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绫镜清风辰辰

第226章续破浪而行

---

一、海外破局:双线并进,以攻为守

海外办事处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尽管禁烟,但龙胆草思考时偶尔会破例)。墙上巨大的电子屏幕分割成数个区块,显示着物流追踪信息、法律文件草案、线上渠道谈判纪要以及技术研讨会的策划案。

“海关那边,补充材料已经通过加急渠道递交,我们的本地律师霍尔先生亲自跟进,他暗示问题不大,但需要‘打点’一些环节,预计一周内能解决。”运营经理汇报着最新进展,语气轻松了些。

“必要的‘合规成本’可以支付,但必须确保合法合规,所有流程留有记录。”龙胆草掐灭了烟,沉声道,“我们要的是解决问题,不是留下新的把柄。”

“明白。”

曹辛夷接过话头,指着线上渠道的进展:“三家主流的本地电商平台,两家已经初步达成意向,同意给我们开设品牌旗舰店,并给予一定的流量扶持。另外,我接触了三家本土有潜力的科技初创公司,他们对‘五彩綾鏡’的隐私保护技术非常感兴趣,愿意在他们的产品中集成我们的sdk,并以联合品牌的形式进行推广。这虽然单量不大,但能快速切入特定圈层。”

“很好,”龙胆草点头,“初创企业合作是个巧妙的思路,既能避开巴颂的传统势力范围,又能精准定位对隐私敏感的用户群。”

“至于技术研讨会,”曹辛夷切换屏幕,展示着精美的策划案,“主题定为‘数据隐私的下一站:东方智慧与全球视野’,我们计划邀请本地顶尖大学的计算机教授、知名科技博主以及开源社区的领袖。姚浮萍总监如果能远程连线,进行核心算法的技术分享,将会是最大的亮点。”

龙胆草沉吟片刻:“浮萍那边正在攻关技术瓶颈,我问问她的意愿和进度。即使她不能亲自讲解,准备一份重量级的技术白皮书在会上发布,也能奠定我们的技术权威形象。”

行动迅速展开:

·物流线:在支付了一笔“加急处理费”后,被扣押的设备终于在第五天放行。龙胆草指示,后续所有关键物资,尽量采用空运或多批次小批量海运,降低被一次性卡脖子的风险。

·渠道线:线上旗舰店紧锣密鼓装修上架;与两家初创公司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技术团队开始对接集成工作。

·公关线:技术研讨会的邀请函发出后,在本地科技圈引起了不小反响,报名人数远超预期。巴颂试图通过关系施压,让几个原本答应参与的嘉宾退出,但曹辛夷凭借之前建立的良好人脉和龙胆科技的全球声誉,成功稳住了局面,甚至还有两位嘉宾因为反感巴颂的手段,反而更加积极地表示支持。

巴颂的办公室内,他气得摔了杯子。“该死的中国人!动作这么快!”他没想到龙胆科技的反应如此迅速且多元化,不仅化解了他的刁难,还反过来利用这次事件,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老板,他们那个技术研讨会,声势搞得不小,我们要不要……”手下小心翼翼地问。

巴颂阴沉着脸:“让他们搞!我看他们能得意多久!找几个记者,到时候去现场,提点‘尖锐’的问题!比如他们算法的安全性是否经过充分验证?在中国本土有没有数据泄露的丑闻?”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海外市场悄然升级。龙胆草和曹辛夷顶住了第一波压力,但更严峻的挑战,或许就在那场万众瞩目的技术研讨会上。

二、技术突破:量子模拟,柳暗花明

全新的实验室内,量子计算模拟器低沉的运行声成了背景音。姚浮萍已经连续泡在实验室三十六小时了,头发凌乱,眼窝深陷,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采纳了姚厚朴的建议,她开始尝试构建基于“图计算”模型的新算法架构。起初依然困难重重,图模型的复杂度和对计算资源的要求远超她的预期。但在一次次失败和调试中,她逐渐摸到了一些门道。

量子计算模拟器提供了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让她能够处理传统计算机难以胜任的大规模图结构运算。她将数据流中的每一个节点、每一条关联,都映射到图模型中,试图用更本质的方式描绘数据之间的关系。

“哥!快来!”深夜,姚浮萍突然发出一声兴奋的呼喊,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

姚厚朴几乎是从旁边的休息室冲了过来。

姚浮萍指着模拟器屏幕上飞速滚动的数据和不断优化的结构图,语速极快:“你看!用图模型重新定义数据关联后,再结合量子模拟的并行处理能力,之前卡住的那个大规模多源数据融合的效率问题,提升了……提升了将近300%!而且模型稳定性也大幅增强!”

屏幕上的曲线陡峭上升,代表着算法性能的几个关键指标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姚厚朴看着屏幕上那些他并不完全理解但能直观感受到其惊人的数据变化,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罕见的、憨厚的笑容:“很好。”

这两个字,包含了他所有的肯定与骄傲。

“不过,这只是模拟环境下的理想数据,”姚浮萍迅速冷静下来,“还需要在实际硬件上进行部署和测试,优化能耗和兼容性问题。”

“硬件交给我。”姚厚朴言简意赅,立刻开始规划如何将新的算法模型部署到实验室的服务器集群和最新的测试终端上。

兄妹二人无需多言,立刻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实验室的灯光,再次亮彻长夜。

技术的壁垒,在转换思路和借助新工具后,被成功凿开了一道裂缝。这不仅意味着“五彩綾鏡”性能将实现质的飞跃,也为龙胆科技在即将到来的海外技术研讨会上,提供了最硬核的“弹药”。

三、人事破冰:小试牛刀,初露锋芒

九里香的“敏捷营销项目小组”在绝密状态下启动了。小组由市场部一名敢于创新的年轻经理牵头,成员来自市场、设计、数据分析等不同部门,都是九里香暗中考察后认为有潜力、对现状不满的骨干。

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是为一款即将推出的、面向年轻用户的“五彩綾鏡”轻量版App,策划一场低成本、高传播度的线上预热活动。按照传统流程,这个方案需要经过市场部内部层层审批,再到总监王总那里,周期漫长,且很可能被修改得面目全非。

但现在,小组直接向九里香汇报,拥有五万元以下的预算审批权和内容决定权。

压力与动力并存。小组成员们爆发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摒弃了传统的广告投放模式,策划了一个名为“我的数据我作主”的社交媒体挑战活动,通过有趣的短视频和互动h5,引导用户关注自身的隐私数据,并巧妙地植入“五彩綾鏡”轻量版的核心功能点。

活动方案提交给九里香后,她只做了微调,便签字批准。

一周后,活动上线。

效果出奇地好。挑战话题在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迅速发酵,产生了大量用户自创内容,相关视频播放量短短三天突破千万次。“五彩綾鏡”轻量版的预约下载量在活动期间暴增,远超预期。

更重要的是,整个活动从策划到执行,成本极低,主要依靠创意和社交传播,投入产出比高得惊人。

成功无法掩盖。王总监很快就得知了此事,勃然大怒。他冲到九里香的办公室,拍着桌子质问:“九里香!你这是什么意思?绕过我们市场部,私自搞什么项目小组?还有没有组织纪律了!”

九里香早有准备,平静地拿出活动数据和成本报告:“王总,请看。这个小组用不到传统营销十分之一的预算,达到了远超常规活动的传播效果和用户转化。这证明了扁平化沟通、赋能基层,能够激发更大的创新活力,提升运营效率。我认为,这不是破坏纪律,而是优化流程。”

王总监看着那份漂亮的数据报告,脸色铁青,一时语塞。他无法否认这次活动的成功,但这成功恰恰印证了他之前管理方式的僵化和低效。

“你……你这是胡闹!一次成功不代表什么!”王总监色厉内荏。

“那就让我们用更多的事实来证明。”九里香毫不退让,“我建议,将这次‘敏捷小组’的模式形成案例,在管理层会议上进行讨论,看看是否值得推广。”

九里香这一步,不仅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回击了质疑,更在王总监坚固的堡垒上,撬开了一道缝隙。公司内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悄悄讨论着那个“神奇”的敏捷小组,以及其背后代表的新的工作方式。改革的星火,已然点燃。

四、公益扎根:星火燎原,口碑渐起

林晚所在的社区,讲座的成功像一阵暖风,吹散了之前的冷清。

那位感谢她的老大爷,成了她的“义务宣传员”,逢人便夸“来了个顶好的姑娘,教我们防骗子”。口口相传之下,附近几个社区的居委会也主动联系林晚,邀请她去开讲座。

林晚来者不拒。她根据不同社区的特点,微调讲座内容。有的社区老年人多,她就重点讲电信诈骗;有的社区年轻租户多,她就增加公共wi-fi安全、租房信息保护等内容。她自费印制了更精美的宣传册,语言依旧通俗易懂。

她的名声渐渐在基层社区传开。甚至有一家本地民生电视台的记者闻讯而来,采访了她和几位听过讲座的居民,做了一期关于“科技企业下沉社区,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专题报道。

节目播出后,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龙胆科技的企业形象,因为这个小小的公益举动,意外地获得了不少正面评价。连之前对林晚部门爱答不理的一些公司内部部门,也开始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更重要的是,林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她利用自己的技术背景,将枯燥的安全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她看到老人们因为她的讲解而避免了损失,那种成就感是任何商业成功都无法替代的。

她开始构思更系统的公益推广计划:编写系列科普读物、开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线上课程、与学校合作开展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

一颗被风吹落到角落的种子,凭借自身的顽强和找到的适宜土壤,竟然开始生根发芽,展现出勃勃生机。林晚用她的方式证明,即使远离核心战场,依然可以创造光亮,实现价值。

风浪依旧,但龙胆科技这艘大船上的每一位船员,都没有退缩。龙胆草与曹辛夷在海外劈波斩浪;姚浮萍兄妹在技术深海不断潜航;九里香在内部管理的礁石间巧妙穿行;林晚则在平凡的港湾点亮温暖的灯塔。

他们各自破浪而行,汇聚成的,是整个龙胆科技穿越风雨、驶向星海的磅礴力量。真正的挑战或许还未到来,但此刻,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和团结。

(第226章续章:破浪而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