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论功行赏
朱由校想到建奴损失很大,那建奴如何补充军力呢?
前世皇太极采取的办法是:一是联合蒙古,组成满蒙八旗、汉八旗;二是收服索伦部;三是再次入侵高丽。
经过清河口一战,后金的汉奸军与高丽降军几乎丧失殆尽,虽然汉奸范文臣和假汉人佟养性的大炮给明军造成了不小的损伤,但是他们的炮手死光了,汉奸军差点全军覆没,再想培养出一批谈何容易?
因为那些炮手均为萨尔浒、开原、铁岭战役明军的俘虏,死一个就少一个,要是还有挑选的余地,皇太极绝对不止组建几千汉军。
朱由校认为后金暂时还不具备组建汉八旗的条件。
努尔哈赤没能打败明军,也没有占领沈阳、辽阳,反而把铁岭、开原丢了。这些事应该提前发生了。
毕竟随着皇太极的能力迅速提高,并且后金已经与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皇太极会不会联合倭国进攻高丽,进而压缩大明的势力范围,加强后金周边环境安全?
朱由校进行了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应该怎么做?
征服蒙古实行满蒙联合,收复索伦部加强自己的力量,联合倭国占领高丽,切斩断明朝的羽翼。这些事后金肯定会做的,并且年后就会行动。
朱由校肯定要回去,后金要把这几件事情全部落实也没那么容易,朱由校要花最小的代价进行掣肘,需要的是四两拔千斤,要用技巧。
所以能预测到:
阿敏的镶蓝旗前段时间被努尔哈赤调回了萨尔浒,这不是后金要放弃高丽,而是怕阿敏做大,让他回来守家。
年后很可能让嫡系去挖掘野人女真、索伦人和其他各类部落的潜力。
既如此,朱由校做出专门应对:
熊廷弼自从大明萨尔浒大败之后临危受命,盯着言官和朝廷文官的压力稳住了辽东局势,功不可没,只要他在辽东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就能保证朱由校离开后辽东的稳定。
张铨能力出众文武双全,他这次协助朱由校出征起到了左臂右膀的作用,功劳不小。朱由校计划让他要他肩负起开发奴儿干都司的重任,侧重于向外拓展,在整个东北区域权力仅次于熊廷弼。
陈策协防广宁,尤世禄再加三千辽东军去广宁,刘渠、罗一贯均增兵应对努尔哈赤收服蒙古部落。
熊廷弼坐镇沈阳,周敦吉、姜弼、梁仲善三人均要增兵守沈阳,王徵的部下负责侦察工作。
尤世功能够独当一面,让他坐镇辽阳,酉阳土司冉跃龙协防辽阳,朱万良、李秉承守辽阳。
童仲揆的川军强大协防铁岭,赵率教、祖大寿均增兵守铁岭。
广宁、辽阳、沈阳均有河流通向渤海,粮食、设备水运代价小,大军驻扎这三个地方朱由校能支撑的住。
周敦吉的川军与酉阳土司冉跃龙部为机动兵力,随时准备与已经进驻高丽的登莱军的总兵沈有容和保定军的总兵韩浚联系,共同应对后金军或者倭国军。
这个态势当然是防御。
其实辽东这次打赢一场,需要时间消化和进一步发展,在打破了敌人野战不可战胜的谣言以后,接下来经济和民心是根本。
让辽东民心支持自己,才是最终战胜努尔哈赤,并让后面其他叛乱者再也无法成功。
对于高丽也是如此,逐步拉拢民心是关键。
李倧把高丽西侧主要岛屿全部交给大明,国都和部分西部主要城市也同意明军入驻,但是他绝不可能直接把更多权力交给大明。
朱由校可以帮他揍建奴,但不是揍进入高丽境内的建奴。如果倭国大军先占领济州岛,再从高丽南部或西部登陆,正好有明军在那边驻守。
要想让大明为高丽驱逐外敌,除非......跟目前前线的沈阳、铁岭一样是真的是大明的领土。
唇亡齿寒,大明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高丽被后金或者倭国吞并,却可以给高丽弹性支援,同时锻炼登莱水师、天津水师,使其在海战中发展壮大起来。
发展舰队,尤其是以山东、辽东和天津为主要港口,建设一支17世纪强大的北洋舰队,已经迫在眉睫,走不出国门就会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国门。
......
该论功行赏了。
朱由校召集吏部尚书周家谟、成国公朱纯臣、礼部尚书孙如游、都察院右都御史周应秋、东厂提督太监王体乾到辽东实地考察。
考察完就是给前线将士们详细记述功劳。
考察核实战功是件十分繁琐的事,像这种战线分布在上千里战线上的战斗,真要详细考察没有几年的时间,付出大量人力绝对是办不到的。
只能依靠逐层上报,然后抽查下结论。
要是过去,朝廷的考察官就会利用权力刁难了,要么直到分润后才上报调查结果,要么只能逼得将士们打仗时抢地上的人头,按照人头领赏钱才不会被坑。
另外,将领用重金贿赂考察官,虚报战功升官发财的事屡见不鲜。
所以这次考察很严格,一来仗是天启皇帝亲自指挥打的,无论是上报功劳或者是考核功劳者,没人敢弄虚作假。
除了那些大官,还调来孙传庭来一一核实战功。
根据战功许多将士升职了,还发下两百万两白银作为奖赏。
贺世贤入腾骧右卫,作为腾骧右卫总兵,所部家丁和蓟辽军,选拔优秀且愿意南征北战者1000加入腾骧右卫。
川军总兵陈策由普通总兵升为蓟镇总兵,川军副总兵童仲揆升总兵,周敦吉升为副总兵,张神武入京军征讨兵团副将,主抓三千营扩军、训练、征战,挑选所部川军和三边优秀者加入三千营,三千营扩编到六千人。
其余尤世功由原来的援辽总兵提拔为正式总兵,尤世禄、赵率教、祖大寿三人由参将晋升为副总兵,梁仲善、朱万良、李秉承、等没有出战的将领也有守城的功劳都有升职。
至于总兵以上的武将,还有职位较高的文官,提拔后还需要内阁认可,现在还不能公开。
朱由校专门提拔商丘知县孙传庭,任命他作为铁开兵备道,协助前线,整顿军屯,落实摊丁入亩。
孙传庭的才能挖掘出来的话不可低估,不过还需要在战斗中培养,将来整顿卫所、开拓边疆,都需要他出手呢。