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一花一世界,一方一净土
朱雄英早已预见,北境一旦重开互市,商贸勃兴。?~/微/(趣!}小?>说/ °\更.?x新±最]全,</p>
庞大的利益链条必将催生新的势力集团。</p>
这些力量来自士族门阀、军功世家,乃至遍布各地的商帮联盟。</p>
面对巨额财富,铤而走险不过是人之常情。</p>
历史长河中,从未有人能根除这种趋利本能。</p>
所能做的,唯有引导与驾驭。</p>
朱雄英从不自诩完美,他亦无意扮演圣贤。</p>
他的身份清晰明确——朱家皇长孙,未来大明权力的核心。</p>
故而对于任何可能动摇国本的苗头。</p>
必须在萌芽之时予以遏制。</p>
更深一层的是,格物院已立,技术革新正悄然改变生产方式。</p>
农业社会的形态终将被打破,工业的火种正在点燃。</p>
可一个帝国若想绵延不绝,如何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牢牢掌握主导权?</p>
这是一道难题,却也是一道生死题。</p>
“士绅可压,但新贵必起。”</p>
“技术未行,思想须先引领。”</p>
“大明,只能是皇权至高无上。”</p>
他低声呢喃,似与自己对话。</p>
千百年来,历代帝王皆曾追问同一个命题。</p>
王朝能否永续?</p>
自秦扫六合,定一统之制,后世王朝便仿佛陷入轮回。</p>
三百年,成了难以逾越的界限。</p>
无论前期如何励精图治,吏治清明。</p>
大明亦未例外,不过二百七十余载。</p>
如今,洪武年间,改革已悄然铺展。</p>
财政重整,军制更迭,科举革新,乃至百姓衣食住行皆在重塑。</p>
然而,只要人性仍在。</p>
利益之争便永不熄灭,内乱的火种始终潜伏。</p>
“倒是有些急了。”</p>
“思虑得太远。”</p>
朱雄英默然低语。</p>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p>
“眼下最紧要的,是如何脱身。”</p>
“不如先埋下几颗【种子】。”</p>
“只是……”</p>
他忽然忆起自己留下的“两镜”与“飞跃御空”之构想。</p>
不知大明是否有能力实现。</p>
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已然点明。</p>
以大明工匠之巧思,或可造出粗略之器。</p>
但“飞天之术”?</p>
就连他自己,也难言笃定。</p>
可事实如此——</p>
“这座桃源空间,确切地说,是已与大明天地相融的宝地。”</p>
“唯有凌空而行,方可抵达。”</p>
朱雄英微微皱眉,神色间透出一丝无奈。</p>
群山环绕之中,藏着一处格外显眼的谷地,占地广阔,绵延千亩。</p>
外人望去,此处与寻常山谷并无二致。萝拉小税 已发布最歆彰劫</p>
唯有施以特殊之法,方能窥见其真实面貌。</p>
“若非系统显现,谁能想到这竟是传说中的洞天?”</p>
他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感慨。</p>
“桃源空间自有玄妙,使得此地灵气充盈,万物皆蕴藏实质能量。”</p>
“大明昌盛,则此地愈发蓬勃。”</p>
“它早已与国运交织一体。”</p>
朱雄英目光深远,心中充满期待,想看看这片土地最终将演化成何等景象。</p>
“只是不知,他们是否能领悟其中深意?”</p>
他缓缓抬头,视线穿过层峦,落向大明东宫的方向。</p>
东宫之内,气氛肃然。</p>
太祖定下格物院归属之后,太子朱标即刻返回居所。</p>
他始终记得,临别前朱雄英留下的那番话。</p>
因此,对吕氏投来的问候视若无睹。</p><script>chapter_();</script>
她眼中流露的失落与悄然滋生的怨恨,他也未曾理会。</p>
朱标径直走入主院。</p>
推开房门的一瞬,眼前景象令他心头一震。</p>
深秋时节,院中草木却繁盛如春,香气扑鼻,落花铺地。</p>
枝头已结出青翠果实,晶莹欲滴。</p>
朱标凝望片刻,喜形于色。</p>
左侧立着一株枇杷树,果实成串垂挂,宛如紫玉葡萄。</p>
枇杷可清热润燥,入药极佳。</p>
另一侧榆钱树,果簇密集,嫩绿扁圆,形似古币,一串串随风轻摇。</p>
朱标呼吸渐重,双目炯炯,难掩激动之情。</p>
“果然如此!”</p>
“果然如此啊!”</p>
他快步上前,声音微颤。</p>
“花开结果,便是转机将现!”</p>
“如今花已开,果亦成,只差最后一步……”</p>
他的目光缓缓移向角落那只玉瓶。</p>
先前那八字箴言,正是开启一切的关键提示。</p>
常氏所留的“一线生机”,以及其所藏之地,或许就在此刻揭晓。</p>
朱标心潮起伏,细细搜寻每一处细节。</p>
忽然,他神情一凛,眸光骤亮,随即隐去一抹欣喜。</p>
方才靠得太近,反而被枝叶遮蔽了视线。</p>
退后几步再观,结合果实排列的形状,竟觉另有玄机。</p>
那繁茂枝叶,并非自然生长。</p>
细看之下,仿佛经过精心修整。</p>
更令人惊异的是——</p>
树叶与果实的分布,隐隐构成文字!</p>
朱标怔住,目光在枝叶间来回游走,终于辨出字迹。</p>
这些话语,依稀记得是佛门禅语。</p>
可它们为何出现在这里?又与自己苦苦追寻的答案有何关联?</p>
他内心焦灼。</p>
直觉告诉他,这绝非偶然,而是又一次至关重要的指引。</p>
忽然——</p>
他忽然怔住。</p>
“果实”为引,笔画重现!</p>
【微观之中,别有洞天!】</p>
“微观?”</p>
朱标先是错愕,随即心头一亮。刹那间,</p>
他霍然站起。</p>
一切串联起来。</p>
难怪雄英临行前留下那样一番话!莫非……真正的深意就藏在这里?</p>
格物,格物……</p>
双镜之说,腾空之语,并非随意提起。</p>
那是“钥匙”!</p>
是他们曾多次得到的“钥匙”!</p>
但以往不同。</p>
往日之钥,看得见,摸得着。</p>
而今这一把,无形无相!</p>
</p>
“人怎能飞上天空?”</p>
“皇长孙此举实在费解,若真要现身,此前数次机会皆未出现。”</p>
“如今却抛出这等绝难实现之事?”</p>
与此同时。</p>
方孝孺、练子宁、衍圣公孔讷、齐泰与朱允炆等人齐聚一室。</p>
齐泰满脸困惑,接连发问。方孝孺紧锁眉头,似在推敲其中玄机。</p>
良久,他目光一凝。</p>
“这是皇长孙借此事,彻底定下格物院之局。”</p>
“先前,三皇孙于朝堂明言——”</p>
“此显微镜,乃第三学问,亦为自然生物之根基!”</p>
“一旦成真,所谓延年益寿之术,便成格物院最大吸引力。”</p>
“更不必说——”</p>
“还有那望远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