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边缘与契机
"五彩绫镜"项目组所在的二十七层,空气中永远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张力。中央核心区的玻璃幕墙内,姚浮萍的身影在数十块闪烁的屏幕前快速移动,她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系统,冷静地下达着指令:"压力测试第三阶段,模拟峰值访问量百分之二百二十。厚朴,重点监控加密数据流的吞吐效率。"
与此处仿佛连空气分子都在高速碰撞的氛围截然不同,位于楼层东北角的"数据安全审计与公共科普办公室",时间的流速似乎都缓慢了下来。
这间办公室仅有核心研发区十分之一大小,紧挨着消防通道和设备间,门牌上的字体也比其他部门小了一号。室内摆放着四套标准化的灰白色办公桌椅,此刻只有靠窗的位置有人。
林晚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打开的并非复杂的代码编辑器或数据可视化仪表盘,而是一份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法》最新司法解释的pdf文档。她的左手边整齐叠放着几份已完成的数据备份合规检查记录表,右手边则是一沓待归档的旧版安全协议文档。
阳光从那扇狭小的、朝向内部通风井的窗户艰难地挤进来,在蒙着薄尘的桌面上投下一块边缘模糊的光斑。空气里漂浮着打印机墨粉和陈旧纸张混合的气味。
调岗至此,已近一月。
从曾经风暴眼的中心,从那个充斥着审视目光与无形压力的核心地带,骤然坠入这个几乎被遗忘的角落。这里没有了触及公司命脉的核心数据权限,没有了废寝忘食的技术攻关,没有了与姚浮萍就某个算法逻辑激烈争辩后、彼此眼中掠过的那一丝认可,自然也远离了......那道时而会越过开放式办公区,落在她身上,带着复杂探究意味的、属于龙胆草的视线。
如今的工作,琐碎、重复,边缘得近乎透明。核对各部门提交的、格式僵硬的数据备份日志,整理年份久远、已无人问津的安全审计底稿,撰写那些试图将复杂技术术语转化为通俗语言的科普短文......这一切,与她曾经潜伏时接触到的、乃至后来作为"污点证人"协助防护时所面对的、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技术攻防相比,如同从惊涛骇浪的主航道,被抛入了一潭几乎停滞的浅水。
内心并非没有落差。
偶尔,当走廊尽头传来项目组因某个技术节点取得突破而爆发的短暂欢呼时,她握着鼠标的手指会微微停顿;当她登录内部系统,权限列表里那些熟悉的、代表着核心区域的红色访问标记已全部变为灰色的"无权限"时,一丝苦涩会悄然漫过心尖。
但她更清楚,这是她自己选择的道路,是赎罪,也是自我放逐之后必然的代价。远离漩涡,才能获得喘息之机,才能一点一点,将那破碎的、沾满污点的过往,重新拼凑。
"叮——"
内网通讯软件特有的提示音,清脆地划破了办公室的寂静。
发信人头像是一个简洁的职业照——人力资源总监,九里香。
"林晚,请现在来我办公室一趟。"
消息框里只有这一行字,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或表情,符合她一贯的作风。
林晚的心跳不易察觉地漏跳了一拍。对于九里香,她始终怀着一种复杂的、夹杂着感激与深刻忌惮的情绪。这位拥有惊人洞察力的hr,当初是最先将怀疑的目光精准锁定在她身上的人。尽管在后续的处理中,九里香秉持了专业态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为她争取到了"戴罪立功"的机会,但每次面对那双仿佛能穿透表象、直视灵魂深处的眼睛,林晚仍会感到一种无所遁形的压力。
她迅速关闭了文档窗口,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本就平整的衣领,仿佛这能给她带来一丝微不足道的防护。起身,离开这间过于安静的办公室。
走廊漫长而安静,吸音地毯吞噬了脚步声。墙壁上悬挂着龙胆科技发展历程的宣传画,从最初几个人挤在狭小办公室的创业团队,到如今占据数层顶级写字楼的行业新贵,无声地诉说着野心与成长。两侧的会议室里,不时传出隐约却激烈的讨论声,空气中弥漫着属于技术前沿的、焦灼而兴奋的气息。
这一切曾经与她息息相关,如今却像隔着一层无形的、坚硬的玻璃。她是一个旁观者,一个......局外人。
在九里香办公室那扇厚重的实木门前站定,林晚深吸了一口气,才抬手敲响。
"请进。"里面传来的声音清晰而平稳。
九里香的办公室与她的人高度统一:极简,高效,没有任何多余的个性化装饰。巨大的落地窗外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构成的都市天际线,但她身后的百叶窗被精确地调整到一个角度,既引入了足够的光线,又避免了强光直射,让整个空间处于一种冷静、中立的光影之中。
"九里香总监。"林晚走到办公桌前,保持着适当的距离站定。
九里香从一份文件中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落在她脸上,那眼神不像审视,更像是一种快速的状态评估。"坐。"她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林晚依言坐下,脊背挺直,双手规矩地放在膝盖上。
"调岗到数据安全审计部快一个月了,"九里香开门见山,语气没有任何起伏,"适应得如何?"
"还在熟悉业务流程。"林晚选择了一个最稳妥的回答,"工作内容和以前差异比较大,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
九里香微微点头,看不出是否满意这个答案。她从手边拿起一份装订好的文件,递到林晚面前。"看看这个。"
林晚接过文件,封面上只有一行字:《关于成立"员工数据隐私保护专项工作组"及启动相关内部审计的初步方案(草案)》。
她有些意外,抬起眼看向九里香。
"'五彩绫镜'项目的核心,是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九里香解释道,声音依旧平稳,"对外,我们要向用户证明我们的能力和诚意;对内,我们也必须确保自身在员工数据管理上无可指摘。这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
她顿了顿,目光锐利了几分:"考虑到你之前的......特殊经历,对数据安全风险有着更切身的体会,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技术背景。我向龙胆草总裁提议,将你纳入这个工作组,主要负责协助梳理各业务部门在员工数据采集、使用、存储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参与起草内部管理规范。"
林晚握着文件边缘的手指微微收紧。
这不是核心技术研发,但意义绝不轻飘。这关系到公司内部治理的规范性,关系到数千名同事的隐私权益,更是"五彩绫镜"项目理念能否在内部落地的试金石。将这样一个带有"自查"性质的敏感任务交给她这个身份特殊的人......
是信任?还是另一种形式的考验?
她看到方案末尾的提议人名单里,确实有九里香的签名,而"拟纳入成员"一栏中,她的名字赫然在列,后面还跟着一个括号:(待评估)。
"这项工作涉及大量跨部门沟通,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力或不理解。"九里香看着她,语气平淡却意有所指,"你需要有心理准备。过往的经历,在這個時候,可能既是负担,也可能成为一种独特的视角。关键在于你如何运用它。"
林晚明白了。这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对她心态、能力和立场的一次实战检验。她远离了核心技术的漩涡,却被推入了另一个关乎公司肌理健康的、同样复杂的领域。
她低头,再次快速浏览了一遍方案的核心内容,大脑飞速运转。这项工作确实适合她目前的状态,既能运用她的知识和教训,又不会直接触碰最敏感的商業机密。但其中的挑战也显而易见,如何取得其他部门的信任与配合?如何确保审计的客观公正,不带个人情绪?
"我明白其中的挑战。"林晚抬起头,目光迎上九里香,"我会尽快熟悉方案,并提交一份详细的工作思路和风险应对预案。"
她没有直接表露雄心壮志,也没有畏缩不前,而是给出了一个专业且负责任的回应。
九里香眼中极快地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随即恢复如常。"很好。方案你先拿回去仔细研究,下周一上午,工作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我需要看到你的初步想法。"
"是,谢谢九里香总监。"林晚拿起文件,站起身。
"另外,"在她转身欲走时,九里香的声音再次响起,平淡无波,"曹辛夷上周提交了一份关于市场部数据使用规范的优化建议,里面有些观点可能对你有参考价值。你可以找她交流一下。"
曹辛夷?
林晚的心绪微动。自从她身份暴露、调离核心部门后,她与曹辛夷的接触便急剧减少。那个曾经因直觉而对她充满警惕,后来又在知晓部分真相后选择暂时保密的女孩,如今已是市场部独当一面的骨干。九里香此刻特意提及,是单纯的工作建议,还是另有用意?
"好的,我会的。"林晚按下心头疑惑,点头应下。
拿着那份沉甸甸的方案草案,林晚离开了九里香的办公室。走廊里的光线似乎比来时明亮了一些,远处核心研发区传来的嗡嗡声,也不再那么令人感到隔阂与压抑。
她没有立刻回到那个安静得过分的角落,而是拐进了同一楼层的茶水间,给自己接了一杯温水。靠在料理台边,她翻开了手中的方案。
条款清晰,目标明确,触及的却是公司内部管理的神经。这不是她熟悉的代码世界,而是规则、人性与利益交织的另一个战场。
她抿了一口水,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一丝真实的暖意。
边缘,或许并非绝对的沉寂。这里有属于这里的暗流,有需要被正视的问题,也有......她可以重新证明自身价值的空间。
将水杯洗净放好,林晚拿着文件,迈步走向自己的办公室。脚步声落在静音地毯上,依旧轻微,却似乎比来时,多了一分沉稳的力道。
推开门,办公室内依旧安静,阳光挪动了一点位置,光斑落在了她空着的椅背上。她走到自己的座位前,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将那份《初步方案》端端正正地放在桌面中央。
然后,她拉开椅子,坐了下来。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命名为:《员工数据隐私保护内部审计——工作思路与风险预案》。
键盘敲下第一个字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她的目光专注地落在屏幕上,之前的飘忽与茫然,已被一种沉静的、接纳挑战的光芒所取代。新的战场已经铺开,尽管依旧布满荆棘,但这一次,她将以自己的方式,一步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