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绫镜清风辰辰

第226章风起海外

---

一、签约之后:暗箭难防

海外某市,最高端的酒店宴会厅内,香槟塔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衣香鬓影,觥筹交错。龙胆科技与当地巨头“卡索集团”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庆祝酒会正在这里举行。

龙胆草与曹辛夷无疑是全场的焦点。龙胆草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沉稳大气,与卡索集团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总裁相谈甚欢。曹辛夷则身着一条宝蓝色曳地长裙,优雅得体,流利地在不同语言的宾客间穿梭,扮演着完美的女主人与商务伙伴角色。

“龙先生,曹小姐,恭喜!”一个略带夸张的声音插入,来人身形微胖,满面红光,是本地另一家颇具实力的科技公司“本地狼”的Ceo,巴颂。他端着酒杯,笑容热情,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此前在竞标中,“本地狼”败给了龙胆科技,心中早已憋着一股火。

“巴颂先生,感谢赏光。”龙胆草举杯示意,神色淡然。

巴颂凑近一步,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几分“好心”的提醒:“龙先生,卡索集团固然实力雄厚,但本地的水,可比你们想象的要深得多。有些规矩,不是一纸合同就能搞定的。希望贵公司……一切顺利。”他话中有话,意有所指。

曹辛夷微微一笑,接过话头,语气不卑不亢:“多谢巴颂先生提醒。龙胆科技向来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我们相信,只要本着诚信合作的原则,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巴颂碰了个软钉子,脸上笑容不变,眼底却冷了几分,哈哈一笑:“那就好,那就好!祝你们好运!”说完,便转身融入了人群。

“看来,这位‘地头蛇’不会善罢甘休。”曹辛夷低声对龙胆草说。

龙胆草抿了一口香槟,目光扫过巴颂的背影,眼神锐利:“意料之中。让我们的本地团队加强警惕,特别是物流、清关和线下渠道推广这几个环节。”

庆祝的酒香尚未散去,危机的阴影已然悄然逼近。

三天后,龙胆科技临时租赁的海外办事处。

气氛凝重。

“龙总,曹总,我们第一批通过海运过来的‘五彩綾鏡’测试设备,在港口被扣下了!”本地运营经理擦着额头的汗,焦急地汇报,“海关给出的理由是‘产品认证文件不符合本地新规’,需要补充大量材料,重新审核,周期至少一个月!”

“认证文件是我们严格按照之前了解的规定准备的,怎么可能突然不符合?”曹辛夷蹙眉。

“我们打听过了,”运营经理压低声音,“是巴颂的公司动了手脚,他们和海关某些人员关系密切,故意卡我们脖子!而且,我们之前谈好的几家大型电子产品卖场,也突然变卦,以‘排期已满’或‘需要进一步评估’为由,拒绝了我们产品的上架请求!”

物流被阻,渠道受挫。这是典型的“地头蛇”式打压,利用本地人脉和规则漏洞,给外来者制造麻烦。

龙胆草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沉默不语。海外的战场,远比国内更加复杂,不仅仅是商业实力的比拼,更是人脉、规则乃至灰色地带的较量。

“认证文件的问题,立刻联系国内总部,让法务和品控部门全力配合,按照对方要求,不惜代价,用最快速度补齐!”龙胆草转过身,语气果断,“另外,联系我们在本地的法律顾问,收集巴颂公司不正当竞争的证据。”

他看向曹辛夷:“渠道方面,我们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大型卖场走不通,就尝试开拓线上渠道,或者寻找那些不受巴颂影响的中小型代理商,甚至可以考虑与本土的初创企业合作,用技术换渠道。”

曹辛夷点头:“我同意。线上渠道我可以立刻着手去谈。另外,我们或许可以策划一场高规格的技术研讨会,直接面向本地开发者和极客群体,绕过传统渠道,建立品牌口碑和影响力。”

“好!”龙胆草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就这么办。我们要让巴颂明白,龙胆科技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垮的。他想玩,我们就陪他玩到底!”

海外市场的第一场硬仗,正式打响。

二、实验室困境:灵感的壁垒

与此同时,国内,龙胆科技总部新建成的尖端实验室内,气氛却有些沉闷。

姚浮萍站在巨大的透明白板前,上面写满了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算法结构图,但好几个关键节点都被打上了问号。她手里拿着电子笔,眉头紧锁,一动不动已经快一个小时了。

“五彩綾鏡”的核心算法虽然获得了专利,但姚浮萍对其性能始终不满意。尤其是在处理超大规模、多源异构数据流时,算法的效率和稳定性会出现明显的衰减。她试图设计一个全新的并行计算架构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进展极其缓慢。

新实验室设备顶尖,环境一流,但灵感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迟迟不肯降临。姚浮萍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躁。拒绝了“泰坦”的诱惑,留守龙胆科技,她背负着巨大的期望,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无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突破,“五彩綾鏡”的未来应用将会受到很大限制。

姚厚朴抱着一堆新到的传感器模块走进来,看到妹妹雕塑般的背影,粗声粗气地说:“别硬想了,出去走走。”

姚浮萍恍若未闻。

姚厚朴放下模块,走到白板前,看了一会儿那些令人头晕的公式,指了指其中一个问号:“这里,你用‘卷积神经网’的思路,是不是钻牛角尖了?为什么不试试更底层的‘图计算’模型?虽然构建复杂,但或许更契合数据本身的关联性。”

姚浮萍猛地转过头,看着哥哥。姚厚朴在算法宏观架构上天赋不如她,但在底层逻辑和硬件协同方面有着野兽般的直觉。

“图计算……”姚浮萍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但随即又黯淡下去,“模型构建和计算资源消耗是个大问题……”

“那就优化模型,升级硬件。”姚厚朴言简意赅,“实验室新到的量子计算模拟器,你不是还没怎么用吗?”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姚浮萍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对啊!我怎么把它忘了!”她像是瞬间注入了新的活力,立刻扑到旁边的量子计算模拟器控制台前,开始重新规划算法模型。

技术的壁垒,往往需要换一个角度,或者旁人的一句提醒,才能找到突破的缝隙。姚厚朴看着重新投入工作的妹妹,默默地走到一边,开始组装那些新的传感器。他的渡口,就是守护好这片能让妹妹尽情挥洒才华的技术港湾。

三、人事僵局:破冰的契机

九里香的办公室,依旧弥漫着无形的压力。

“扁平化沟通”的改革推行受阻,几位总监级别的元老联合抵制,使得很多措施难以落地。人力资源部内部也出现了一些杂音,有人怀疑改革是否真的必要,有人担心得罪老臣会影响部门自身利益。

九里香知道,不能这样僵持下去。她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能证明改革价值、又能分化瓦解反对力量的契机。

这时,一份来自市场部基层员工的“匿名”建议信,引起了她的注意。信中详细分析了当前市场部项目审批流程冗长、信息传递失真导致多次营销活动效果不佳的问题,并大胆提出了一个“项目小组负责制”的构想,赋予小组更大自主权,减少中间审批环节。

这封信的观点,与九里香推行的“扁平化沟通、赋能基层”的理念不谋而合。更重要的是,这封信指向的问题,恰恰是那位反对最激烈的王总监所负责的领域。

九里香眼中闪过一丝锐芒。她没有立刻去找王总监对峙,而是暗中派人核实了信中所反映的情况,确认基本属实。同时,她开始秘密接触市场部几位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骨干,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诉求。

她决定,不再与老臣们进行无休止的辩论,而是要用事实说话。她要以市场部为试点,支持那个提出建议的匿名员工(她已大致猜到是谁)组建一个跨职能的“敏捷营销项目小组”,绕过部分现有审批流程,直接向她汇报,尝试运作一个小型活动。

如果这个小组成功了,不仅证明了改革思路的正确性,也能在基层树立榜样,积累支持力量,更能直接打击王总监的威信。这是一步险棋,如果失败,她将面临更猛烈的反扑。但僵局之中,唯有破釜沉舟,方能寻得一线生机。

四、公益起步:意外的火花

而在公司大楼一个偏僻角落,新挂牌的“数据安全公益推广部”办公室,则显得格外冷清。

办公室只有林晚和一名行政助理。资源匮乏,人手不足,对于如何开展公益推广,公司内部也无人提供具体指导,一切都需要林晚自己摸索。

她起草了几份关于数据安全知识普及的讲座方案和宣传册设计,提交给相关部门申请预算和支持,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她试图联系一些外部公益组织寻求合作,但对方一听是企业新设的、规模极小的部门,兴趣寥寥。

挫败感在所难免。离开了核心项目的紧张与刺激,这里的冷清和无所作为,让她一度感到迷茫。

这天下午,她无意中浏览本地新闻,看到一则消息:本市多个老旧小区接连发生因居民轻信虚假中奖信息,导致个人身份信息泄露,遭受电信诈骗的案件,其中不乏独居老人。

林晚心中一动。她想起自己潜伏初期,也曾深入研究过各种网络诈骗手段和数据窃取方法。为什么不从这些最贴近普通人生活、危害最直接的案例入手呢?

她立刻行动起来,不再等待公司的资源。她利用下班时间,亲自走访了那几个出事的老旧小区,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她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制作了一套非常简单易懂的、针对老年人群体的“防骗指南”ppt和宣传单页,内容都是图文并茂,用最直白的语言讲解如何识别诈骗链接、保护个人信息。

她联系了其中一个社区的居委会,表示愿意免费为居民举办一场小型的数据安全讲座。居委会正为此类案件频发而头疼,对她的提议欣然接受。

周末,在社区活动室,一场特殊的讲座开始了。台下坐着的多是头发花白的老人。林晚一开始有些紧张,但当她看到老人们认真甚至带着困惑的眼神时,她放下了包袱,用最耐心、最生活化的语言,一遍遍讲解着。

“奶奶,您看,这种说你中奖了,要先交税的短信,百分之百是假的!”

“爷爷,陌生的二维码可不能随便扫啊!”

……

讲座结束后,几位老人围着她,七嘴八舌地问着问题,脸上带着感激。一位老大爷拉着她的手说:“姑娘,讲得好啊!我们老了,不懂这些新东西,差点就被骗了!谢谢你啊!”

看着老人们真挚的笑容,林晚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暖流和成就感。这比完成一次完美的商业间谍任务,比在发布会上反戈一击,都让她感到充实和快乐。

她找到了公益推广的意义,也找到了自己在这个新岗位上的价值。也许,这条路起步艰难,但方向是对的。她决定,就从这些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开始,一步步点燃数据安全的星星之火。

风,已从不同方向吹起。龙胆科技的航船,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上,迎来了新的风浪,而船上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奋力划动着船桨,驶向未知的前方。

(第226章风起海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