“燕王世子仁厚多智,次子高煦勇猛无敌,乃大将之才,万不可放虎归山,理当质于金陵,以防局变!”
徐辉祖这话令朝臣纷纷侧目,没想到他对自己三个外甥如此狠辣,毫不留情。
“!!!”
眼看建文帝有所心动,知道内情的李景隆坐不住了。
那三个活宝留在金陵,万一出点事,舅姥爷不得活剥了他?
“臣以为不妥!”
李景隆满眼昭烈,选择和黄子澄站在一块。
“燕王病重,扣押其子,绝非孝义之举。”
李景隆脸色刚硬,浑身散发出一股决然的气场,宛如一头猎食的猛虎。
“若燕王真有反意,末将愿领兵征讨!”
“若不能清缴国贼,得胜而还,臣愿自裁太祖陵前,以死谢罪!”
轰——!
李景隆这话将徐辉祖惊得不轻,心想:这家伙何时如此之勇?
朱允炆闻言心生敬意,佩服得不行。
李景隆担任过他的太子少傅,其军事才能朱允炆一万个放心。
“好好好——”
“有卿如此,朕无忧矣。”
这一天。
朝堂疯了三个人。
一个燕王。
一个徐辉祖。
一个言之凿凿“舍身为国”的战神李景隆。
朱高炽三兄弟得释,渡江而去,策马奔腾北归。
“哈哈哈,老大,那李景隆真乃庸才,竟被区区钱财收买,让我等归去!”
望着背后的长江,朱高炽如释重负,“李景隆,实乃虎父犬子,不足为虑~”
一处山坡上。
几道身影此刻也正望着那远去的马匹。
“高炽,属实胖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