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天启预备的后手

 阿济格大吃一惊,知道如果自己刚才上头了,也很有可能一样中弹。

  “那是什么铳?明明不是炮,却能在一百五十步射杀重甲的八旗兵!?”

  多尔衮也搞不清,但是立刻劝道:“让咱们盾车先上,还有正蓝旗先打,逼近了之后自然就知道了。”

  多尔衮虽然比阿济格小,勇武骑术也略有不及,但是头脑非常冷静。

  十岁孩童,就已经是三兄弟中的头领,一眼就看出骑兵现在绝对不能上。

  努尔哈赤在正黄旗这边,看到有个别骑兵往前冲,试图捣毁这些一直放烟的火堆,却被明军用重型鸟铳一个个放倒。

  “一百五十步!打穿敌人重甲!”

  京军宪兵团神机营的鸟铳手,兴奋地呐喊起来。

  这个距离一般弓箭、鸟铳很难命中,就算能命中也没啥穿甲的威力了。

  但是斑鸠脚铳可以!

  这种重型火绳枪,就是欧洲使用的穆什克特火绳枪,在当时还被叫做滑膛枪。

  从大明京城算上仓库、抄家,以及最近一年两大武器工坊新造的,一共只有五百斑鸠脚铳,宪兵团配备了其中四百支。

  宪兵团可不是仪仗摆设,是从浙兵、白杆兵和老京营里面选出来高大威武的精锐,训练一点不比征讨兵团差,装备还更加昂贵。

  不过它也有缺点。

  斑鸠脚铳除了打造的工时较长,还有非常沉重这个缺点,瞄准时需要专门有个支架,就比需要另有一人扛着的抬枪稍微轻一点。所以之前支援两翼或者夜战,这种重型火绳枪颇为不便就没用出来。

  但白天的车阵,用这个就再合适不过了,一百五十步外就能开罐头。

  “盾车!都好好在盾车后面!”

  努尔哈赤立刻大吼,心中鄙夷朱由校道:“怎么这就是你最后的绝招吗!?就这!?”

  大威力鸟铳?确实有点吓人,但是也就是稍微吓人而已!

  努尔哈赤嘴角一斜,认为朱由校完蛋了,明国马上就又有皇帝被活捉啦~

 

 建奴乖乖缩在盾车后面一点点前进,斑鸠脚铳只能给盾车的牛皮和木板开个洞,却动力耗尽难以伤到厚牛皮和木板后面的敌兵。

  佛朗机炮虽然能打散弹,但威力也没大多少,能给木板、牛皮造成损伤,却很难摧毁重型盾车。只能靠着不停开炮连续射击造成损坏,或者碰运气打坏车轮。

  戚金知道就重型火炮和曲射的虎蹲炮打盾车这种移动要塞效果会好一点,指挥重炮、虎蹲炮尽可能打齐射。

  “轰!!!”

  每一次齐射的巨大轰鸣声,都给建奴带来恐怖的心理压力,随着一声声巨响,总有一些盾车连带后面的敌兵被一起炸飞。

  虎蹲炮威力虽然小,但是曲射的散弹给敌人灌顶攻击,区区绵铁盔挡不住从空中自由落体加速的弹片。

  “绵铁盔不是钢盔,也许覆盖面积大一点,但防御效果可不如钢盔啊~”

  朱由校看得真切,估计面对虎蹲炮曲射的散弹,敌人只能奔逃躲避或者猫在地上举重盾防御,这种戚继光很爱用的轻型火炮,果然像后世迫击炮一样好用。

  如果研究出触发引信和烈性炸药这两个科技,迫击炮这种步兵神器一定要多搞。

  就这么一会,重炮和虎蹲炮给敌人造成了三百多人的伤亡,再次装填需要时间,敌人加速推盾车接近到百步了。

  “嘟!嘟!”两声急促号角,八旗兵在盾车后朝空中斜四十五度射出一堆轻箭。

  八旗一般不用轻箭,若用轻箭就是远远抛射。

  黑色的箭矢如暴风骤雨一般落在车阵前排的明军身上,虽然明军大多穿了铠甲,但依旧被射伤百余人。

  明军拼命装填,鸟铳、斑鸠脚铳点射敢冒头的敌人。

  双方就这样逐步逼近。

  八十步......五十步......三十步!

  努尔哈赤的笑容渐渐放荡起来,朱由校也微笑起来。

  ......

  除了大明与后金各5万多大军在清河口决战,还有其他区域也在战斗。

  铁岭这边,镶红旗挡在主路中央。

 

 

 祖大寿严格遵守朱由校的命令,他这个铁岭要塞的位置太关键了,坚决不能浪战,所以好好防守。

  赵率教在铁岭乃至抚顺山中游走,现在敌人追兵压力大减,他当然要给敌人造成一些压力。于是不停骚扰镶红旗,还持续小规模刺探萨尔浒山区的敌情。

  除此之外,还肩负着维持沈阳与开原大军的联系渠道的任务。

  辽阳以及南线明军也是防守为主,但熊廷弼坐镇的沈阳,还有尤世功、姜弼两位大将,此时已经全军开拔,进攻抚顺关和萨尔浒山区。

  但建奴镶白旗本就擅于防守,还有数万老弱、部众、包衣被武装起来,一时间占据险要,战线一时胶着。

  唯一的变局,在北边!

  “我军已大获全胜,当速速南下!”

  昨天夜里,洪承畴抓住科尔沁部觉得明军羸弱,而攻城器械明日就到的松懈状态,发起一场突然的夜袭。

  明军示弱三天,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以少胜多。

  尤世禄的骑兵虽然只三千人,却将科尔沁蒙古打了个措手不及,许多蒙古兵还没上马就被马蹄践踏而死。

  包括奥巴、吴克单在内的科尔沁头目都率先夺了战马赶紧开溜,科尔沁骑兵们上行下效,全都各自找到战马作鸟兽散了。

  虽然一夜慌乱只死伤了800多人,但是全军2万人已经散了,再收拢溃兵、重整旗鼓至少需要十天。

  洪承畴、尤世禄击破科尔沁之后,留下800骑兵虚张声势,多设旗帜假装仍有大批明军驻守开原长城,其余9000人急速南下支援。

  立刻去支援开原南边清河口的天启皇帝。

  一大早就急行军出发,都是明军控制区行军很快,半个时辰后距离大寨还有四十里,看到一座旧营有五十名斥候和一批随军民夫在营寨里。

  “让马匹休息一下,我们也再吃点东西,到了战场好有力气立刻支援。”

  尤世禄提出建议,洪承畴当然同意。

  进了营寨一看,这座营寨里竟然有许多零散的木料堆积如小山,近千随军民夫都在缝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

  洪承畴很是不解,但很快瞳孔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